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深渊之底(1 / 2)
克罗诺斯和虚无-存在桥梁者处理第二级案例时遇到了一些困难——被困者在转化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抗拒反应,但最终还是在肖自在的远程指导下成功了。
肖自在和原初否定处理的第三级案例最为棘手。
那个被困者名叫艾莉娅,她的意识已经分裂成七个不同的人格,每个人格都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艾莉娅。
“这是多重人格障碍的极端形式,”原初否定分析道,“在转化失败时,她的自我意识沿着不同的时间线分裂了。”
“每个分裂出来的人格,都是艾莉娅在某个可能的时间线上的版本。”
“她们都是真实的,都有完整的记忆和情感。”
“但她们彼此矛盾,彼此排斥,无法共存。”
“这就像...七个艾莉娅在争夺一个身体。”
肖自在仔细感应着艾莉娅的状态:“我们不能简单地删除其他人格,那等于是杀死了她们。”
“但要让七个人格融合,也几乎不可能——她们的差异太大了。”
“必须找到第三种方法。”
他思考片刻,突然有了主意:“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让她们融合?”
“如果她们无法成为一个人,那就让她们成为七个独立的人!”
原初否定一愣:“你是说...分离她们?”
“对。”肖自在说,“既然每个人格都是完整的个体,都有生存的权利,那就给她们各自独立的存在。”
“从一个艾莉娅,变成七个艾莉娅。”
“她们可以是姐妹,可以是朋友,可以保持联系,但不必困在同一个存在中互相争斗。”
这是一个大胆的方案。
但仔细想想,这可能是最尊重每个人格的方案。
“可行性如何?”肖自在问。
原初否定计算了一下:“理论上可行。我们需要为每个人格创建独立的存在载体。”
“这需要大量的能量,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这样做之后,原本的艾莉娅就不存在了。”原初否定说,“会有七个新的个体,她们都继承了艾莉娅的记忆,但没有一个是原来的艾莉娅。”
“这算是救了她,还是杀了她?”
这又是一个哲学难题。
肖自在思考片刻:“我们问问她们自己吧。”
“让七个人格投票决定——是希望融合成一个人,还是分离成七个人。”
“尊重她们自己的选择。”
于是,肖自在通过特殊的方式,分别与七个人格进行了对话。
第一人格艾莉娅:希望融合,认为只有一个统一的自我才是完整的。
第二人格艾莉娅:希望分离,认为她们的差异太大,融合只会再次撕裂。
第三人格艾莉娅:希望分离,想要独立的生活。
第四人格艾莉娅:希望融合,想要回到原本的自己。
第五人格艾莉娅:希望分离,认为这是新的可能性。
第六人格艾莉娅:希望分离,不想失去现在的自我。
第七人格艾莉娅:希望分离,想要自由。
结果是五比二,多数人格希望分离。
“那就尊重多数的选择。”肖自在说,“我们执行分离方案。”
分离的过程极其复杂,需要七人通力合作。
他们要为每个人格创建独立的存在框架,要分配能量,要重建意识连接,要确保每个新个体都是稳定的。
这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一天。
当一切完成时,七个全新的个体出现在他们面前。
她们都是艾莉娅,但又都不是艾莉娅。
她们长相相似,但气质各异。
她们共享记忆,但性格不同。
她们彼此看着对方,眼神复杂——既是镜子,又是陌生人。
“我们...成功了吗?”第二人格...不,现在应该叫艾莉娅·二,问道。
“成功了。”肖自在说,“你们现在都是独立的个体了。”
“可以选择各自的生活方式,可以保持联系,也可以分开。”
“这是你们的自由。”
七个艾莉娅沉默片刻,然后艾莉娅·一说:“我们想一起生活。”
“虽然分离了,但我们毕竟曾经是一体。”
“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大家庭?”
其他六个都点头同意。
边缘守望者们目睹了整个过程,他们的形态波动得非常剧烈。
“这个方案...我们从未想过...从未考虑过...”
“但它确实有效...而且...尊重了每个意识的价值...”
“这就是外来者的智慧...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可能性...”
肖自在笑了笑:“这只是开始。”
“每个被困者都是独特的案例,需要独特的解决方案。”
“我们会继续努力,直到救出每一个人。”
“这条路还很长...”
