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太阴太阳,孰强孰弱,阴阳共济,天(2 / 2)
张道源缓缓睁开双眼,眸中黑白二色流转,映照出太极图的虚影,目光明亮而清晰,没有半分迷茫。
对于这个结论,他并非凭空猜测,而是基于无数典籍记载与自身修行感悟所得出的必然推论。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两句跨越不同时代、不同传承的至理名言,此刻在他的识海之中交织碰撞,揭示的却是同一个永恒的大道真理。
那“太极”,那“道生一”中的“一”,便是混沌,便是混沌体的本源。
以混沌为根基,方能衍生出阴阳两仪,再由两仪衍生出四象、八卦,最终演化出世间万物。
蛄祖曾赠予他逆推混沌体的道路,那条道路的核心,便是“由万归一”。
先收集万道本源,再由万道凝练出三,继而追溯至阴阳两仪,最终逆推回混沌本源。
而如今,他所走的道路,与蛄祖所赠之法,看似截然相反,实则殊途同归,皆是通往混沌体的正途。
“阴阳本就蕴含万物之理,太阴为阴之极致,太阳为阳之极致,如今这两道大道皆已为我所掌控。
若是能将这两条大道进一步完善拓展,让太阴圣力与太阳圣力彻底交融,不分彼此。
便能自然而然地演化出混沌气,成就混沌体之根基……”
张道源的双目愈发璀璨,宛如两颗初生的星辰,光芒耀眼,几乎要穿透虚空。
这条道路,在遮天纪元之中,无人能够走通,并非因为道路本身有误,而是因为时代的局限与修士自身的桎梏。
但在他这里,一切都将不同。
“我在混沌体上的积累,早已远超常人想象,堪称万古唯一,极其与众不同。”
他心中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笃定。
这些年,他不仅借鉴了蛄祖的逆推之法。
更在混沌缝隙中吸纳混沌气流,滋养元神,早已让元神带上了浓郁的混沌体特质,这是遮天纪元的任何修士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遮天时代,无人能走通太阴太阳之路,并非因为这两道大道不够强大。
能让‘太阴太阳,孰强孰弱,阴阳共济,天下称皇’的话语流传万古,便足以说明,早已有人看到了这条道路的潜力,甚至已经走到了极为遥远的地方。
否则,也不会有一代又一代的修士前赴后继,为之追寻、为之探索。”
张道源的神念在识海中勾勒出太阴人皇与太阳人皇的虚影,心中暗道:“或许,太阴人皇或是太阳人皇,当年便已非常接近这一步,只差最后一丝契机,便能完成阴阳合一,成就混沌体。
只可惜,他们或是在成仙路上被偷袭,或是寿元耗尽,最终在陨落之前未能达成终极目标。
但他们留下的两部真经,以及相关的理论感悟,却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财富。”
“而遮天时代之所以无人能走通这条路,除了道路本身的艰难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个时代最有可能完成这一壮举的叶凡,走的并非纯粹的太阴太阳之路。
他身负荒古圣体,道途驳杂而强大,融合了多种帝经之力。
虽也借鉴了太阴、太阳两部真经的奥义,却并未将其作为核心道途,自然也就无法触及阴阳合一的终极奥秘。”
想到这里,张道源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但到了我手中,这条道路,终于可以真正试上一试了。
如今我的境界与修为,早已远远超过了遮天时代的诸多人物。
即便是叶凡、狠人大帝、不死天皇、帝尊这等震古烁今的存在,论及对阴阳之道的领悟与混沌本源的积累,也未必能及得上我。”
他缓缓闭上双目,心神彻底沉入体内。
识海之中,那尊早已带上混沌特质的元神法相静静悬浮,周身环绕着灰蒙蒙的混沌气流。
黑白二色的道则在气流中交织,散发出古老而苍茫的气息。
张道源清楚,单单依靠《太阴真经》与《太阳真经》这两部大帝级别的经文,想要直接成就混沌体,无疑是痴人说梦。
这两部经文虽蕴含阴阳至理,却终究只是大帝道途的体现,有着自身的局限。
但他与遮天时代的修士不同,他并非孤立地修炼这两部经文,而是将其中对阴阳之力的运用,与自己主修的鲲鹏宝术完美融合。
鲲鹏宝术,乃是太古十凶之一的鲲鹏所创,蕴含着极速、吞噬、演化等诸多奥义,其本身便有着容纳万道、演化天地的特质。
当张道源将太阴、太阳的阴阳道则融入鲲鹏宝术之中,两者立刻相互支撑,搭建起一个特殊的框架。
而那幅在他体内流转的太极图,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的太极图,虽蕴含阴阳相生之理,却依旧有着清晰的黑白界限。
