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章 归化城的大治开始了(1 / 2)
余令等人再次出发。
好的篝火晚会一定要举办,如此盛会就当是为了迎接两位大人的迎新晚会吧!
才到地方,箭雨就来了。
望着那妇人,面对仇恨的半大子,余令深吸一口气:
“敌人非但不投降,还对我们发起了进攻,还击,还击……”
肖五一手举臂挡脸,一手举锤,跟着众人发出怒吼,直接就扑了过去。
这一次速度更快,也更简单。
面对放冷箭的汉子,肖五嘴里哼着歌,然后一锤子砸了过去。
“轻轻敲开沉睡的心灵……”
边上的如意一愣,想跟下一句,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狠狠的给了自己一巴掌,然后在心里默默的跟唱道:
“吹动少年的心~~”
“不对,我唱错了,下一句是啥来着.....”
肖五其实是会唱歌的。
他的歌都是跟闷闷和余令学的。
在余家干活的时候余令就会一边唱,一边干活。
歌词简单,调子也好记,余家好多人都会!
唱歌好学,可对唱法的把握就不是那么容易的。
口口相传,外加口音的不同,每个人歌声都特点鲜明。
都极具个人特色。
余令是两世为人,他唱的是离经叛道,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想怎么吼就怎么吼。
因为别人都不知道原唱。
闷闷,昉昉她们是有学问的,会做谱,她们唱的就是偏古典的。
等到肖五学会了,他的歌声就极具特点。
融合了苦心老和尚的诵经腔,二伯秦腔的长调音,城里做法事老道的吟唱吊子,外加孝子的哭坟语余音.......
他一开口,极具魔性和穿透力。
歌声里,篝火升起,融合了各种精髓的歌唱声在夜色里越传越远,也越来越淡,跟着唱的人越来越多。
左光斗望着扒尸体收缴战获的众人又干呕了起来。
“轻轻敲开沉睡的心灵,慢慢睁开你的眼睛……”
左光斗嘴角挂着黏液,怒吼道:
“余守心,你是故意的,你为什么要屠所有人,所有人啊......”
余令忍不住了,揪住左光斗的领子直接将其甩到雪地里,红着眼睛怒吼道:
“这个问题你去问他们啊,你去问他们啊.....”
刘廷元知道余令是不想杀人的。
可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战场哪有什么仁慈可言!
刘廷元望着篝火,思绪越来越远。
他想起了他在陕西当御史的日子,想起了某个老人的话......
那时候的顺义王是扯力克。
那时候的他以送西藏活佛返藏为借口,率十万蒙古骑兵进入青海,联合当地部族、hUihUi等势力对大朝边境发动攻击。(非杜撰)
洮州陷了,河州等地也陷了....
那是神宗十八年发生的,听那里的汉人差不多死完了!
......
余令回到归化城已经是第三日了!
望着面容枯槁的左光斗和刘廷元,钱谦益松了口气。
他是真的怕这两位被余令蛊惑,然后战死。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回来的左光斗和刘廷元就开始发烧。
前日的傍晚和晚间发生的一切直接让二人承受不住,如今回到城里立马就遭到了反噬。
“我了不要去,为什么就不听!”
“余令的杀心太大了,凉凉,你是没见到无论男女都躺在了地上,余令就坐在一旁看着,还唱着歌……”
“我见过,我在辽东就见过!”
“凉凉君,余令亲近你,劝劝他吧,杀人者偿命,他残忍嗜杀,底下的人就会学模学样,非大明之福……”
“好,我劝他,你先休息,先休息……”
在钱谦益的安抚下左光斗睡了过去。
另一边的刘廷元却在辗转反侧,他在今日看到了余令的另一面。
暴虐嗜杀,令人恐惧。
刘廷元觉得神宗应该很早就看到了余令的这一面。
所以,他才会格外的偏爱余令,并破天荒的给臣子赐字。
他给余令打上了一辈子都洗不掉的烙印。
对于朝中臣子而言,皇帝赐字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因为所有人都会远离你,在为官一途注定坎坷。
可世间万物皆分阴阳。
余令成了状元却被人赶出了京城,可历经三帝余令都简在帝心。
一个人年纪走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内阁要起风了,道德之人里进了个没德之人,起风了……”
余令回来之后就找到了王文新。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余令都不知道大青山里竟然生活了那么多汉民。
看着那村,余令竟然有种回到长安南山下的感觉。
“山里好多人,我甚至见到堆积成垛子的麦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快给我讲讲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
王文新没话,而是搬来的一堆资料。
资料里有草原的史书,也有他们的传,也有他们对万物的看法。
不过有个人是个例外,那就是李文忠。
记载李文忠的书比记载朱棣的都多。
在王文新的挑选下,余令开始对大青山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其实从嘉靖开始,草原就已经有了很多汉民。
开始的时候他们围绕着“十八道半沟水”来活。
书里记载的很清楚。
聪明的汉人利用各种简易的引水工具,将山涧里的溪水水引到他们开垦田地里,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场面最大的时候就是俺答可汗的时候。
听那时候,土默特这块包括左侧的前河套一共生活了十多万大明的百姓。
他们种田缴税,在这里安居乐业。
那时候的土默特也是最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