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稷下的一天 > 第418章 小鸟

第418章 小鸟(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此刻,在他们的感知中,书房的墙壁仿佛融化了,周围的环境与梦中的景象开始叠加、融合。泥土的芬芳、青草的湿润气息变得真切可闻,远处似乎还有清脆的鸟鸣。那不再是幻听或想象,而是确凿无疑的感官体验。

当他们鼓起勇气,同时睁开双眼时,惊人的一幕发生了。书房的景象并未完全消失,而是像一层透明的薄纱,覆盖在另一个世界上。他们仍能看见自家书架的模糊轮廓,但透过这轮廓,清晰地显现出一条蜿蜒向前的青石小径,路旁古木参天,枝叶间洒下斑驳的光点。空气微微波动,仿佛两个空间正在达成一种脆弱的平衡。

“这太不可思议了……”柳儿站起身,试探性地向前迈出一步。她的脚同时踩在了书房的地毯和梦境的青苔上,触感奇异而真实。

李明紧随其后。他们像蹒跚学步的孩童,在这重叠的空间中小心前行。每走一步,现实的书房景象就淡化一分,而梦中的学宫景观则清晰一分。书架变成了苍劲的古松,吊灯化作了透过枝叶的阳光,书桌则融化为路旁一块长满青苔的巨石。

终于,他们完全站在了那条林荫小径上。回头望去,家的景象已缩成一个模糊的光晕入口,悬浮在路径的起点。前方,小径尽头,那座在李明梦中惊鸿一瞥的青瓦白墙建筑群,在缭绕的云雾中静静矗立,门匾上“稷下学宫”四个古篆大字,散发着温润的光华。

更令他们惊讶的是,几只羽毛蓬松乌黑、眼带金光的小鸟——与李明初梦中所见一模一样——在他们身边跳跃飞舞,毫不怕人,甚至有一只落在了柳儿的肩头,用喙轻轻啄了啄她的发丝,发出清脆的鸣叫,仿佛在催促他们前行。

“看来,它们真的是引路者。”李明若有所悟。

他们沿着小径走向学宫大门。门前,一位白发素羽的虚影逐渐凝聚,正是李明第二次梦中见到的那位。素羽面容慈祥,眼神却深邃如星空,他微笑着向二人作揖。

“李生,柳娘,恭候多时了。”素羽的声音直接回响在他们的脑海,“知尔等心有疑窦,且随我来,答案就在这生机盎然之处。”

素羽缓缓转过身来,他那宽大的袖袍如同被微风吹拂一般轻轻飘动着。就在这看似随意的一挥之间,那扇原本紧闭且显得异常沉重的学宫大门,竟然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开了一样,悄无声息地向内缓缓敞开。

门后呈现出的景象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原本想象中应该是庄严肃穆、充满威严的森严殿宇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令人感到心旷神怡的美景。

庭院十分开阔,一眼望去仿佛没有尽头。古老的大树高耸入云,它们的枝叶繁茂,形成了一片巨大的绿色天幕,为整个庭院带来了一片清凉和宁静。奇花异草遍布在庭院的各个角落,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芬芳。

亭台楼阁依山傍水而建,它们的设计巧妙绝伦,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仿佛是从这片天地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般。

最为奇特的还是庭院中央的那片清澈见底的水池。这池水并非是一潭死水,而是有源头活水不断地引入其中。站在池边,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底的景象,只见许多如同李明之前所见到的“水巢”散布在池底,一些同样毛茸茸的黑色幼鸟正安静地栖息在这些巢中。偶尔,会有一只鸟嘴从水面探出,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然后又迅速地缩回巢中,只在水面上激起一圈圈细微的涟漪。

许多种类各异的鸟儿在庭院的上空和枝头间自由自在地飞翔着,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为这片宁静的庭院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而在这片美丽的庭院中,还有一些形貌各异但神情专注的“学者”们。他们或静坐沉思,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激烈地辩论着,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自由飞翔的鸟儿们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

