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中华北亚美利加公司(1 / 2)
说罢,张煌指尖在舆图上往东挪了挪,落在“金边城”上,抬眼问李闯。
“对了,金边近来可好?”
李闯收了笑意,正容回道:“金边那位国王如今被软禁在宫里,门都出不去,身边伺候的换了大半。
奥克把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市集商户照常开门,税银也收得及时,比先前国王自己管时还利落。”
张煌听着点头,嘴角露了丝欣慰:“奥克办事还算稳妥。
稳住金边,柬埔寨这边清剿残敌,后方才无虞。”
李闯却皱了眉,忍不住问:“张帅,我一直没琢磨透,这次咱们拿下柬埔寨,按说顺势将柬埔寨纳入直辖、改设行省、派流官驻管理,岂不是更可靠?
怎么反倒让奥克主事金边政务,只字不提改设行省的事?”
张煌端起茶杯,指尖摩挲着杯沿,望向窗外远处,轻声道。
“你呀,只看眼前一步。皇上看得远着呢。就说西洋人,前阵子他们的水师还天天在暹罗湾晃悠,舰船上的火炮亮得晃眼,实力不容小觑。
真要直接对上,咱们未必占优,反倒搅乱南洋局面。”
张煌顿了顿,又道:“海贸如今是朝廷财政重要支柱,南洋航线更关乎数省民生,若因此受影响,不符大清利益。
“至于在柬埔寨设总督而非直接改行省,”张煌手指点了点舆图上柬埔寨地界,“更是现实治理的考量。你看这里,地理位置特殊,挨着暹罗,残余势力没彻底清干净,局势本就复杂。
柬埔寨王室虽被软禁,在百姓心里还有些分量,留着他们名头打理民俗杂事,能少不少抵抗,再者,眼下清军还得在周边驻防维稳,设总督统管军政,既方便军事统筹,也能做过渡管理——等将来局势彻底稳了,再议建省,才是稳妥。”
李闯这才恍然大悟,挠了挠头笑:“还是皇上和张帅想得周全。
我光想着实打实攥在手里,没顾上西洋那边的心思,也没细琢磨治理地方的难处。”
张煌笑了笑,把话题拉回来:“不说这个了。等郑信回来,让他休整几日,我得把他这次的战功好好写个折子报上去——这般将才,得让皇上也知道他的能耐。”
李闯听着,摸了摸下巴笑。
“说起来,郑师长这步走得是真稳,刚来没多久就立这么大功,往后在43师怕是要彻底扎下根了。”
张煌瞧他那模样,放下茶杯笑出声。
“怎么?还羡慕起外人来了?”他故意拖长了语调,“先前人家刚到营里,你背地里跟我说‘怕不是个空有虚名的’,这会儿见他露了真本事,倒眼热了?”
李闯被戳中心事,耳根微微一红,挠着头辩解。
“那不是先前不摸底嘛!谁知道他不单枪法准,琢磨战术也透着巧劲——就说三隆城那出伪装商船,换我肯定想不到这么利落的法子。这半月看他调兵,我是真心觉得人家有能耐。”
“知道人家有能耐就好。”张煌笑意收了些,语气却温和,“你跟着我久,稳重可靠,但论起对暹罗军的熟稔、水网里那些弯弯绕绕的打法,确实得跟郑信学学。
往后多找他聊聊,他懂暹罗的路数,你熟咱们清军的规矩,俩人心齐了,往后更能扛事。”
李闯眼睛一亮,直起身道:“张帅说得是!等郑副师长回来,我就去他帐里坐坐,问问他勒塞通那夜奇袭时,是怎么算准守军换岗时辰的——我总觉得那法子能用到咱们的夜巡上。”
张煌点头笑:“这才对。你是我带出来的人,别只盯着眼前这点,多学着点新东西,往后才能挑更重的担子。
到时候不用羡慕别人,皇上跟前,我自然会替你说话。”
李闯闻言,忙站直了身子,脸上的笑意收得干净,拱手道:“谢大帅提点!末将记下了。”
张煌摆摆手,目光却不经意间飘向了庭院角落,那里搭着个简易的木架,上面整整齐齐叠放着些褪色的军装,有的还沾着暗红的血渍。
张煌沉默片刻,声音沉了些:“说起来,那些阵亡将士的残骸,已经收拢齐了。
这地方湿热,不能再耽搁,是时候送他们回国内了。”
李闯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神色也肃穆起来。
张煌又道:“皇上特意下了旨,在各地修了烈士陵园,碑石都刻好了名字,就等着他们‘回家’。
这些弟兄跟着咱们千里迢迢来这儿,抛了性命,值得这份体面。”
“是啊,该回家了。”李闯低声接了句,随即抬头看向张煌,语气坚定,“大帅,押运这事,就让末将去吧。
弟兄们生前跟我出过好几次任务,我送他们最后一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