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自在修炼(1 / 2)
一轮明月高悬于天际,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浩瀚星河之中。如水银般的月光倾洒而下,透过窗户,将整个房间都映照得如梦似幻。李明静静地躺在那张熟悉的床榻之上,双眼紧闭,呼吸平稳而深沉,仿佛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就在他的意识即将完全陷入黑暗之际,一股奇异的力量悄然袭来。这种力量轻柔而微妙,如同微风拂过湖面,掀起层层涟漪。一种前所未有的轻盈感迅速传遍全身,仿佛他的身体正在逐渐脱离重力的桎梏,变得越来越轻飘。
李明心中一喜:他深知这种感觉意味着什么——这并不是普通的入睡,而是一场神秘而刺激的之旅!此刻,他的星光体,也就是所谓的,正试图挣脱肉身的羁绊,展开一段属于夜晚的奇幻冒险。
明哥哥,你今天怎么来这么晚呀?突然,一阵悦耳动听的笑声传来,犹如黄莺出谷,婉转悠扬。李明猛地睁开眼睛,转过身去,只见一个清丽脱俗的女子亭亭玉立地站在自己身后。
这个女子名叫柳儿,她的身影并非实实在在的肉体,而是由一层淡淡的光晕和强烈的意念所汇聚而成。尽管如此,但她看上去依然栩栩如生,娇俏可人,与现实中的模样毫无二致。
刚刚在学宫里整理了一些竹简,耗费了不少精力,所以睡得比平时稍微晚了一点。李明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并自然地伸出手,握住了柳儿那只看似虚幻实则充满质感的小手。好啦,咱们赶紧出发吧,不然素羽该等急了。
意念一动,周遭的景象便如流水般变幻。不再是斗室床帷,而是瞬间跨越了无尽星河,脚下浮现出熟悉的石阶,周围是巍峨的宫殿式建筑群,朗朗读书声与清越的钟鸣交织在一起——稷下学宫,这座存在于另一个维度、意识世界的古老学术殿堂,已然呈现在他们眼前。
这里的“他们”,是剥离了沉重肉身的、更为本质的意识存在。学子们的身影或多或少都带着光晕,彼此交谈、辩论,甚至有一些德高望重的素羽,其形态已非简单的星光体,而是闪烁着更为深邃、智慧的光芒,那或许是更接近“因果体”的某种显化。
李明和柳儿轻车熟路地飘入一间讲堂。讲台上,一位身形尤为凝练、周身流转着淡金色光辉的老者正在讲授《道德经》。他的声音直接回荡在众“人”的意识深处,阐述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玄理。在灵体的状态下聆听这些智慧,感受截然不同。许多白日里百思不解的关窍,此刻竟如冰消雪融般豁然开朗,仿佛真理直接与灵魂共鸣。
“每次梦回此地,都觉受益匪浅。”课后,柳儿与李明在学宫后山的意识溪流边漫步,溪流中流淌的不是水,而是闪烁着各色思想火花的光点。“仿佛白日的困惑,都能在此找到答案的线索。”
李明点头,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略微有些透明的手掌:“是啊。素羽曾说,我们日常入睡出体,所用多为‘星光体’或‘梦体’,如同灵魂的触角,来此意识世界汲取养分。这每一次出体游历,都像是一次短暂的‘小死亡’,将日间积累的疲惫与杂质洗涤,让灵性得以更新。”
他顿了顿,语气带上了一丝探究与敬畏:“但据古老典籍记载,当肉身真正寿终正寝之时,我们所出的,将不再是这较为基础的‘星光体’。那时,以太体、情绪体、星光体……所有层面的能量与经验都将整合、提炼,最终升华凝聚成最高形态的‘因果体’。那才是承载着我们一生所有智慧、业力与本质的完整灵魂,是真正的‘我’。我们现在,不过是那个‘我’的一部分在此活动罢了。”
柳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明亮的光彩,她轻盈地转了个圈,裙摆漾开如梦似幻的光晕:“所以呀,我们更要珍惜每一次‘梦回’的机会。这就像……嗯,就像在为那个最终的、完整的‘我们’积累资粮,预习功课!让现在的‘星光体’好好体验,好好成长,将来才能完美地融入那个更伟大的‘因果体’之中。”
她伸出手,指向稷下学宫最高处那座闪烁着星辰光芒的塔楼:“看,那里的光芒,是不是很像描述中‘因果体’的光芒?纯净、智慧、包容一切。或许,那里就有着我们未来形态的奥秘呢?”
李明顺着她所指望去,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与动力。他紧紧握住柳儿的手,感受着彼此之间汹涌澎湃的力量。那是两种截然不同却又相辅相成的能量体,它们在这一刻如同水乳交融一般,不分彼此。这种奇妙的感觉令他心中充满了无法言喻的安心与和谐。
没错!无论现在身处何种境地,无论是星光璀璨的星空中,还是隐匿于时间长河中的因果世界里,关键在于掌握好与的韵律,实现肉身经历灵体探寻的绝佳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白天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之中,夜晚则专注于内心深处的修炼提升,使得肉体与精神相互滋养、共同成长。如此一来,这段人生旅程必将绽放出无与伦比的绚烂光彩,焕发出无尽的生机活力。他感慨万千地说道。
此时,塔楼散发出的神秘光芒宛如拥有自己的意志一般,开始有规律地跳动起来。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石,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周围无数微小的意识光点纷纷朝它聚拢过来。这些光点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李明与柳儿心意相通,两人默契十足地点了点头。他们的身躯像是失去了重力束缚一样,轻飘飘地悬浮而起,并沿着塔楼所散发出来的光芒轨迹,向着那个光芒的核心地带——星辰塔楼疾驰而去。随着距离越来越近,那种源自宇宙深处的浩瀚博大以及如母亲怀抱般温暖舒适的包容感愈发强烈,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这片宁静祥和的光辉之地。
“据说,这座塔楼是学宫历代先贤智慧的结晶,也是连接更高维度意识的枢纽。”李明解释道,他的目光深邃,“在这里,我们或许能更清晰地感知到‘因果体’的奥秘。”
两人融入塔楼的光芒之中,并非实体进入,而是一种意识的交融。刹那间,他们仿佛置身于一片无垠的星空之下,但这里的“星辰”并非遥远的星体,而是一个个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念头、一段段浓缩的人生感悟、一条条宇宙的法则轨迹。它们如同活着的典籍,静静悬浮,等待有缘人的阅读。
“看那里,”李明指向一团尤其明亮、结构复杂如金色曼陀罗的光团,“那似乎是一位先贤关于‘因果律’的完整领悟。”
柳儿凝神感应,光团中流淌的信息便如涓涓细流涌入她的意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起心动念皆为因,人生际遇皆是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