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念书才是真的没出路(2 / 2)
易杨怒拍桌子,饭都没吃就出来了。
陈敏和陈琴对视一眼,“易老师,下午,还去吗?”
易杨叹口气,蹲在路边,他一个特级教师,在外头什么地方不是人人尊敬的?
陈敏跟着蹲下来,“易老师,您一直都在骂那些嬢嬢叔叔,说他们思想落后,说他们不为儿女考虑,易老师,您怎么不问问他们为什么不让孩子上学呢?”
易杨扭头,“还能为什么!井底之蛙!”
陈琴笑笑,“易老师,我们乡下人家,是靠土地过活的。每年三次大农忙,四次小农忙,都是靠家里孩子撑起来的。
您看我们村,家家户户最少也是两个孩子起步,多得得有七八个。
父辈他们吃过太多苦,也没有接受好的教育,他们信奉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信条。
没人会愿意把从地里辛辛苦苦挣上来的钱就这么拿出去,还要‘奉献’家里的劳动力,这对我们的父母来说,是亏本买卖。”
易杨扭头,“你就不怪他们?我听说你们姐妹俩原本能上高中的!”
陈琴摇摇头,“不是怪,是无奈。说实话,我爹娘还有堂爷爷,能同意壮木出钱,让我们继续念书,我已经很感激了。
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让步。”
易杨起身,“你没出息!”
陈敏对上易杨的眼,“易老师,您还不明白吗?乡下人家的孩子,是支付不起念书的代价的。
村里没有小学和中学,我们念书,得去镇上,学费是一笔钱,吃饭是一笔钱,与此同时,家里还会少个劳动力。
我们这种没有背景的娃,即使念得好,家里也负担不起长达十几年的寒窗苦读。
是,念书有出息,家家户户都知道,可在有出息之前,日子怎么过呢?
学厨师能往家里带粮食,学缝纫能往家里带线团,学木工能替家里省木料。
念书呢?我们连考了一百分都不能太高兴,家里长辈看见了不舒坦又是一顿打骂。
我们只能先把明年要吃的粮食收上来,我们不能让家里人饿着肚子等我们十几年后有出息啊。”
陈琴指指自己,“易老师,我今年十七了,陈敏十六。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底家里就会找人替我相看。
条件过得去,我一成年,家里就要张罗着办席了,明年就是陈敏,村里的女娃都是这样过来的。
我们不甘...却也接受了。好在...我们运气好,遇见了苏校长,遇见了曼华饭桌。
易老师,不是人人都和我们一样幸运的。”
看着两个超出同龄人成熟许多的两姐妹,易杨沉默了。
他依旧坚持走完了剩下的几家。
他下午萎靡了许多,人也静了下来。
他问过学生家长,答案都差不多,供不起,没本事,怪只怪孩子投错了胎。
冬日的夜晚给外寒冷,不见一颗繁星,唯有寒月高挂。
易杨就坐在曼华饭桌的院子里,悲从心来,老泪纵横,哭得像个孩子。
喜欢八零随军养崽崽,漂亮后妈要翻身请大家收藏:八零随军养崽崽,漂亮后妈要翻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