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0章 圣人担任科举主考官(2 / 2)
李洵对众人说道。
“此次科举考试的所有题目,都由朕来出。”
监考官们没有意见,他们知道皇上的才学,绝对担当得起主考官之职。
“朕出的这些考试题目,虽然是针对考试的读书人,但你们这些监考官也要学习了解,不然如何去评判考生文章呢?”
众人点了点头。
……
皇上担任科举考试主考官的事情,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北凉城。
读书人听闻此事,都以为是听错了。
皇上怎么可能会担任主考官?
当他们在官府邸报上看到这则通告的时候,才彻底相信。
读书人们感到开心,但也有些担忧。
皇上是他们心目中的圣人,证人出题的考试应该比较难吧。
而且想要写出符合圣人的文章,难度更大,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心中都有些压力。
“圣人出题虽然难,但圣人作为主考官,圣人就是咱们的老师,咱们就是圣人的学生。”
“说的对呀!皇上做主考官,咱们就是皇上的学生,这个身份可不一般!”
读书人们又聊了起来,心情变好许多。
在科举场上,作为主考官,。
以后这些学生们入了官场,也算是这个老师一派的人,能够受到老师的庇佑。
若是能够成为皇上的学生,那身份自然跟其他人不一样。
“皇上出题考试,咱们若是谁能中举,才是真正彰显才能!”
“说的对,越是难的题目越能考验一个人的能力。”
读书人们不再担忧,反而充满了斗志。
皇上担任主考官,他们一定要好好去考,争取赢得皇上的看重。
能够来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都是人中龙凤。
大部分读书人基本上都是经过州府科举考试之后,便不再继续考试了,而是去各地做官。
不过他们这些人只能做一些小官,未来升职空间小。
而来到京城考试的人,一旦中举,未来前途光明,做大官的机会很大。
……
科举考试正式开始,李洵接连出了好几个题目,让学生们去作答。
“陛下,今年来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有五千多人,最终录取的二百人。”一旁的李尽忠说道。
李洵点了点头,这个录取比例还是比较小的,竞争很激烈。
但也正因如此,才能筛选出真正的人才。
经过几天考试,二百人脱颖而出,全部中了进士。
不过他们接下来还会再进行一个殿试,最终选出状元、榜眼、探花。
中了进士的二百名读书人心情很好,压力也没那么大了,即便这次殿试没考好,他们也不会被刷下去。
不过大家都想拼一拼,争取中个状元。
大明帝国头一次科举考试,便有两人中了状元。
这两个人现在都在大明帝国担任要职,前途一片光明。
后续的科举考试状元,虽然不及诸葛有方他们,但也担任了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