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抄袭指控(1 / 2)
南滨大学的深秋,银杏叶铺满了通往研究生宿舍楼的小径,金黄灿烂,却带着一种繁华落尽的萧瑟。李小花抱着几本刚从图书馆借来的厚厚专着,脚步匆匆。连续几周废寝忘食,毕业论文的初稿终于在昨夜凌晨敲下最后一个句号。疲惫如同沉重的铅块压在肩头,但心底却涌动着一丝尘埃落定的轻松,以及对这倾注了无数心血成果的珍视。她穿着简单的白色卫衣和洗得发白的牛仔裤,长发随意地扎在脑后,露出光洁却难掩倦色的额头。
推开宿舍门,一股熟悉的、混合着书墨和淡淡咖啡因的气息扑面而来。她的书桌临窗,堆满了书籍、草稿和打印出来的文献。她小心翼翼地将怀里的书放在桌角,打开那台陪伴了她整个研究生生涯的旧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她登录自己的学校邮箱,准备将那份凝聚着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初稿文档,郑重地发送给导师陈国栋教授和负责论文管理的教务系统。
手指悬在发送键上,她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在进行某种仪式。文档标题清晰地显示在附件栏:“《区域经济政策传导机制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XX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李小花”。她点击了发送。
轻微的“咻”声响起,邮件发送成功。李小花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暖融融地洒在她脸上,带来一丝久违的暖意。她闭上眼,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完成感。论文是她独立研究的结晶,从选题、文献梳理、模型构建、数据收集清洗到最后的实证分析和结论推导,每一步都浸透了她的汗水与思考。她甚至能清晰回忆起在图书馆啃读艰涩理论时的心焦,在机房跑模型崩溃时的抓狂,以及终于得到稳健结果那一刻的狂喜。这份成果,她问心无愧。
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仅仅维持了不到二十四小时。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宿舍里还弥漫着睡意,室友轻微的鼾声规律地响着。李小花被枕边手机急促的震动惊醒。屏幕上显示着一个陌生的校内短号。她睡眼惺忪地接起:“喂?”
“李小花同学吗?我是学院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小刘。”电话那头的声音异常严肃,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请你立刻来一趟院办学术委员会办公室。有非常紧急的事情需要你当面说明情况。”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李小花的脚底窜起,瞬间驱散了所有的睡意。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猛地沉了下去。“……什么事?”她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和抑制不住的颤抖。
“关于你的毕业论文初稿,委员会收到了实名举报,指控存在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具体情况,请你尽快过来。”对方的语气不容置疑,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嘟…嘟…嘟…”忙音在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刺耳。
李小花握着手机,僵在床上,浑身冰冷。血液仿佛在瞬间凝固了。举报?学术不端?她的论文?这怎么可能?!
她几乎是滚下床,手脚冰凉地冲到书桌前,颤抖着打开笔记本电脑。邮箱图标上,赫然显示着十几封未读邮件!发件人五花八门:学院学术委员会邮箱、陈国栋教授、系主任、几位她认识和不认识的学院领导邮箱……甚至还有一封群发邮件,抄送给了所有相关专业的老师和研究生!
她的指尖冰凉,几乎无法控制地点击了其中一封来自学术委员会的邮件。正文内容如同淬毒的冰锥,狠狠刺入她的眼帘:
>**主题:关于李小花同学(学号:XXXXXX)毕业论文涉嫌严重抄袭的质询通知**
>
>**李小花同学:**
>
>经实名举报并附具详实证据,学院学术委员会正式受理针对你提交的毕业论文初稿《区域经济政策传导机制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XX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涉嫌严重抄袭的指控。
>
>**举报核心内容如下:**
>1.**论文核心章节(第三章:理论模型构建与机制分析;第四章:实证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其主体框架、核心论点及关键模型推导逻辑,与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EicModelg》201X年第X期(Vol.XX,IssueX)的论文《NoransissionMeissionalPolicy:AThresholdApproach》(作者:Prof.A.Sithetal.)高度雷同,存在系统性、大篇幅抄袭嫌疑。
>2.**具体证据详见附件对比图(Evidenparison_Chart.pdf)**。附件中已对两篇论文关键段落进行了逐句对照标注(举报人已做英文翻译对照),相似度极高,部分段落近乎原文照搬,仅做少量词语替换。
>3.举报人认为,该抄袭行为性质恶劣,严重违背学术道德规范,恳请学院学术委员会严肃调查处理,以正学风。
>
>根据《南滨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管理条例》及《学术不端行为认定与处理办法》,请你于收到本通知后24小时内,向学术委员会提交书面说明材料(需详细回应指控内容,并提供所有原始研究笔记、数据、草稿等支撑材料)。同时,请随时配合委员会的调查问询。
>
>**此事件性质严重,请务必严肃对待。**
>
>**南滨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
>**XXXX年X月X日**
李小花的大脑一片空白,嗡嗡作响。她颤抖着点开那个名为“Evidenparison_Chart.pdf”的附件。
文档打开,左边是她论文第三章、第四章的原文截图,右边是那篇名为《NoransissionMeissionalPolicy:AThresholdApproach》的英文论文对应部分截图。举报人用刺眼的红色高亮和箭头,将两边大段大段的文字一一对应标注出来!旁边还附上了蹩脚但足以“说明问题”的中文翻译。那些红框红箭头,像一张张咧开的血盆大口,狰狞地嘲笑着她的“成果”。更可怕的是,被标注出来的段落,确实……看起来极其相似!核心论点、模型设定的逻辑、甚至某些推导的表述……都高度重合!