但此刻,在鲲鹏宝术的滋养与演化下,太极图上的黑白二色开始逐渐交融。
不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一种玄奥至极的灰蒙色彩。
“嗡——”
当这种融合达到极致的刹那,张道源的周身,突然浮现出丝丝缕缕的混沌气。
这些混沌气并非来自外界的混沌缝隙,而是由他体内的阴阳之力自然演化而生,带着开天辟地之初的本源气息,纯净而磅礴。
混沌气越聚越多,以张道源的身躯为核心,迅速弥漫开来,形成了一方直径数万丈的混沌地带。
地带之内,时空错乱,法则隐没,只剩下最纯粹的混沌本源在流转。
狂暴的虚空乱流一旦触及这片混沌地带,便会瞬间被同化,化作混沌气的一部分;
那些试图靠近的星体碎片,也会在刹那间崩解,融入这片初生的混沌之中。
张道源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元神正在与这些新生的混沌气产生共鸣,元神之中的混沌特质愈发浓郁,几乎要与这片混沌地带融为一体。
他的神念变得更加纯粹、更加浩瀚,一念之间,便能洞悉周遭亿万丈内的所有变化,哪怕是最细微的道则流转,也无法逃过他的感知。
这便是混沌体的特质——超脱阴阳五行,跳出三界六道,不被任何法则束缚,不被任何力量克制。
甚至于他还能够得到诸天的共鸣,轻易的悟透诸天万道。
它是诸天万道的源头。
此刻他的元神,已然具备了混沌体的核心底蕴。
只要愿意,随时可以脱离肉身,化作纯粹的混沌元神,遨游于混沌之中,逍遥自在,长生不灭。
但张道源的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元神的圆满与肉身的滞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同一座巍峨的宫殿,地基已然铸就,梁柱也已架起,甚至连屋顶的轮廓都已显现,却唯独缺少了最后一块封顶的基石,始终无法真正圆满。
他的肉身,早已在之前一次又一次蜕变和改变之中,超越了当前的境界极限,是真仙之躯。
那是这一时代混沌体大成之后才能够铸就的无上躯体,而张道源之前就达成了。
他的每一寸肌肤都坚不可摧,足以硬撼太古神雷;
每一根骨骼都蕴含着磅礴的道则,能轻易崩碎星辰;
每一滴血液都如同一轮微型的日月,交替绽放着太阴与太阳的光华,蕴含着毁天灭地的力量。
甚至于他能够和真龙的直系血脉,正面硬拼不落下风,成就真仙的魔龙都被他正面的斩杀。
他的肉身未必逊色于大成混沌体。
可也正是因为他的肉身过于强悍,因此到这一刻反而成为了一种阻碍。
张道源内视己身,清晰地看到,肉身的每一处都充斥着阴阳之力。
这些力量按照鲲鹏宝术与太阴、太阳真经构建的框架运转,形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循环。
但无论他如何催动力量,如何引动周身的混沌气滋养,肉身始终无法突破那层无形的桎梏,无法完成最后的蜕变。
他能感觉到,元神之中的混沌特质在不断地向肉身渗透,想要带动肉身一同进化。
每当混沌气息触及肉身,都会引发剧烈的反应。
肌肤表面会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混沌符文,闪烁着古老的光泽;
骨骼会发出沉闷的龙吟之声,仿佛在呼唤着本源的力量;
血液会变得更加粘稠,蕴含的能量也会暴涨数倍,隐隐有演化混沌的迹象。
但这种反应往往持续片刻便会消散。
他的肉身之上会展现出鲲鹏的虚影,也会展现出九叶剑草的烙印,甚至于还有凤凰的啼叫之声……
那都是他曾经修行的至强的宝树,在他的身体之上留下来的烙印,同时还有大成的荒古圣体留下来的不灭痕迹。
肉身就像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虽然能够容纳混沌之力,却无法将其彻底吸收、转化为自身的底蕴。
要想用混沌之力把这一些一切包容下去,还仍然有困难。
阴阳之力在肉身之中依旧有着清晰的界限,虽然能够和谐共存,却始终无法真正融为一体,化作那阴阳未分、五行未判的混沌本源。
混沌体的本质,是“无”,是“一”,是天地初开时的初始状态。
而他的肉身,此刻阴阳之力虽然圆满,却依旧是“二”。
甚至于可以算得上是多。
“我做到这一步,已经算得上是接近圆满,如今要做的不是在做加法,而是做减法。”
福至心灵一般,张道源心中浮现出这样的念头。
而在他念头落下去不久,还未细细感悟,突然之间感受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
另一处闭关的所在传来无尽可怕的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