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一、黄粱计划的真相(2 / 2)
他们仿佛要将意志力穿透屏幕,维系住那些绿灯的稳定。
机场跑道早已清空,更大的战略运输机早已准备完毕,敞开着巨大的尾部舱门。
直升机群依次降落,同样的流程再次上演。
卸货、转运、固定......负责护卫的队员们依旧举着武器,寸步不离地守在那些支援箱体旁,甚至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所有“货物”已装载完毕。”
“运输机队请求起飞!”
“批准起飞,祝你们......一路顺利!”李云枢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引擎的咆哮声撕裂长空,一架架满载着希望与未知的战略运输机依次滑跑、抬头,冲入云霄,朝着远离前线,远离量子共鸣场覆盖范围的目的地飞去。
航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即便是通过最新的战略运输机,想要飞出量子共鸣场的区域也需要差不多两个小时,这期间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
运输机舱内,护卫队员们透过狭小的舷窗望着外面飞速掠过的云层,又时不时回头确认箱体上绿灯的状态。
通讯频道里一片死寂,只有发动机平稳的轰鸣和彼此沉重的呼吸声。
当最后一架运输机传回“已飞出量子共鸣场边界”的确认信号时——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黄粱计划二阶段,成功!!”
燧人指挥中心,压抑了太久的情感如同火山般爆发出来!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掌声、甚至是压抑不住的哽咽声瞬间充满了整个空间。
许多人互相拥抱,用力捶打着彼此的后背,脸上混杂着泪水与狂喜。
李云枢与丁总参谋长长出了一口气,用力的互相击掌。
亚伦代理大统领长长舒了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抹了把脸,红星联盟大总统则猛地一挥拳,重重砸在控制台上,笑出了声。
这胜利,是用无数的牺牲和难以想象的风险换来的。
运输机群最终降落在了一片位于大陆边缘的基地之中。
这里是为了黄粱计划专门紧急修建出来的,除了中间的大型建筑以外,其它的几乎都还只是帐篷。
在中央区域高度隔离的收容区内,技术人员穿着最高级别的防护服,在更多“镇魂”外骨骼的帮助下,开始小心翼翼地开启那些历经艰险运抵的支援箱体。
箱盖缓缓滑开,露出了内部的真容。
里面并没有预想中的武器或者复杂攻击装置,而是一个结构精密的生命维持舱。
舱内注满了淡蓝色的缓冲液,一只体型健壮、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猿猴类生物正安静地躺在其中。
它的头部佩戴着一个完全封闭的特制头盔,密密麻麻的神经接口和能量管线从头盔后方延伸出来,连接在箱体底部一套复杂的设备上。
这套设备,正是“黄粱计划”的核心——一个根据东国先前的虚拟现实模拟系统改进的思维信号转译与注入系统。
而在收容基地的另一个巨大空间内,则是前不久才紧急组建完毕的、规模空前庞大的分列式超级计算机阵列。
数以千计的处理器机柜整齐排列,发出低沉的运行嗡鸣,它们正在全力运转,构建并维持着一个极其复杂、细节丰富到足以以假乱真的虚拟世界。
这个虚拟世界,就是为那些“被选中者”的意识精心准备的——“完整的世界”,一个无比真实的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