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 > 第10章 k-11宇宙——高原星球的风力新生

第10章 k-11宇宙——高原星球的风力新生(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成功了!发电量真的翻了三倍!”聚居点的技术人员欢呼雀跃,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高效的风力发电设备。

与此同时,便携式制氧机的发放也在同步进行。这种制氧机只有笔记本电脑大小,重量不足两公斤,居民们可以轻松携带。一位患有心脏病的老人戴上制氧机后,深吸一口气,脸色瞬间红润了许多,呼吸也变得平稳。“太神奇了,感觉胸口一下子就不闷了,头也不晕了!”老人激动地说道。

集中供氧站也在聚居点中心建成,站内摆放着十台大型制氧设备,通过管道连接到周边的房屋,居民们在家中就能随时享用纯净的氧气。医疗室里的那位心衰老人,在持续吸氧和针对性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已经能坐起来说话了。“感谢你们,让我又能顺畅地呼吸了。”老人握着叶云天的手,声音哽咽。

风力驱动供暖系统的安装同样进展顺利。技术人员在居民房屋的墙壁内铺设暗物质导热管,连接到发电站的供电网络。当供暖系统启动,温热的空气从散热口涌出,原本冰冷的房屋很快变得温暖如春。居民们纷纷脱掉厚重的兽皮大衣,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位孩子在温暖的房间里奔跑嬉戏,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气喘吁吁。

“再也不用烧柴了,屋里又干净又暖和!”一位家庭主妇看着干净的炉膛,感慨道,“以前烧柴的时候,屋里全是黑烟,孩子和老人经常咳嗽,现在终于不用担心了。”

随着救援工作的推进,高原星的环境和居民的健康状况逐渐改善。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持续下降,恢复到联盟安全标准;居民们的血氧饱和度明显提升,脸色从暗红色逐渐恢复正常,咳嗽声越来越少;医疗室的心脏病、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下降了60%,孩子们的活动量增加,笑容也越来越多。

叶云天并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在救援过程中,他让医疗团队对高原星人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检测,采集了血液样本、代谢数据和基因信息,与M27人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了关键结论。

“总指挥,检测结果出来了。”医疗研究员将报告投影在全息屏幕上,“高原星人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活性比M27人高20%,这是他们长期适应缺氧环境的进化结果,但即使如此,红细胞数量仍比M27人少30%,导致血氧运输不足,细胞代谢效率降低25%。再加上木材燃烧产生的烟尘损伤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形成了‘缺氧+污染’的双重胁迫,这是他们寿命缩短的核心原因。”

叶云天看着屏幕上的代谢数据曲线:高原星人的细胞代谢速率缓慢,能量产生不足,细胞活性下降,尤其是心肌细胞和脑细胞,因缺氧损伤明显。“极端环境(如高海拔缺氧)会迫使人体产生适应性进化,但这种进化往往存在局限,无法完全抵消环境带来的损伤;而能源短缺引发的污染,会进一步加剧损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缩短寿命。”

他让医疗团队详细记录了居民使用制氧设备前后的代谢变化数据,以及清洁能源替代木材燃烧后的健康改善情况。“这些‘缺氧环境下的人体代谢数据’非常珍贵。”叶云天在研究日志中写道,“它们为我们研究‘极端环境与寿命’的关联提供了重要样本,有助于我们研发针对极端环境的寿命保护技术,帮助更多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文明。”

巴图得知这一发现后,感慨道:“我们以前只知道缺氧难受,却不知道身体里的细胞也在受苦。现在有了充足的氧气和干净的环境,我们的身体一定能慢慢好起来。”

在后续的几天里,叶云天团队协助高原星人,在其他聚居点也升级了风力发电站,安装了供暖系统和集中供氧站,发放了便携式制氧设备。同时,他们留下了全套的技术资料和设备备件,培训了一批高原星本地的技术人员,确保能源和健康保障体系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离开高原星的那天,叶云天站在“共生2号”的舷梯上,回望长风聚居点。升级后的风力发电站在山脊上整齐排列,巨大的叶片在狂风中快速转动,为聚居点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能源;居民们的房屋温暖明亮,烟囱里再也没有了黑烟;孩子们在广场上奔跑嬉戏,老人们坐在阳光下聊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巴图带领居民们前来送别,他递给叶云天一把用高原特产的“风纹玉”打磨而成的匕首,匕首上雕刻着风力发电站的图案。“叶总指挥,这是我们高原星人的心意。风纹玉象征着坚韧和自由,感谢你们为我们带来了风力的新生,带来了健康和希望。”

叶云天接过匕首,入手温润,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微弱能量。“巴图族长,风力是高原星的馈赠,你们的坚韧是生命的力量。我们会带着这里的代谢数据和研究发现,继续探索极端环境下的寿命奥秘,也希望高原星人能在充足的能源和洁净的环境中,拥有更长、更健康的人生。”

“共生2号”缓缓升空,舷窗外的高原星渐渐缩小,褐黄色的高原上,银白色的风力发电站如同守护生命的灯塔,在狂风中矗立。叶云天打开个人终端,将高原星人的缺氧代谢数据、红细胞生成记录与之前的宇宙数据汇总,心中对“极端环境与寿命”的关联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极端环境会通过影响细胞代谢、损伤器官功能,直接缩短寿命,而技术进步带来的环境改善,能有效逆转这一趋势。

“下一站,λ-2宇宙洞穴星。”叶云天对领航员说道,“那里的文明完全生活在地下洞穴,正面临着氧气短缺的危机。”

“共生2号”的引擎再次启动,朝着新的宇宙坐标疾驰而去。高原星球的风力新生任务已经完成,但“极端环境与寿命”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叶云天知道,前方还有更多的未知等待着他们,但每一次救援,每一次发现,都在让“星寿计划”的目标更加清晰。只要持续探索,终有一天,他们能破解生命的密码,让所有宇宙的生命,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拥有更长、更美好的人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