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百草谷的药香(1 / 2)
楚灵儿离开了文渊城。
那里的墨香,连同那场荡气回肠的诗会,都渐渐被抛在了身后。
许彦的未来,自有他的老师去引路。
刘金的结局,也由他自己的选择去承受。
凡尘的因果,如同流转的四季,有其自身的规律,她只是一个见证者。
她继续向南,脚下的路,也渐渐变得崎岖。
平原消失了,前方是连绵不绝的苍翠山脉,云雾缭绕,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
空气,也变得格外清新湿润,带着一股浓郁的,泥土和草木混合的气息。
偶尔有山风吹过,还会带来一丝丝若有若无的,清苦的药香。
又走了七八日,她在一处山涧旁歇脚时,遇到一个背着药篓,正在采摘草药的老翁。
楚灵儿上前,向他讨了口水喝,顺便问起了前方的路。
老翁很是健谈,他指着云雾深处的一道山谷,笑着说。
“姑娘,再往前走十里,就到我们百草谷了。”
“那地方,一年四季都飘着药香。我们谷里的人,不说都是大夫,但谁家都认得百八十种草药,寻常的头疼脑热,自己去山里抓一把草,熬碗汤喝下,也就好了。”
楚灵儿的心中,又升起了几分兴趣。
唱戏、打铁、作诗,是精神的道。
那这治病救人,便是关乎生命的道了。
她告别了老翁,顺着山路,向那山谷深处走去。
越是靠近,那股药香就越是浓郁。
山谷的入口很窄,只有一条溪流穿过,仿佛是世外桃源的门户。
一走进山谷,眼前豁然开朗。
谷内平坦开阔,一条清澈的溪流蜿蜒而过,两岸是错落有致的村舍。
几乎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院墙上,都挂着、晒着一串串五颜六色的草药。
空气中,那股混合了上百种植物的香气,闻之让人心旷神怡,连日来的旅途劳顿,都仿佛减轻了几分。
这里的气氛,宁静而祥和。
几个孩童在溪边玩耍,玩的游戏,竟然是互相考校,辨认各种草药的名字和功效。
楚灵儿找了家客栈住下,打算在此地停留几日,感受一下这医者之“道”。
然而,她很快就发现,这份宁静之下,正涌动着一股不安的暗流。
客栈里,茶馆中,村民们议论的焦点,都集中在了一件事上。
谷里首富金员外家的独子,得了一种怪病。
起初只是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请了许多大夫来看,都只说是体虚,开了些补药,却不见好转。
最近几天,病情急转直下,那孩子已经卧床不起,水米不进,一天里倒有大半的时间,在昏睡中说胡话,眼看就要不行了。
“唉,金公子才十六岁,真是可怜啊。”
“是啊,谷里最好的何老先生也去看过了,说是病气古怪,只能用温药慢慢调理,可金员外等不及啊。”
“能不等急吗?就这么一根独苗!听说,金员外派人出谷,花了一千两银子,把府城里那位号称‘赛华佗’的神医沈淼,给请来了!”
“一千两!天哪!那沈神医,今天就该到了吧?”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谷口传来一阵马蹄声和喧哗。
一辆装饰得极为华丽的马车,在一队精壮家丁的护送下,缓缓驶入了山谷。
马车停在了谷中最大的宅院,金府的门前。
车帘掀开,走下来一个年轻人。
那人约莫二十五六岁,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穿着一身名贵的丝绸长衫,神情之间,带着一股强烈的自信和傲气。
他,就是沈淼。
几个随行的药童,毕恭毕敬地从马车上,抬下几个精致的紫檀木箱,里面装的,全是他行医用的珍稀药材和器具。
金员外亲自迎了出来,几乎是把沈淼当成活菩萨一样,请进了府里。
楚灵儿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她能感觉到,这个叫沈淼的年轻人,身上确实有几分门道,他体内的气血流转,异于常人,似乎修炼过某种特殊的养生功法。
但他身上的名利心和傲慢之气,也同样浓郁。
他被请进了金府的内院,来到了病榻之前。
床上,一个少年面色蜡黄,双目紧闭,嘴唇干裂,呼吸微弱。
旁边,一个须发皆白,穿着朴素布衣的老者,正在收拾自己的药箱,脸上满是无奈。
他,就是村民口中的何老先生。
沈淼看了一眼床上的病人,又瞥了一眼桌上何老先生开的药方,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轻蔑。
“人参、黄芪、当归……哼,都是些温吞的补药。”
他摇着头,对金员外说道。
“金员外,令郎这病,乃是沉珂旧疾,如同大火燎原。用这些东西,跟用一杯水去救火,有什么区别?”
金员外听了,更是急得满头大汗。
何老先生叹了口气,想说些什么,但看了看一脸傲慢的沈淼,最终只是摇了摇头,默默地退到了一旁。
沈淼不再废话,他打开一个木箱,取出一套锃亮的,长短不一的银针。
他伸手在病人手腕上搭了一下,不到三息时间,便松开了手,脸上露出了然于胸的神情。
“我明白了。”
他断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