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255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22

第255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2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6、祸:指民族间的冲突和战争带来的不幸灾难。

4)《感遇之三十七》

原文:

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

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

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

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

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

释义:

这首诗看来是与前诗同时同类作品,它以雄放的语言,清峻的风格,反映出战场的景象。而其主要内容,是感叹将领无能,使边区各族人民长期遭受战祸之苦。

译文(参考):

早晨进入云中郡,向北远望单于台。

突厥与中国是近邻,北方的沙漠,气势好壮阔。

众多的“天之骄子”(骄横的突厥人),重又张狂起来。

边城缺乏名将,边塞的土堡(哨所),建得象山那样高大而突兀,又有何用。

多少守边战士的血流涂在野草上,我只得空叹惜。

注释:

1、云中郡:秦、汉、唐均设云中郡。唐朝时云中郡设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一带。

2、胡:指突厥。占有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全部土地。秦:指当时中国。密迩(er耳音):靠近。

3、沙朔(shuo硕音):北方的沙漠。

4、籍籍:众多貌。天骄子:汉时匈奴强盛,自称“天之骄子”。此处指突厥。

5、塞垣(yuan原音):边塞,边城。

6、亭堠(hou候音):边塞地方的土堡,即哨所。崔嵬:形容边塞的哨所象山那样高大而突兀。

7、咄嗟(duojie掇结音):原意吆喝,这里形容叹息时的响声。

8、涂草莱:死于战祸,血涂野草之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