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今民已言,朕岂可不答?(1 / 2)
午门外,那沉寂百年的登闻鼓,终于在今天,发出了它第一声震彻天地的轰鸣!
“咚——”那声音,厚重而苍凉,像是从遥远的过去传来,又像是要敲开每个人的心门。
周捕头,此刻执槌而立,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坚毅与决绝。
他的身后,百余名受害者,一个个神情悲苦,却又透着一股子誓不罢休的劲头,依次排队,望不见尽头。
第一个走上前来的,正是那位捧着儿子遗骨的老妪。
她颤颤巍巍地,将那用破布包裹的枯骨,轻轻置于鼓前的石案上。
那枯瘦的手,颤抖得像风中残烛。
她哽咽着,声音沙哑,却字字泣血:“民妇王氏,状告南陵李老爷强征柴薪,致我儿冻毙,至今无葬身之地!”言毕,她猛地叩首,额头重重地撞在青石板上,“咚”的一声闷响,鲜血瞬间染红了地面。
我的天爷啊,那场面,看得人眼睛都疼!
第二个走上前的,是位东阳商人。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绸衫,面容憔悴,却双眼炯炯有神。
他控诉着官府如何以“炭税抵赋”的恶政,逼得他家破人亡,倾家荡产。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股子蚀骨的恨意。
可最让人震撼的,却是第三位——周捕头他自己!
他缓缓走上前,接过属官递来的那份烧毁的预征册残页。
他展开残页,那被火燎过的纸张,带着一股焦糊味儿,却字字带着血。
他朗声说道:“卑职曾为鹰犬,助纣为虐,今愿为证人,揭露黑幕!我周正,愿以死谢罪,请斩我头,换天下清明!”
他此言一出,午门外顿时一片死寂,随后,是山呼海啸般的沸腾!
“青天!青天!”百姓们齐声呐喊,声浪震天,直冲霄汉,仿佛要将那重重宫墙都给震塌了似的。
那股子冲天的怒火与期盼,就像是一把无形的利剑,直指那高高在上的养心殿。
此刻,养心殿内,皇帝正坐在龙椅上,殿外那震天的鼓声,还有那一声声“青天”的呐喊,清晰无比地传了进来。
他闭着眼,眉头紧锁,脸色已经阴沉得跟那暴风雨前的乌云似的。
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嘿,要我说啊,这京城的风,有时候比那刀子还利,呼啦啦一刮,就把多少藏着掖着的事儿,给掀了个底儿掉。
陈皓那小子,真是算得准,那句“你们烧纸的时候,忘了风会记住味道”,可不就是给这光景量身定做的嘛!
养心殿里,那鼓声,那喊声,简直是穿透了厚厚的宫墙,一声声,一句句,就像一把把钝刀子,一刀刀地割着皇帝的心。
这三日啊,听着。
那些个百姓的血泪,那些个惨绝人寰的遭遇,桩桩件件,在他耳朵里嗡嗡作响,把什么歌舞升平,什么圣明君主,都给撕了个粉碎。
我的天爷,他觉得自己这些年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吗?
这哪儿是天下太平,这分明就是个烂到骨子里的烂摊子啊!
直到最后一日,太阳都快下山了,殿里头都透着一股子暮气。
苏婉儿这姑娘,端着茶盏,袅袅娜娜地走了进来,那步子轻得跟柳絮似的,却又带着一股子说不出的坚定。
她轻声细语地,几乎是贴着皇帝的耳朵,低声道:“陛下,今日这最后一位鸣冤者,是北岭陈氏后人,名叫陈皓。”
“陈皓?”皇帝手里的茶盏一抖,茶水都差点洒出来。
他猛地抬头,那双平日里深不可测的眼睛,此刻竟是亮得惊人,带着一丝丝惊诧:“可是那个……开酒馆的掌柜?”
苏婉儿盈盈一拜,眉眼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轻轻点头:“正是。他...他倒也没求陛下替他报什么仇,只问了一句——皇上吃的炭,是不是也烧着别人的命?”
这话,简直是平地一声惊雷,把整个养心殿都给震得一颤!
皇帝的呼吸猛地一滞,心口就像被人狠狠地捶了一拳。
我的天,这小子,问得也太狠了吧!
这话直戳心窝子,让他这个九五之尊,竟是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