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柬埔寨治理(2 / 2)
苏琦附和道:“张大人所言极是。西洋人最看重利益,只要让他们在通商中得实惠,再亮明我朝的底线,他们未必敢轻易动武。
而且规范关税后,南洋商路通畅,对我大清财政也是助力。”
弘历指尖轻敲御案:“首辅说的是,硬拼非上策,得恩威并施。”
前几年咱们吞了安南,如今又拿了柬埔寨,步子不小。西洋人在暹罗、缅甸经营多年,港口商栈都是利益根儿,咱往南洋扎得深,自然挡了他们的路。”
“西班牙、荷兰水师在暹罗湾晃悠,必是盯着咱们,可眼下水师实力尚不如人,即便靠数量取胜,也得折损大半,反倒给了旁人机会。”
弘历看向鄂弥达:“你传旨南海水师,定期在暹罗湾巡航,若遇西洋战船,不要挑衅,但也不能退避——就在他们舰旁驶过,让他们看看我大清的水师实力。
同时,让第八集团军在柬埔寨南部沿岸修建岸防工事,六个月内必须完工。”
弘历随后又转向顾廷仪:“顾爱卿,你安排熟悉西洋事务的官员,告知西洋诸国在华公使,就说柬埔寨乃大清属国,通商可按规矩来,但若敢干预内政,大清绝不轻饶。”
“臣遵旨!”鄂弥达与顾廷仪齐声应下。
弘历起身踱至墙边,目光落在悬挂的《皇舆全览图》上,抬手轻按,指尖正落在柬埔寨的地界,指腹沿着湄公河的走向缓缓划过。
“现在说说正事。如今柬埔寨王城已克,暹罗各地驻军也已败退,你们说说,后续该如何治理?”
傅恒率先出列:“皇上,臣以为该效仿安南、朝鲜,设行省直接管辖!暹罗刚败,短时间定然不敢来犯,趁此时派重兵驻守。
再从云南、广西等地迁内地百姓实边,如此方能稳固新土!”
鄂弥达接过话头:“傅将军的想法有魄力,但柬埔寨情形特殊。此地部落林立,土民本就对外部管辖抵触颇深。”
眼下天寒,土民全靠存粮过冬,若这时直接设省强推新政,怕是要触动他们生计,反倒容易生乱。”
鄂弥达躬身进言:“臣建议先设‘柬埔寨总督’,由朝廷选派得力官员担任,总掌军政要务。
暂时保留柬国王室,只让他们管民俗祭祀之事,等开春后民心安稳了,再慢慢推进行省制。”
“这般安排,既堵了西洋人指摘咱‘强占’的口舌,又能稳住土民情绪,比强推要稳妥得多。”
苏琦随即接话,手里账册轻轻一叩。
“鄂大人这话在理。不管是设总督还是行省,眼下最要紧的是攥紧银钱——驻军冬衣、移民安家、商埠修缮,哪一样都得花钱。
天冷前打通商路,激发民间商贸活力,要不了多久便能覆盖驻军开销,甚至还能创收。”
张廷玉点头:“除此之外,还得开展土民教化……”
众人说完,弘历沉思良久,沉声道。
“诸位爱卿所言有理,南洋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冒进不得,须步步稳妥。
第一,设‘柬埔寨总督’,由张煌兼任,统筹管理地方军政事务,保留王室管民俗,动向由总督奏报,异动即废黜。
第二,派遣第八集团军三个师驻防柬埔寨金边、马德望、贡布等地,年底前迁十万百姓实边,由移民服务局赵轩牵头,苏琦协助办理。”
第三,商务部、海关总署派人月底前到柬,统一柬地商贸规则、口岸关税等事务,寒冬前打通商路。”
“第四,礼部选鸿儒、备儒学教材,开春送柬,设‘中华学堂’,招五岁以上土民幼童,教授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