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流萤虫·萤光星(2 / 2)
叶云天上前一步,保持着礼貌的距离,微微颔首:“我们是M27‘绿色时空联盟’的生态保护团队,我们的流萤虫因稻田使用化学除草剂,失去了食物来源和生存环境,正面临灭绝的危机,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帮助。”
他拿出全息投影设备,将M27稻田使用除草剂、萤藻死亡、流萤虫幼虫无法发育的情况一一展示给萤水族。投影中,浑浊的水沟、干瘪的流萤虫、黑暗的夜晚,与萤光星的梦幻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萤水族的成员们眼中闪过一丝惋惜,背后的薄翼微微颤动。
萤澜的透明眼睛中带着深深的同情,她弯腰舀起一瓢发光的水,水中的萤藻在她掌心闪烁着蓝光:“流萤虫幼虫的生存,全靠萤藻;而萤藻的存活,依赖洁净的水体和平衡的生态。你们的除草剂不仅杀死了杂草,还破坏了水体的微生物群落,杀死了萤藻,断了流萤虫的生路,也毁了稻田的生态。”
她指着眼前的稻田,解释道:“我们萤光星的稻田,从不使用化学除草剂。我们采用‘生物除草法’——在稻田里养‘萤稻鸭’,这种鸭子体型小巧,喜欢吃田间的杂草和害虫,却不会伤害稻苗和萤藻;它们的粪便还能作为水稻的天然肥料,促进水稻生长。对于水沟里的杂草,我们会种植‘抑草藻’,这种水生藻类能抑制杂草的生长,又能为萤藻提供庇护,形成共生关系。这样既保护了水体,又能让水稻丰收,实现生态与农业的双赢。”
萤澜转身,让身后的萤水族成员拿来一个透明的水晶容器,容器由萤藻分泌的胶质制成,能保持内部水体的湿润和活性:“这是‘萤藻种子’,是我们培育的优良品种,适应性极强,能在pH值6.5-8.5的范围内生长,耐受轻微的环境波动,适合与流萤虫幼虫共生;这是‘水体净化菌剂’,由萤藻共生微生物制成,能中和除草剂残留,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快速恢复水体生态。”
“要修复你们的稻田生态,需要分三步。”萤澜详细讲解道,“第一步,彻底停用所有化学除草剂和农药,清理水沟中的淤泥、杂草和污染物,用我们提供的水体净化菌剂喷洒水沟,中和残留的化学物质,调节水体pH值和溶解氧含量;第二步,在水沟中种植萤藻种子,每平方米撒播5克,同时在稻田里推广‘稻鸭共养’模式,投放萤稻鸭苗,用生物方法除草除虫;第三步,建立‘流萤虫保护区’,在流萤虫繁殖季(夏季6-8月)禁止进入水沟区域捕捞或作业,保护幼虫的生长环境。”
在交流过程中,萤澜的目光多次落在叶云天身上,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尤其是在看到叶云天手腕不经意间闪过的微弱光点时,她背后的薄翼微微颤动了一下,轻声问道:“阁下今年几岁了?是否在夜间会感到身体有异常,比如发热、发光?”
叶云天心中一惊,下意识地捂住手腕:“我快四十岁了,最近确实偶尔会觉得夜间皮肤发热,难道这和流萤虫有关?”
