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中华烈士陵园(2 / 2)
城头上的风突然紧了,卷着远处丛林里的瘴气扑面而来。
张煌想起出征前,陈西山笑呵呵说道。
“老张,等拿下诗梳风,我请你喝暹罗最烈的米酒!”那时43师满编一万五,枪戟如林,连马蹄声都比别的部队响三分。
“瘴气和蛇虫害了多少人?”张煌的指腹划过清单上“疫病致死两千五百四十六人”的字样。
张煌望着城下忙乱的身影,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穿透暮色的沉烈。
“都是大清忠烈!岂能曝尸异乡!”
王栋浑身一震,猛地挺直了脊梁。
“传本帅令!”张煌的声音在硝烟未散的城头回荡,“各旅立刻抽调人手,沿城墙内外、行军路途、街巷丛林仔细搜寻——凡我大清将士遗骸,哪怕只剩一片甲片、一缕残衣,都要敛回来!”
张煌顿了顿,目光扫过远处翻涌的瘴气,语气重若千钧,“能辨明姓名籍贯的,单独入殓,木牌上写明所属营队。
暂不能辨认的,按番号合葬,碑上刻‘大清忠烈’四字!”
王栋喉咙发紧,用力叩首:“末将遵令!”
“李闯!”张煌扬声唤道。
“属下在!”
“备笔墨,”张煌望着暮色沉沉的天际,一字一顿道,“给皇上的奏折里,要添一句——此战阵亡五千五百三十七人,皆为大清忠烈,臣恳请陛下优抚遗属,他们的名字,该被记在国史里!”
“属下这就去备!”李闯应声时眼眶已红,转身往城下文书营快步去了,脚步踏在城砖上,多了几分沉甸甸的郑重。
而此时的京城,自清军踏入柬埔寨境内,捷报便如雁群般陆续递入紫禁城。
从拿下洞里萨湖东岸的初胜,到轻松占领金边城,再到菩萨城、楚克城、马德望的连捷,朝堂上的喜气一日重过一日,连弘历看奏折时,眉梢都常带着笑意。
待诗梳风大捷的八百里急报卷着风尘冲进午门时,恰是早朝时分。
传报的侍卫捧着鎏金报匣跪在丹墀下,声如洪钟。
“启禀皇上!南洋大捷!张煌大帅攻克诗梳风,暹罗军残部已被逐出柬埔寨全境!”
话音落时,太和殿内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轰然赞叹。
弘历猛地从龙椅上直起身,伸手道:“呈上来!”
展开奏折,张煌的字迹力透纸背,先述攻克四城的战果,再提将士用命之艰,末了那句“五千五百三十七人皆为大清忠烈,恳请陛下优抚”尤其扎眼。
弘历指尖在“逐出柬埔寨”几字上停了停,又抚过那阵亡数字,眼眶微热,扬声道。
“张煌打得好!第八集团军打得好!传朕旨意——”弘历坐直龙椅,声音在太和殿内掷地有声。
“此战阵亡将士,遗骸待归乡后,一体迁入忠烈祠!其家眷按例优抚!”
弘历目光扫过阶下躬身的群臣,语气添了几分沉肃。
“另,着工部牵头,即刻整合各地忠烈祠。各府各县皆择高燥清净之地,设立中华烈士陵园,立碑勒名,详述英烈事迹,周遭遍植松柏,派专人看守洒扫。”
弘历顿了顿,他抬手止住欲出列奏请的户部尚书苏琦,朗声道。
“所需银钱,不必动支国库,从内务府专款划拨。
朕要这陵园办得周全体面,让天下人看看,我大清将士为国捐躯,朝廷断不会让他们寒心,更不会让他们的名姓湮没!”
阶下众臣齐齐叩首:“皇上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