一股冰冷的窒息感瞬间攫住了她!她如坠冰窟,浑身血液仿佛都冻僵了。冷汗瞬间浸透了她的后背。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她从未见过这篇该死的Sith教授的论文!她构建模型的基础是大量国内学者的研究综述和她自己反复推演的逻辑!那些数据、那些变量设定、那些推导……都是她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她猛地站起来,动作太大带倒了椅子,发出刺耳的声响。室友被惊醒,迷迷糊糊地问:“小花?怎么了?”
李小花没有回答,也顾不上回答。巨大的恐慌和一种被彻底污名化的屈辱感如同海啸般将她淹没。她抓起手机和钥匙,跌跌撞撞地冲出宿舍,朝着学院办公楼的方向狂奔而去。
通往院办的路,从未如此漫长而冰冷。深秋的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刮在她滚烫的脸上。一路上,她感觉所有擦肩而过的同学,投向她的目光都带着异样——探究、怀疑、幸灾乐祸?还是她自己的幻觉?她低着头,紧紧咬着下唇,几乎尝到了血腥味。流言蜚语如同无形的毒藤,在她踏进学院大楼的那一刻,已经悄然蔓延开来。
“听说了吗?研三那个李小花,论文抄袭被抓了!”
“啊?真的假的?平时看着挺踏实的啊?”
“学术委员会邮件都发了!实名举报,证据确凿!啧啧,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这下完了,学位证肯定悬了,搞不好还要背处分……”
“听说抄的还是国外大牛的论文,胆子真肥……”
细碎的议论声,像毒蛇的信子,从办公室门缝、走廊转角、茶水间里丝丝缕缕地钻出来,钻进李小花的耳朵里,噬咬着她的神经。她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剥光了衣服示众的小丑,赤裸裸地承受着四面八方投射来的目光。耻辱、愤怒、巨大的委屈和无法言说的恐慌交织在一起,让她几乎站立不稳。
她几乎是逃进了陈国栋教授的办公室。
陈教授正背对着门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听到动静,他缓缓转过身。他今天没有穿西装,只着一件深灰色的羊绒衫,脸色是前所未有的阴沉凝重,眉头拧成一个深刻的“川”字,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带着审视和……难以置信的震怒。
“陈老师……”李小花的喉咙像是被砂纸磨过,声音干涩嘶哑,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和哭腔,“我……我没有!我真的没有抄袭!那篇论文我根本没见过!那些模型和数据都是我……”
“够了!”陈国栋猛地打断她,声音不高,却蕴含着雷霆般的怒火。他几步走到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前,将桌面上打印出来的举报邮件和那份触目惊心的对比图重重拍在桌面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纸张纷飞。
“没见过?那你给我解释解释!”他指着那些被红框圈出来的“雷同”段落,手指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核心模型设定!变量选取的逻辑!甚至推导的表述!高度重合到这个地步!你告诉我这是巧合?!是英雄所见略同?!”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着,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丑闻和可能带来的连带影响气得不轻。一个自己名下的研究生被实名举报抄袭,这对他苦心经营的学术声誉是巨大的打击!
“李小花!”陈教授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痛心疾首的失望,“我平时怎么教你们的?!做学问,首重诚信!板凳要坐十年冷!你倒好!为了毕业,竟然干出这种……这种自毁前程的蠢事!”他指着李小花的鼻子,眼神里的失望几乎要化为实质的利刃,“你太让我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