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快穿不做别人的垫脚石 > 第300章 年代男主的炮灰前妻6

第300章 年代男主的炮灰前妻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李若兰今天才第一次看清李红梅,平时看她头脑很亲民的,没想到在这种事上犯糊涂。

于是李若楠问李红梅,红梅,“像你这样说,以后你结婚了,你男人的青梅竹马,给你老公夹菜,你也不拒绝,还很乐意他们那样做。”

李红梅立马反驳,那肯定不行,结了婚了,怎么能让别的女人给他夹菜,勾勾搭搭的,算什么人?

说完李红梅就觉得脸烧的慌,大家都用奇怪的眼光看着她,李红梅羞愧的低下了头,连忙说:“若兰就当我刚刚的话没说。”

知青都闷着吃饭,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真是滑稽。

大家都用眼光偷偷的打量李红梅,李红梅三观不正,以后都得离他远点。

如果李红梅知道大家是这样看她的,她都觉得冤死了。

她就是口无遮拦,随便说说,就招来大家眼神的控诉,她也很冤枉的好不好?

安宁把筷子啪的一下拍在桌子上,乔安安,“我吃饱了,你自己多吃点,说完大步离开了国民饭店。”

叶少阳急忙也放下手里的碗筷,追了出去,安宁,“等等我。”

大家都用一脸鄙夷的眼神看着乔安安。

李若兰作为知青院的管理员,实在看不下去了。

“乔安安,你那点心思,别以为大家不知道,你要点脸行吗?”

以前安宁就是个憨憨,被你耍的团团转,现在她醒悟了,想让你和他男人拉开距离,你还用以前那一套?别当大家都是傻子。

乔安安气愤地站了起来,她原本憋着一肚子气没地方发,李若兰刚好撞了上来出了心里的这口恶气。

“李若兰,你家住海边吗?管的那么宽,我的事轮不到你管。”

当个芝麻大的官,不就是比我来的早了一点吗?如果我比你来的早,知青院的管理员轮到谁还说不一定呢!

别拿鸡毛当令箭,每天指手画脚的,看到都讨厌。

“乔安安,听听你说的什么话,算我多事行了吧,你这个人好坏都分不清,你不知道村里那些长舌妇,如果这件事传出去,唾沫星子都要淹死你,李若兰讽刺的说道。”

乔安安也不甘示弱,关你屁事,我的事要你管,你是我妈还是我爸?

“乔安安,你别太过分了,李若兰愤怒的说道。”

旁边的张建军看这两人杠起来了,连忙打圆场,好了,大庭广众的丢人现眼,你们没瞧见旁边的食客们看你们的眼神,有什么事回去说。

乔安安和李若兰看了周围的时客,向她们投来鄙夷的目光,嘴里还不停的嘀咕。

特别是乔安安被旁边一个大妈指着她不要脸,勾引有夫之妇,就应该发配去农场,和大妈一桌的人都不停的指责乔安安,骂她不知好歹。

乔安安被这些人指责的头都抬不起来,逃一般的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安宁走出了很远,叶少阳从后面追了上来,倒是不知道国营饭店发生了这一幕。

“安宁,你等等我。”

你不是要陪你的小青梅吗?你追来干嘛?

“好了,别生气了,你去公销社车门口等我,我去买点东西就回去。”

买东西不是要去供销社吗?你去哪里买?安宁脱口而出,说出来就知道自己坏事了,肯定是去供销社买东西。

看他难为情的模样,开玩笑的,我去供销社等你。

一定要在那里等我,你看上什么东西就自己买,别为我省钱。

“知道了……。”

两人分道扬镳,安宁才不会乖乖去供销社等他。

看男人走远了,安宁找到一个偏僻的地方,用神识扫描周围还算安全就进了空间。

出来的时候旁边放了一个大麻袋,里面装着满满的两袋物资。

有鸡鸭鱼肉,大米,小米粥,奶粉,上一个任务屯的干海鲜,布料,药品,这些是为叶少阳的父母准备的……,每样都拿了一点,装了两大袋。

当叶少阳单车后面挎着个包袱回来安宁旁边的两大袋很是吃惊,看来里面的东西很是扎舌,你在哪里买的?

你刚刚让我回来,我在去国营饭店的路上,无意间碰到了一个人,是他卖给我的,他刚从外地搞这些物资回来,家里的父亲生病了,急着钱用,正在找买家,我就全买了。

这些东西要不少钱吧?完了,我这个谎会不会圆不过来了?

没用多少钱?你今天给我的钱和我自己的钱全部都花完了。

还好以前的叶少阳看不上原主那三瓜两枣,也不知道她到底有多少钱,这关算是过了吧。

有了这些物资,秋收我们就可以过得好一点了,你等着我把这些东西在牛车上去。

等二人回到家已经下午了,等到快天黑了,苏兰雪都还没回来,李若兰又来问了一次安宁,还是说不知道。

到了晚上苏兰雪还是没回来,李若然就着急了,把这件事告诉了大队长张建国。

第二天张建国就去公安局报了失踪案。

在公安的面前,安宁还是那句话。

公安没问出个答案就离开了。

第二天就是秋收,秋收是农民重要的日子,谁都不能请假,老人和小孩都要去地里帮忙捡麦穗。

安宁也不例外,把两个孩子喂饱了就带到地里去,用两个竹筐把孩子放在田埂上。

安宁还是和原来原主干活的人分在一起,她是二组,叶少阳是一组。

安宁还是按照原主的速度也不成功了,不紧不慢的干着。

旁边的春花婶子就打去安宁,安宁,你给叶知青生了一对双胞胎,算是他一家的恩人了,还要你来下地干活。

“春花婶子,我也不想来干活,秋收这么重要的日子,谁敢不来,除非是病的,起不来床的。”

春花婶子打趣的说:“那也是,如果谁敢不来,大队长肯定要指着鼻子骂。”

别看大队长平时好说话,到秋收的这种关键时候谁敢请假他都不允许

记得以前刚来的知青秋收的时候说肚子疼,要请假,第一个请假,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把大队长气的不行,大队长让村里的朱建国医生挨个给他们把脉,结果全都是骗人的,知青想逃避农活,哪有那么容易,结果被大队长劈头盖脸骂了一通,后来的知青就乖了,不会轻易请假了。

“哦,还有这种事,我怎么不知道?”

这种丢脸的事,难道他们敢说出来?

安宁和春花婶子边聊边干活,一天下来累的够呛。

没有人能体会到农民们在田间劳作的艰辛,只有那一片片金黄的麦田,才能见证他们的汗水和付出。

顶着炎炎烈日,农民们挥汗如雨,默默地在田间劳作,他们的双手粗糙而有力,那是岁月的印记,更是辛勤的象征,粮食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大家都要珍惜粮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