这些“学者”们有的看起来和那位素羽一样,只是一道虚幻的身影;而有的则像是纯粹由光影凝聚而成的实体,给人一种既真实又虚幻的奇妙感觉。

“此地是稷下学宫的一缕残梦,依托‘文脉’与‘生机’而存。”素羽边走边解释,“文脉,是自古至今不绝的思想火花;生机,则是这些‘玄鸟’所代表的天地灵性。它们能穿梭梦境与现实,是知识的信使,也是学宫存在的根基。昔日学宫虽散,然其精神不灭,依附于历代求知者之梦,借玄鸟之力,维系这一方知识净土。”

素羽将他们引至一株巨大的、开满奇异花朵的古树下,这棵树正是李明首次梦中绕飞的那棵。树下没有竹简书卷,只有一些光滑的石板,上面浮现着流动的光影文字。

“尔等近日所研所思,与学宫残存的某些理念共鸣,故被引入此间。”素羽指向那些石板,“所欲寻之答案,非是尘封故纸,而是活的思想。玄鸟引尔等至此,亦是机缘。观水知性,察鸟悟生,这庭院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鸟,皆蕴含天地至理。”

就在这时,柳儿肩头的小鸟突然飞起,在空中盘旋数圈,然后径直投向庭院中央的水池,悄无声息地融入水中,不见了踪影。但片刻后,另一只更加神骏的玄鸟从水中跃出,清鸣一声,振翅高飞,消失在学宫深处。

素羽含笑:“见否?蜕变化生,知识亦如此。死记硬背是禁锢,融会贯通乃得新生。”

李明和柳儿心中震撼,他们意识到,这里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抄录,需要的是用心去感受、去体悟这整个环境的运作方式。他们开始像李明在初梦中那样,放松心神,在庭院中漫步,观察玄鸟的习性,聆听学者虚影们的辩论片段,触摸古树感受其纹理,甚至学着李明,轻轻贴近那些奇异的花朵,感受花瓣汁液带来的微妙触感。

每一次观察,每一次触碰,都仿佛有一股清泉流入心田,一些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片段感悟自然而然地涌现,与他们现实中研究的先秦思想相互印证、碰撞,产生新的火花。那些在梦中书卷和试卷上看到的精美文字,此刻仿佛活了过来,与眼前的景象融为一体。

不知过了多久,素羽再次出现,温和地说:“缘聚缘散,时分已至。此地一日,世间一时。尔等可沿原路返回,日后若心念纯净,专注向学,玄鸟自会再引路途。”

李明和柳儿虽有不舍,但也知需回归现实。他们向素羽深深一揖,转身沿来路走回。那模糊的光晕入口再次出现,当他们跨入光晕的刹那,书房的景象重新变得清晰坚实。他们依然并肩坐在沙发上,窗外已是午后阳光。

两人相视无言,眼中都充满了激动与恍然。梦中的经历清晰如昨,那些感悟和启发并未随着梦境消散,反而深深印刻在脑海中。

“所以,”柳儿轻声说道,她的声音仿佛能穿透这令人窒息的沉默,“那些小鸟,那些玄鸟,它们所连接的不仅仅是梦和现实,更是古代的思想和我们的现在。”

李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他的目光落在柳儿身上,眼中闪烁着一种新的光芒,那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是的,”李明轻声回应道,“稷下学宫的精神从未真正消失过,它通过一代代求知者的梦境,通过这些神奇的生物,一直在延续着。而我们,竟然如此意外地成为了这传承链条中的一环。”

李明和柳儿依然并肩坐在书房的沙发上,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形成了长长的、温暖的光斑。阳光中的尘埃缓缓飞舞,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故事。

城市的声音也渐渐清晰起来,远处汽车的鸣笛声、邻居家隐约传来的电视声,这些平日里被忽视的声音此刻却显得格外真实。

房间里,除了他们两人均匀的呼吸声,再无其他声响。这一刻,时间似乎都为他们而静止,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和那关于稷下学宫的奇妙发现。

