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牛蛮国使者,囚狼妖侯车!(1 / 2)
第197章牛蛮国使者,囚狼妖侯车!
除夕的热闹烟火散尽。
冬雪消融,转眼已是春寒料峭。窗外梅枝横斜,暗香浮动。
薛国公府的藏书阁内,烛火长明。
江行舟埋首书卷,浑然不觉晨昏更替。
墨香浸染衣袖,他缓缓研磨着砚池里的墨汁,凝了又化,化了又凝。
案头堆积的典籍如山,他却似不知疲倦,指尖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文虫蜉蝣趴在案前,陪着江行舟读书,时而激动的闪动着金色羽翼,成了这座深宅大院里唯一的声响。
偶尔,远处传来府中仆役的轻轻脚步声,却都未能惊扰他的专注。
他眼中只有手中典籍,那些或古拙或飘逸的文字,仿佛世间纷扰,皆与他无关。
不知何时。
窗外已落了一场新雪,薄薄地覆在青瓦上,又悄然消融。
江行舟仍在书中沉浮,不知岁月流逝。
“江兄!今儿可是上元佳节,满城灯火如昼,你还要在这书堆里泡到几时”
顾知勉的声音穿透窗纸,裹挟着街巷隐约的喧闹与烟火气,倏然撞进寂静的薛府书房。
江行舟指尖一顿,狼毫笔尖的墨汁“啪”地坠在宣纸上,洇开一片混沌。
他抬首,这才发觉案头烛台的烛泪已积了厚厚一层。
薛府书房窗外,不知何时挂满了琉璃元宵灯笼,将夜雪映得绯红。
“竟已是元宵佳节了.也罢!
去城里溜达溜达!”
他喃喃自语。
指腹抚过书页间深浅不一的折痕——这十余日的光阴,早被他一页页翻的泛黄。
长街灯火如昼,江行舟和顾知勉、李潘等人漫步其间,观赏节日。
元宵佳节!
洛京城内的大小诗会、文会众多,诸多文会都送请帖来薛国公府,请江行舟赴会。
不过,江行舟都一一谢绝了,不想去和众举人们抢风头。
——他抵达洛京之后,现在的名望已经积累的足够,再去元宵大小文会抢风头,并无太多意义。
毕竟,总是要留一些机会,让其他十道解元、举人们也有扬名立万,出头之地!
天街上,朱门绣户前悬着琉璃宫灯,酒肆茶坊里飘出胡姬的异域歌谣,更衬得这上元夜格外喧嚣。
忽见街角转出一小队的异族——牛首人身的蛮族武士身披青铜重甲,沉重喘着粗气。
有猪蛮商贾,獠牙上挂着金环。
更有狐妖女子以纱遮面,只露出一双媚眼如丝。
他们穿行在人群中,竟与洛京百姓相安无事。
“近日城中怎多了这许多蛮妖”
顾知勉按住腰间文剑,面露惊色。
李潘捻须笑道:“此乃四方来朝之象。每逢年关、元宵时节,大小蛮国、妖国皆会派遣使节,都会趁着喜庆,来我大周圣朝贺岁。
恰好年关时候,朝廷各部各司有假日,也有一些闲情逸致来招待它们。
虽大周圣朝与周边的妖蛮,有世仇。
然天下三百六十路蛮国、八十一家妖部,岂会铁板一块
这些猪蛮族、牛蛮族、虎蛮族,它们本身就互不隶属,甚至彼此有敌对。
蛮妖各国,除了派出使节团之外,还会有通商团!”
他指着远处鸿胪寺方向,“你看那些打着玄鸟旗的,便是来纳贡的南疆鸟国羽族;
那些佩妖刀的驼沙队伍,定是西域三十六小妖国的商队。”
江行舟凝视着人群中。
一对虎蛮父子——那虎蛮幼崽正踮脚去够人,粗粝虎爪竟小心捏着几枚铜钱。
他不由轻叹:“兵戈之外,亦有市井。”
李潘望着街市上熙攘的摊贩上,买了一柄绘有山川的描金折扇,在灯火映照下徐徐展开。
扇面上一副《神州九域堪舆图》泛着淡淡文气,山川脉络间隐约有金光流转。
“江兄、顾兄,诸位且看,”
他指尖轻点扇面中央那片鎏金地域,“我大周坐拥东胜神州十道膏腴之地,文脉绵延三万里,物产丰饶,拥有诸多的文道文宝,善于炼丹、制器。
江南的云锦、巴蜀的丹砂、蓟北的玄铁——都是最为紧俏的商品。”
扇骨一转,指向神州边缘那些黯淡区域,“而这些蛮国妖邦.散居神州四面八方,偏僻一隅之地!”
