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张俭的心思(1 / 2)
眼见张俭呆立原地,他身旁的朔州司马徐纶心急如焚,趁着躬身行礼的间隙,不动声色地用手肘轻轻撞了下自家刺史的后腰。
这一撞让张俭猛地惊醒,他慌忙带着一众魂不守舍的属官抢步上前,齐刷刷跪倒在李世民驾前。
“臣......臣等不知圣驾突临,接驾来迟,仪容失检,惊扰天颜,罪该万死!!”
李世民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微微抬手:“都平身吧。”
“谢陛下隆恩!”
众人如蒙大赦,战战兢兢地站起身来,却依旧不敢抬头直视天颜,个个垂手躬身。
张俭喉头滚动了几下,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陛下何时从长安启程?臣......臣等并未接到任何通传......”
听到这话,李世民嘴角微扬,勾勒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弧度,轻描淡写地说道。
“昨日。”
此言一出,张俭随之一愣,满脸诧异的看着李世民。
昨......昨日?
从长安出发?
这怎么可能!
长安距朔州,何止千里之遥!
其间关山阻隔,道路崎岖。即便是八百里加急的快马信使,日夜不停换马驰骋,也需要数日方能抵达。
一日......
我说陛下啊。
我大小也是个刺史!
您不能把我当三岁小孩儿整吧!
张俭内心一阵无力。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迅速打消了这个不敬的念头。
陛下何等身份,肩负九州万方,岂会闲来无事跑到这边陲之地跟自已逗闷子?
这其中必有深意!
想到这儿,一个让他毛骨悚然的念头骤然浮现。
难不成,这是陛下在敲打试探我!?
他脑中飞速回溯自已就任朔州刺史以来的种种作为。
是去年核查军粮账目时,那笔自已默许下抹平的不大不小的损耗?
还是上月处理几家豪强争夺水源的命案时,收了其中一家几件价值不菲的古玩?
又或是与那位因跋扈被陛下贬斥过的前任并州都督,早年曾有过几封礼节性的书信往来?
不,不可能!
张俭在心里连连否定。
这些事,在大唐官场上实在算不上出格。
那些古玩字画,折合下来满打满算也就几百两银子,这在朝中那些动辄千金往来、门庭若市的高官显贵眼里,简直不值一提。
他张俭在朔州这几年,虽不敢说两袖清风、爱民如子,但也绝对称得上“循吏”二字,至少比起那些在长安城里花天酒地、日进斗金的同僚,他已经算得上克制和清廉了。
陛下日理万机,要操心突厥边患、山东旱情、漕运疏通,怎么可能为了自已这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带着三位国公,跋涉千里亲自来朔州问罪?
这绝无可能!
但如果不是因为这些,陛下此番前来,又究竟是为了什么?
张俭眉头紧皱。
陛下故意说出这违背常理之言,定是意有所指!
自已可不能随意答话。
毕竟这等荒诞事,我若信了,便是愚昧不堪,不堪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