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孙辈重逢——来自2090年的环保警示(2 / 2)
“对,就是现在,”林月月点头,语气急切,“这一年,水球区会新增三家高污染的化工工厂,它们的排污量是之前所有污染企业的总和,直接导致了河流污染的全面爆发;火球区原本计划启动的地热清洁能源项目,因为‘成本过高’的理由被搁置,转而建设了三座高耗能的传统能源站,温室气体排放量瞬间翻倍;而月球区,为了扩大星际贸易规模,放松了环保审核标准,导致垃圾堆积问题彻底失控。”
她顿了顿,看着叶云天和林月瞳,眼神坚定:“我们研究了无数次时空轨迹,发现如果2025年的这些关键决策不改变,2090年的环境危机就无法逆转,27星球最终会变成一颗不适宜居住的废弃星球。所以,我们才冒险启动了第三代穿越舱,回到2025年,找到你们——只有你们,有能力改变这一切。”
叶云天和林月瞳终于明白了。孙辈穿越而来,不是为了什么神秘组织,也不是为了个人恩怨,而是为了拯救27星球的未来,为了阻止这场即将到来的环境灾难。他们看着眼前的叶天天和林月月,看着他们眼中的焦急和期盼,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
“原来,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救回日斌,”林月瞳轻声说道,眼神变得坚定,“还有守护这颗星球的绿色未来。”
叶云天点了点头,站起身:“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我们就不能坐视不管。天天,月月,你们带来了2090年的技术和数据,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现在,我们需要先确认2025年的污染现状,然后制定具体的干预方案。”
三、初步行动:核查2025年污染现状
第二天一早,叶云天、林月瞳、叶天天、林月月四人分成两组,分别前往水球区和火球区,核查污染现状。
叶云天和叶天天一组,乘坐高速悬浮艇前往水球区猴头省郊区——那里是2000年非法造纸厂的所在地,也是2025年新增污染工厂的规划区域。悬浮艇以每小时八百公里的速度飞行,窗外的景色快速掠过,从基地的科技建筑群,到水球区的城市风貌,再到郊区的乡村田野。
“爷爷,你看那边。”叶天天指着窗外,语气沉重。
叶云天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的地平线上,矗立着三座巨大的工厂,烟囱里冒着浓浓的黑烟,与2000年那座非法造纸厂的景象如出一辙,只是规模更大,污染更严重。工厂周围的天空呈现出暗灰色,附近的树木都已经枯萎,地面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尘。
“那就是2025年新增的三家化工工厂,”叶天天说道,“根据我们的资料,它们上个月刚刚投产,还没有经过环保验收,就已经开始大规模排污了。”
悬浮艇降落在距离工厂一公里外的隐蔽处,两人换上便装,带着便携式检测设备,朝着河边走去。二十五年过去了,当年的非法造纸厂竟然还在运营,而且规模扩大了不少,与新增的三家化工工厂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污染集群。
河边的景象比2000年更加触目惊心。河水已经变成了深黑色,表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油污和垃圾,散发着刺鼻的恶臭,让人难以靠近。岸边的泥土呈现出不正常的暗红色,脚踩上去,黏腻的污泥会瞬间没过脚踝。
叶云天拿出检测设备,将探测头伸入河水中,设备屏幕上的d数值瞬间飙升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红色的警示灯疯狂闪烁。“d值已经达到了2000年的三倍,”叶云天的声音带着一丝愤怒,“而且水中还检测出了重金属超标,这样的水,别说灌溉农田,就连接触都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叶天天拿出智能终端,拍摄下河边的污染景象,同时记录下检测数据。“这些工厂的排污管道直接插入河流深处,没有任何处理设备,”他指着河面上几个隐蔽的管道口,“我们在2090年的资料中看到,就是这些管道,用了十年时间,彻底毁掉了水球区的三条主要河流。”
两人沿着河边行走,一路记录着污染情况。沿途的农田里,庄稼长得稀疏矮小,叶子发黄枯萎,显然已经受到了污染的影响。几个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脸上满是愁苦,看到叶云天和叶天天手中的设备,只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他们显然已经对这样的污染习以为常,却又无能为力。
与此同时,林月瞳和林月月一组,乘坐跨区域穿梭机前往火球区冬季省科技园区。火球区以科技发达着称,城市里到处都是高耸入云的科技大厦,空中穿梭着各种悬浮交通工具,看起来繁华而先进。但林月瞳和林月月都知道,这份繁华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环境隐患。