救援工作进入第二十天。
第一级和第二级的被困者已经全部救出,总共一百三十七人。
第三级的救援进度过半,已经成功救出六十二人,还有四十三人等待救援。
但第四级和第五级的案例,却让七人陷入了困境。
“问题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普罗塔哥拉在例行会议上说,投影出一组数据。
“第四级被困者,他们不只是意识混乱,而是...存在本身正在消散。”
“就像是一个沙雕,正在被风一点一点吹散。”
“而第五级更糟——他们已经处于存在与虚无的边界,随时可能彻底消失。”
肖自在皱眉:“消散的速度如何?”
“不一样。”克罗诺斯说,“有的很慢,可能还能维持几百个循环;有的很快,可能只剩几天。”
“最危险的一个...可能今天就会消失。”
“谁?”
“编号457,名字叫...叫过...曾经叫...”边缘守望者的声音充满悲伤,“莫瑞恩。”
“他是第五级中状态最差的。”
“他已经...正在...将要...失去最后的存在锚点。”
“如果今天之内无法稳定他,他就会...就会...”
“彻底消失。”
肖自在站起来:“带我去见他。”
莫瑞恩所在的位置,是边缘地带的最深处。
这里的环境更加混乱,时间线像破碎的镜子一样四处飞散。
当肖自在看到莫瑞恩时,他明白了什么叫“濒临消失”。
那几乎不能称为一个“存在”,更像是一团将熄的火焰。
忽明忽暗,忽大忽小,随时可能熄灭。
没有清晰的形体,没有稳定的意识,甚至没有确定的位置——他在存在与虚无之间不停地闪烁。
“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肖自在说。
“我们尝试过稳定他,”边缘守望者说,“但任何接触都会加速他的消散。”
“就像是...他的存在已经太脆弱了,承受不了任何外力。”
“甚至观察本身,都会对他造成伤害。”
肖自在仔细感应:“他还有意识吗?”
“不确定...也许有...也许没有...也许介于有无之间...”
“如果有,也是极其微弱的,可能无法交流。”
肖自在闭上眼睛,深呼吸。
他想起了师父的教导——“武道的本质,是与生命对话。”
不是强迫,不是控制,而是倾听,是理解,是共鸣。
他收敛所有的气息,让自己变得像虚无一样轻盈。
然后,他伸出意识,极其温柔地、极其小心地,触碰那团微弱的火焰。
“莫瑞恩...”他用最轻的意念呼唤,“你能听到我吗?”
没有回应。
“莫瑞恩...我是肖自在...我来帮你...”
还是没有回应。
但那团火焰的闪烁频率,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
肖自在心中一动——这是回应!虽然微弱,但确实是回应!
“你能听到我。”他说,不是疑问,而是陈述,“你在那里,你还没有消失。”
“我知道你很累,很想放弃。”
“我知道坚持下去很痛苦,很艰难。”
“但请再坚持一下,就一下。”
“让我试着帮你。”
火焰闪烁得更剧烈了。
肖自在感觉到了某种情绪——是恐惧,是绝望,是疲惫,是无助。
所有这些情绪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无声的呼喊:
“太累了...让我...消失吧...”
“不。”肖自在坚定地说,“我不会让你消失。”
“因为你的存在有价值,你的生命有意义。”
“无论你现在多么微弱,无论你现在多么痛苦,你都值得被拯救。”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宇宙的真理——每一个存在,无论多么渺小,都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请不要放弃。”
“让我拉你一把。”
他伸出手,不是物理的手,而是意志的手。
那只手变得比虚空还要虚无,比微风还要轻柔。
它不是要抓住什么,而是要托住什么。
就像托住一片飘落的羽毛,不让它落入深渊。
莫瑞恩的火焰接触到了这只手。
瞬间,肖自在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痛苦——
那是在时间混乱中挣扎了无数岁月的痛苦。
那是存在本身正在崩解的痛苦。
那是想要求救却发不出声音的痛苦。
那是眼看着自己一点点消失却无能为力的痛苦。
这些痛苦如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肖自在吞没。
但他咬牙坚持着。
“我感受到了,”他说,“我感受到你的痛苦了。”
“现在,让我帮你分担一些。”
他开始主动吸收莫瑞恩的痛苦。
就像一个过滤器,将痛苦的能量引入自己的意识,经过转化,再反馈回去。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过程——如果转化不完全,肖自在自己也会受到伤害;如果吸收太多,他可能会被痛苦淹没。
但他必须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