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火球区——工业废水污染(十大问题5)(2 / 2)
她还拿出村民因饮用污染水患病的病例:“再看看这些村民,他们因为工厂的排污,连干净的水都喝不上,长期下去,很可能会引发群体事件,到时候工厂的声誉就彻底毁了。”
李大海看着病例和成本核算表,沉默了许久,最终点了点头:“好,我同意整改!希望你们的方案真的能解决问题。”
有了星火电子厂的带头,其他几家工厂也纷纷响应,同意建设污水处理池。林日斌则联系了火球区的环保企业,组织技术人员,分赴各个工厂,指导污水处理池的建设。叶云天和林月瞳则留在河湾村,挑选了10名年轻村民,进行水质监测培训。
“这是简易水质检测盒,里面有pH试纸、重金属检测试剂,”叶云天拿着检测盒,手把手地教村民,“取一瓶河水,将pH试纸放入水中,根据试纸的颜色变化,就能判断水质的酸碱度;滴入重金属检测试剂,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说明重金属超标,红色越深,超标越严重。”
陈大爷的孙子陈明,是村里的高中生,学得格外认真。“叶老师,我们多久检测一次?检测结果要交给谁?”他问道。
“每天检测一次,上午十点取样,”林月瞳回答,“检测结果一方面要张贴在村里的公告栏,让大家都知道水质情况;另一方面要及时反馈给环保局和工厂,如果发现超标,要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接下来的一个月,河湾村的村民们见证了污水处理池的建设过程。工厂里,工人们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挖土方、砌水池、安装管道,石灰被运送到工厂,作为污水处理的药剂。村民们也主动参与进来,有的帮忙运送材料,有的帮忙挖掘土方,大家都盼着早日能用上干净的河水。
陈明每天都会准时来到河边取样检测,记录下水质的变化。起初,检测结果还是超标,但随着污水处理池的逐步建成,水质慢慢有了改善——河水的颜色从墨黑色变成了深褐色,再变成黄褐色,pH值也从2.8逐渐上升到6.5,接近中性。
三个月后,所有工厂的污水处理池都建成投入使用。叶云天再次检测河水水质,数据显示:“pH值7.2,呈中性;重金属铅含量超标2倍,镉含量超标1.5倍,汞含量未超标。虽然还未完全达标,但已经比之前好了太多,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优化,就能达到饮用标准。”
最让村民们高兴的是,村里的自来水供应终于恢复了。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没有了以前的腥臭味。陈大爷舀起一瓢水,喝了一口,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甜!真甜!和以前的河水一样甜!”
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在河边立起了一块两米高的“环保警示牌”,牌子上用红色的油漆写着:“保护河流,禁止排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警示牌的落款是“河湾村全体村民”。
陈明看着警示牌,对叶云天说:“叶老师,以后我们会一直监测水质,绝不会让工厂再随意排污。我们还要向其他村庄宣传环保知识,让大家都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叶云天点点头,心中满是欣慰。他们不仅解决了工业废水污染问题,更唤醒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当人们意识到环境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时,就会主动成为环保的参与者和守护者。
林日斌看着恢复清澈的河流,感慨道:“这套简易污水处理方案不仅适用于秋季省,还能推广到其他工业区。1995年的技术虽然有限,但只要找对方法,就能在成本和效果之间找到平衡。”
林月瞳则拿出相机,拍下了警示牌和清澈的河流:“这张照片要传到2025年,让更多的人知道,环保不分时代,只要每个人都付出一点努力,就能改变环境。”
三人登上云月号,飞船缓缓升空。河湾村的村民们自发来到村口,挥手送别他们。看着下方清澈的河流、郁郁葱葱的草木和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叶云天知道,这场与工业废水的较量,他们赢了。
“下一站,月球区木鱼省。”林日斌调整了飞船的坐标,全息屏上显示出木鱼省的影像——夜晚的文旅区灯火通明,霓虹灯的光芒照亮了半边天,天空中看不到一颗星星,“光污染问题,已经影响了天文观测和居民的生活。”
云月号启动时空引擎,朝着月球区木鱼省的方向飞去。1995年的木鱼省,正被灯光的“海洋”包裹,而他们的到来,将为这片被照亮的夜空,找回失去的星光。这场跨越时空的环境溯源之旅,也在一次次的守护中,让M27星球的未来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