那种空间的叠加感、泥土的气息、玄鸟的清鸣、素羽的虚影……所有如梦似幻的景象和感觉,都如潮水般退去,消失得无影无踪。书房还是那个书房,书架上的书安静地立着,电脑屏幕暗着,一切都与他们“入梦”前一模一样,稳固、真实,带着日常生活的熟悉感。

片刻的静默后,柳儿轻轻动了一下,转过头看向李明。她的眼神有些恍惚,仿佛灵魂还有一部分滞留在了那个青石小径与云雾学宫交织的世界里。

“我们……是醒了吗?”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确定。

李明没有立刻回答。他抬起自己的手,仔细地看着,然后又用力握了握拳,感受着肌肉的收缩和骨骼的真实感。他环顾四周,目光从书桌移到书架,再移到窗外熟悉的街景。最后,他看向柳儿,缓缓点头,嘴角露出一抹复杂而了然的微笑。

“嗯,梦醒了。”

这三个字,像是一个仪式的终结符。确认了这一点,某种紧绷的气息从两人之间消散了。他们不约而同地向后靠进沙发背里,感受着来自现实世界的坚实支撑。

“可是……”柳儿抬起手,轻轻碰了碰自己的肩膀,那里在梦中曾被玄鸟驻足,“感觉太真实了。那些鸟的羽毛,池水的清凉,还有那位老先生说的话……每一个字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我也一样。”李明闭上眼,努力回溯脑海中的记忆碎片,那些由光点编织的画面依然鲜明,关于“文脉”与“生机”的论述,关于玄鸟作为信使的隐喻,关于知识需要“蜕变化生”的体悟,都清晰地烙印在他的思维里,甚至比他读过的一些学术论文印象更深刻。“这不是普通的梦,柳儿。那种感知的清晰度和逻辑的连贯性,远超寻常梦境。”

“那它……到底是什么?真的是我们连接了某个古老的精神空间?还是我们潜意识共同的创造?”柳儿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这也是所有类似奇遇后,醒来之人必然的追问。

李明沉思良久,最终摇了摇头,目光落在窗外悠远的天空上。

“我不知道。也许,它既是稷下学宫精神在梦中的投影,也是我们内心求知渴望的具象化。又或者,”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深沉,“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经历给了我们什么。”

他重新看向柳儿,眼中闪烁着新的光芒,那不是在梦中学宫时的惊奇,而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坚定的神采。

“它告诉我们,知识不是冷冰冰的故纸堆,而是活生生的,与自然万物、与我们的生命体验紧密相连的‘生机’。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思考,需要像玄鸟入水再新生一样,经历沉淀、融合与升华的过程。”

柳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梦中的震撼渐渐平复,但留下的启示却开始像种子一样,在她心中生根。她不再执着于追问那经历是“真是幻”,而是开始品味它带来的触动。

“那位老先生说,‘日后若心念纯净,专注向学,玄鸟自会再引路途’。”柳儿轻声复述着梦中听到的话,“意思是,只要我们保持这种探索的心,或许……还能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再次遇到那种灵感迸发的状态?”

“我想是的。”李明微笑,“也许不是以同样的方式再次‘走进’那个具体的学宫,但那种与古老智慧共鸣的感觉、那种思考时豁然开朗的瞬间,就是玄鸟带来的讯息。它可能发生在我们阅读时,散步时,或者像今天这样,静坐冥想的片刻。”

现实的生活节奏逐渐重新占据了主导。窗外的阳光偏移了些许角度,提醒着他们下午的时间在流逝。书桌上,或许还有未完成的工作;生活中,还有琐碎的事务需要处理。

李明和柳儿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理解。梦再美,终有醒时。但梦的馈赠,可以带入现实。

他们从沙发上站起身,身体因为久坐而有些微僵。柳儿走到窗边,推开窗户,让带着暖意的清新空气涌进来。李明则走到书桌前,整理了一下散落的纸张,目光扫过那些与先秦思想相关的书籍,眼神已与以往不同,多了几分深切的体悟和亲切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