萤澜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或许不止是流萤虫。我们萤水族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一千万年前迁徙的族群中,有一支‘荧天使’,它们能与萤藻、流萤虫产生深度共生,基因能融入其他种族的血脉,在特定年龄(四十岁)后激活,呈现出萤光特征。看来,阁下身上,或许就有荧天使的血脉。”
叶云天愣住了,他想起母亲的叮嘱和欲言又止的神情,心中的疑虑越来越深,但此刻不是深究的时候,只能暂时压下念头,专注于学习修复技术。
为了让团队更好地掌握技术,萤水族的农业专家和生态专家,现场演示了萤藻的种植方法(先将种子浸泡在营养液中24小时,再均匀撒入水沟)、稻鸭共养的密度控制(每亩稻田投放15-20只萤稻鸭)、水体净化的技巧(菌剂稀释10倍后喷洒,每周一次,连续三周),还讲解了如何培育抑草藻。
他们赠送了大量的萤藻种子(15公斤)、水体净化菌剂(10公斤)、萤稻鸭苗(500只),并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手册,手册上用萤水族的文字和图像,清晰地记录了每一个步骤。
八天后,“云月号”飞船满载着萤藻种子、净化菌剂、稻鸭苗和技术资料,缓缓驶离了萤光星,朝着M27的月球区稻田返航。飞船上,叶云天看着窗外的蓝色星球,心中五味杂陈——流萤虫的修复有了希望,而自己身上的秘密,似乎也即将揭开。
第三节:萤光重燃:天使的羽翼
“云月号”返回M27的月球区稻田后,团队立刻联合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展开了大规模的水体修复和生态重建工作,分三步有序推进。
第一步,全面停用化学药剂,清理污染。叶云天联系了当地政府,发布了“稻田禁用化学除草剂、农药”的公告,组织了一百多名农民和志愿者,对万亩稻田的水沟进行彻底清理:用挖掘机挖除水沟底部的淤泥(平均厚度达30厘米),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用高压水枪冲洗水沟壁上的污染物;然后按照萤水族的指导,将水体净化菌剂稀释10倍,用洒水车均匀喷洒在水沟中,每周一次,连续三周。
林溪带领技术人员,在每条水沟中设置了30个水质监测点,实时监测溶解氧、pH值、污染物残留等数据。一个月后,监测数据显示:水体pH值恢复到7.2,溶解氧含量提升至7.5g/L,除草剂残留降至安全标准以下,水体透明度明显提高,已经达到了萤藻生长的要求。
第二步,种植萤藻,推广稻鸭共养。团队将萤藻种子浸泡在萤水族提供的营养液中24小时,然后组织农民均匀地撒入水沟中,每平方米撒播5克。同时,将500只萤稻鸭苗分发给农户,每亩稻田投放15-20只。这些萤稻鸭体型小巧,羽毛呈淡褐色,活泼好动,不停啄食田间的杂草和害虫,既不用除草除虫,它们的粪便还能作为天然肥料,让水稻长得更加茂盛。
村民们惊喜地发现,采用这种模式后,水稻的长势比使用除草剂时更好,稻穗更饱满,而且没有了化学药剂的气味,大米的口感也更加清甜。老杨笑着说:“以前用除草剂,虽然省事,但总觉得大米有股怪味,现在养了鸭子,种了萤藻,大米香得很,城里的收购商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收购!”
第三步,建立流萤虫保护区。团队在稻田中心区域划定了2000亩的“流萤虫保护区”,用生态围栏围起来,在繁殖季禁止捕捞、作业,同时在保护区内种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为流萤虫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修复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而叶云天身上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他四十岁生日的那天晚上,团队为他简单庆祝了一下,吹灭蜡烛后,他回到帐篷休息,突然感到全身灼热,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强烈,仿佛有火焰在皮肤下燃烧。他忍不住呻吟出声,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发光——起初是手腕、脚踝,然后是全身,散发着淡蓝绿色的微光,如同萤藻和流萤虫的光芒交织。
更让他震惊的是,背后突然传来一阵撕裂般的痛感,一对半透明的淡蓝色羽翼从肩胛骨处缓缓展开,翼脉清晰,边缘的发光绒毛闪烁着微光,与萤水族的薄翼极为相似!羽翼展开约有半米宽,轻轻挥动时,带起一阵带着萤藻清香的微风,身体也随之轻盈起来,仿佛能随时起飞。
“天儿,你还好吗?”帐篷外传来母亲的声音,她竟然连夜赶来了。
叶云天慌乱地想收起羽翼,却不知如何控制,只能裹上外套,打开帐篷门。母亲看到他身上的微光和背后的羽翼,眼中没有惊讶,只有心疼和释然:“该告诉你了。”
母亲坐在帐篷里,缓缓讲述了隐藏了几十年的秘密:“你的外祖母,就是萤水族传说中的荧天使。一千万年前,荧天使随流萤虫迁徙到M27,为了生存,她们融入了人类社会,隐藏了萤光特征和羽翼,但基因一直传承下来,而且只传女不传男。我十八岁时就知道了这个秘密,也见过自己的羽翼,但为了不引起恐慌,一直隐藏着。这种基因会在四十岁后激活,因为四十岁是人类身体机能稳定、与基因共生的最佳年龄。”