扇面忽起波澜,
岭南瘴疠之地腾起猩红雾霭,塞北冰原浮现苍蓝寒光,东海之瀛的岛屿、海国。
北方无尽冰原之地!
几个举子不由得屏住呼吸,仿佛听见了南海鲛人的泣珠之声,嗅到西域沙狐带来的血腥气。
“各蛮妖国盛产皮毛、稀有药材。
它们用三百年雪参换我们的盐铁,以九尾狐褪下的皮毛,求购文房四宝,回去传授它们本族子弟。”
李潘合扇时带起一缕清风,吹散不远处虎蛮商人腰间玉佩上的浮尘,“诸位或许不知
去年鸿胪寺,国子监、洛京府学、私塾等各级学府,登记在册的蛮妖异族学子,竟已高达七百之数。”
李潘已经是第三次赴洛京赶考,对这些情形,自然是颇为熟悉。
“这么多”
顾知勉吃了一惊。
江行舟凝视着李潘手中扇骨,末端镶嵌的夜明珠——那正是东海鲛商售卖的珍宝。
街角忽然传来清越的铜铃声,一队戴着青铜面具的某蛮国使团,前往皇城附近的鸿胪寺,它们的衣袍角上还沾着路过昆仑山脚下的草屑。
人群忽如潮水般分开,一尊铁塔般的身影踏着沉重的步伐,大步而来——青灰色的牛角上缠着鎏金丝绦,铜铃大眼在灯火下泛着湿润的光。
“江——兄——!哞!”
这声带着浓重鼻音的呼唤,让江行舟恍惚回到了金陵画舫。
却是一个老熟人——不,老熟牛。
岭南之南牛蛮国的牛蛮大使,之前在江南道金陵城的画舫,参加七夕文会,一起饮酒。
那夜秦淮河上星河倒悬,这位牛蛮国使节听完《鹊桥仙纤云弄巧》,激动无比,引为知己。竟抱着一桶青酒,非要和他不醉不归。
“牛兄别来无恙。”
江行舟拱手一笑。
“好着呢!
七夕那日一别之后,俺便回到牛蛮国。
俺们牛蛮国王读了你的那首七夕词,激动坏了,连夜熔了三万斤的青铜,要在王宫内铸造一座鹊桥,和织女相会!”
牛蛮使节拍得胸前铠甲铮铮作响,那牛鼻中喷出的白气瞬间将墨迹晕开,化作一幅朦胧的鹊桥烟雨。
“这次带了两车岭南的月光犀角,就为换你们翰林院学士,亲笔书写一些牛郎织女的诗词、文章!”
它忽然压低声音,牛角几乎抵到江行舟额前。
“俺们牛蛮国的三公主,还在贴身香囊上绣了你的那首七夕词,日日戴着呢!!.她可崇拜你了!
可要俺给你这解元郎当个月老,和俺家公主,牵线搭桥
俺家公主殿下待字闺中,仰慕你已久,这事保准能成!”
它喷着粗重的鼻息,铜铃般的牛眼中跳动着促狭的火光,倒映着不远处,正在挑选胭脂的一位牛蛮公主。
江行舟顺着望去,只见一位高大威猛,身着鹅黄襦裙的牛蛮公主正在脂粉摊前驻足。
她发间那支金步摇随着动作轻晃,鹊桥纹样在阳光下流转着细碎金光。
“使不得!使不得!”
江行舟吓了一跳,慌忙后退两步,衣袖翻飞,差点绊了个趔趄,连连摆手道:“公主千金之躯,在下岂敢高攀这、这……”
他憋得耳根通红,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得苦笑摇头,一副进退两难的模样。
“公主‘千斤’之躯!”
牛蛮大使一愣,粗壮的牛蹄挠了挠头,铜铃般的眼睛在江行舟和公主之间来回打量——
江行舟身形清瘦,风姿如玉,约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