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域,原本应该是地热清洁能源项目的建设工地,如今却被一片巨大的厂房取代。厂房外,巨大的冷却塔正在运转,排出大量的白色雾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硫磺味。“这就是新建的传统能源站,”林月月指着厂房,语气凝重,“原本的地热项目已经被彻底搁置,设备都已经被拆除了。”
两人走进科技园区的行政中心,以联合科技基地环保顾问的身份,查阅了能源项目的相关资料。负责人是一位中年男人,面对两人的询问,显得有些无奈:“地热项目确实是个好项目,环保又可持续,但前期投入太大,回报周期太长,政府和企业都不愿意承担风险,”他叹了口气,“相比之下,传统能源站的建设成本低,见效快,虽然污染大,但短期内能给火球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你们就没有考虑过环境问题吗?”林月瞳问道,语气带着一丝质问。
负责人摇了摇头:“环境问题确实重要,但经济发展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他说道,“而且,大家都觉得,污染问题可以以后再治理,没必要现在就投入大量资金。”
林月瞳和林月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失望。他们知道,这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正是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源。
离开行政中心后,林月月拿出2090年的温室效应数据,与现在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按照现在的排放速度,不出五年,火球区的平均气温就会上升两摄氏度,冰川融化会开始加速,”她说道,“我们必须尽快让他们重启地热项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林月瞳点了点头,拿出手机,拨通了叶云天的电话:“云天,火球区的情况和我们预想的一样,地热项目被搁置,传统能源站已经建成投产。”
“水球区的情况更糟,”叶云天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一丝沉重,“非法造纸厂还在运营,新增的三家化工工厂已经开始排污,河水污染严重。”
当天傍晚,四人回到联合科技基地,在会议室里汇合。叶天天将水球区的污染照片和检测数据投影到屏幕上,林月月则展示了火球区能源项目的相关资料,气氛凝重而压抑。
“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峻,”叶云天说道,“但越是这样,我们越不能退缩。2025年是关键转折点,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阻止高污染项目继续推进,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林氏集团在水球区和月球区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林月瞳说道,“今晚日斌会来基地,我可以说服他,让林氏集团转型环保产业,投资污水处理设备和生态农业,关闭高污染项目。”
“火球区的地热项目,我们可以用2090年的技术,优化成本方案,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说服政府和企业重启项目,”叶天天补充道,“同时,我们还可以推动‘清洁能源换生态农产品’的合作,让水球区和火球区形成互补,实现双赢。”
“月球区的星际垃圾问题,我和月月可以利用第三代穿越舱带来的垃圾资源化技术,帮助他们建立垃圾分类处理厂,制定环保标准,”林月月说道,“只要各方配合,我们一定能改变2090年的命运。”
四人围坐在会议桌旁,你一言我一语,原本沉重的气氛渐渐被坚定的信念取代。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守护27星球的绿色未来。
叶云天看着眼前的孙辈,又看了看身边的林月瞳,眼中闪烁着光芒:“好,就这么定了。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家人联手,从2025年开始干预,推动环保产业,阻止高污染项目落地——这是拯救2090年环境的唯一办法,也是我们作为27星球居民的责任。”
林月瞳点头,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笑容。她知道,这场环保之战注定不会轻松,但只要他们一家人齐心协力,跨越时空的阻隔,就一定能为27星球的未来,播下绿色的希望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