“荧天使与萤藻、流萤虫是深度共生的关系,你们的身体能发出萤光,羽翼能传播萤藻孢子,甚至能促进萤藻生长。”母亲抚摸着叶云天的羽翼,羽翼上的微光柔和地闪烁,“我之所以知道稻田的流萤虫有危险,是因为我的身体能感知到它们的生命波动。这些年,我一直担心你,怕你无法接受自己的身份,但现在看来,你不仅继承了荧天使的基因,还能利用这份力量,帮助流萤虫。”
叶云天久久无法平静,他看着自己身上的微光和背后的羽翼,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能感受到萤藻的气息,为什么萤澜会认出他身上的荧天使血脉。这份突如其来的身份,让他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责任感——他不仅是生态保护团队的队长,还是荧天使的后裔,守护流萤虫,不仅是任务,更是宿命。
从那天起,叶云天开始尝试控制自己的能力。他发现,当他靠近水沟时,身上的萤光会变得更亮,羽翼挥动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波动,能促进萤藻的生长和孢子传播;他的指尖能感知到萤藻的活性,甚至能与流萤虫产生微弱的共鸣,吸引它们靠近。
在叶云天的能力辅助下,水沟中的萤藻生长速度远超预期。原本需要一个月才能覆盖水面的萤藻,两周就铺满了整个水沟;夜间,水沟中的蓝光越来越亮,流萤虫的成虫也变得活跃起来,开始在水沟上空飞舞,发出淡绿色的微光。
繁殖季到来时,无数只流萤虫飞到水沟边,产下了密密麻麻的卵。这一次,水沟中有了充足的萤藻,幼虫孵化后,立刻钻进萤藻中,吸食养分,快速生长。叶云天常常在夜间悄悄来到保护区,展开羽翼,在水沟上空缓慢飞行,身上的萤光为幼虫提供了温和的光照,羽翼的波动帮助萤藻孢子传播,幼虫的存活率大幅提升。
有一次,村民老杨起夜时,看到了水沟上空飞舞的“萤光身影”,那身影背后有一对发光的羽翼,如同天使降临。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村民们都说是“萤光天使”来守护稻田了,对叶云天团队更加信任和敬畏,也更加用心地保护水沟和流萤虫。
次年夏季,当叶云天团队再次来到这片稻田时,眼前的景象已经恢复了往日的辉煌,甚至更加绚丽。
夜晚的稻田,再次变成了“萤光海洋”。水沟中,萤藻的蓝光如同蓝色的丝带,蜿蜒曲折,覆盖了每一条水沟;流萤虫的幼虫在水下发光,如同水底的星辰,密密麻麻,活力十足;成年的流萤虫数量已经从112只增长到了上万只,它们在空中飞舞,光点忽明忽暗,与水下的蓝光呼应,整个天地都被梦幻的萤光笼罩。
村民们又开始在萤光中劳作、休憩,孩子们追逐着流萤虫,欢声笑语回荡在稻田上空。老杨指着水沟上空飞舞的叶云天(他特意收起了大部分羽翼,只留下微光),对孙子说:“看,那就是萤光天使,是他让流萤虫回来了,让我们的稻田重新有了萤光。”
监测数据显示,流萤虫的种群数量还在持续增长,幼虫的存活率稳定在85%以上,水体中的萤藻形成了稳定的群落,稻鸭共养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水稻产量比往年增加了20%,实现了生态与农业的双赢。
叶云天站在田埂上,背后的羽翼轻轻挥动,身上的萤光与流萤虫的光芒交织在一起,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流萤虫的喜悦和萤藻的活力,这种深度共生的感觉,让他无比踏实。他终于接纳了自己的身份——既是生态保护者,也是荧天使的后裔,是连接人类与流萤虫、萤藻的桥梁。
萤水族的族长萤澜通过通讯设备得知修复成功的消息,以及叶云天的身份后,欣慰地说:“荧天使的血脉没有断绝,这是流萤虫的幸运,也是M27的幸运。你们做得很好,流萤虫的生命周期已经重启,稻田生态也恢复了平衡。记住,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用自然的方法守护自然,才能让生命长久延续。而你,叶云天,作为荧天使的后裔,肩负着守护这份共生的使命。”
“我会的。”叶云天回应道,“感谢你们的帮助,没有你们的萤藻种子和生物除草技术,我们不可能让萤光海洋重现。我会用我的力量,一直守护着这片稻田,守护着流萤虫和萤藻。”
离开稻田时,夜色渐浓,萤光越来越亮。叶云天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梦幻的萤光海洋,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归属感。他对团队成员们说:“休整四天后,我们出发去藤萝星。那里的藤脉兽因为热带雨林被破坏,共生藤蔓枯萎,正面临灭绝的危机,我们要帮它们修复藤蔓共生系统,让热带雨林重新焕发活力。”
流萤虫的微光在身边飞舞,如同为他们送行的星辰。叶云天展开羽翼,在低空滑翔了一段距离,身上的萤光照亮了脚下的田埂。他知道,保护古外星生物的征程还在继续,而他身上的荧天使血脉,将成为他最强大的力量。只要尊重自然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守护生态,再加上这份跨越千万年的共生血脉,他一定能让M27星球的每一片土地、每一处水体,都永远绽放出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