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了,我想见识娱乐圈的风景 > 第388章 《色戒》,下架

第388章 《色戒》,下架(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林枫叹了口气继续道:“影片对1940年代上海沦陷区的呈现简直就是用金线绣花的破棉袄,将民族伤痛简化为情色奇观。

李按他通过麻将桌上的翡翠耳坠、百乐门的霓虹灯等符号,将抗战时期的上海异化为百货公司橱窗,历史纵深被压缩为二维装饰。

这种去政治化的视觉呈现,使得日军暴行、百姓流离失所等真实历史被刻意淡化。

最明显的,影片中仅以背景板形式提及的战乱年代,与真实历史中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等惨剧形成鲜明对比,完全是用消费主义符号解构民族大义。”

“这也许就是李按的艺术处理吧,毕竟电影主要拍的是人,不是历史。”李小萍也是有自己想法的,不是林枫说什么是什么的花瓶。

林枫冷笑一声:“哼,人就更扭曲。

要知道,易先生原型丁默邨在历史中以猥琐、残暴着称,而影片中梁超伟饰演的易先生却被赋予多情却无情的复杂性格,甚至通过流泪听曲、赠送钻戒等细节,将其塑造为权力旋涡中的悲剧人物。

这种对历史反派的美学化重构,要是说严重点,都能叫作为汉奸摇旗呐喊了。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梅汝璈曾痛斥:‘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而美化历史罪人则是二次屠杀’。我觉得这话非常有道理。”

更争议的是影片对汉奸形象的“人性化”处理。”

林枫的一番激烈的言语让李小萍瞬间失声了。

那时候的很多所谓的“精英”,多多少少都有些自由进步思想。

你去看看那时的论坛,什么天涯之类的帖子,很大一部分就是对于国家制度、官员、执行政策的声讨。

而且那时的网上言论自由的程度,是今天的水友想象不到的。

其实,林枫还有更难听的话没有跟李小萍说呢。

前世的林枫,看这部片子,第一个想法是好奇,对宣传的情色的好奇。

但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阅历越来越丰富,在回过头来解构这东西就会发现,这其实就是用个别人性替代大众思维。

影片的核心冲突:王佳芝因情欲背叛刺杀任务。

在林枫看来就是李按“用生理反应替代心理嬗变”。

原着中王佳芝的动摇源于对“存在意义”的虚无感,而影片通过三段床戏将这种转变简化为“阴道痉挛的生理反应”。

李按宣称这些场景是“用身体写政治论文”,但在林枫看来,当镜头聚焦于皮带捆绑、汗湿发丝等细节时,叙事焦点已从“人性挣扎”滑向“情色展演”。

这种伪艺术的大胆暴露了创作者对真实人性理解的贫瘠。

更严重的是,影片将革命者的信仰坍塌与个人情欲直接挂钩。

王佳芝从话剧社当家花旦到汉奸情人的转变,被解读为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邝裕民等学生的刺杀行动则被讽刺为幼稚的过家家游戏。

这种对革命精神的消解,与张爱玲原着中“爱情至上”的个体叙事一脉相承,但当其被移植到抗战背景下时,便产生了用个人感受消解国家大义的伦理争议。

还有就是影片对敌我关系的模糊处理。

日军、汪伪政府、国民政府在镜头中看起来差不多,这种去意识形态化的呈现,与真实历史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复杂性形成尖锐对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