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面如冠玉,白马银枪(2 / 2)
赵云如同鹤立群鸡,瞬间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注意。
“这名小将是谁,如此年轻居然是一军之主?”
“嘿,再小能小的过云中王殿下?少年英雄,又是一段佳话!”
“也不知他成婚了没有,这么好的人才若能成为吾家之婿,岂不美哉!”
御道两侧,文武百官纷纷交头接耳。
关注的焦点正是白马银枪的少年。
一些武勋出身的彻候闻言是真的心动了。
以这名小将的资历和战功,将来的前途是不可限量。
若能与之结亲,也能保家中富贵门楣不坠。
朱雀门城墙上,几十名禁军吹动号角。
广明宫上,捧着各种乐器的太常衙门直奏响了雅乐大晟。
曲调中正平和,往而不复。
大晟乐声中,人人神色俨然。
窦太后正襟危坐,皇帝肃然端立。
“好精神的小伙!”窦太后一眼就看到了人中间的银甲小将。
“这人叫赵云,性格冷傲,乃是胜儿的心腹爱将!”
景帝刘启在太后耳边轻声道。
关于这些情报,早就有人向他禀报过了。
身为皇帝对于这些手握兵权的将领有着一种本能的警惕。
嗯,绝不是嫉因为妒对方年轻英俊的容貌。
此时长安城百姓的欢呼声已经被抛在了后面,御道上也安静了下来。
白马营座下的马蹄声重重敲打着脚下青石砖,甚是整齐,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几千人列队而进,营造出一股大战将启的气氛,让人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
御道不过四里长,前阵来到了广明宫下,后阵的尾巴还在朱雀门东面,看起来竟然有无穷无尽之势。
景帝长在深宫,未曾离开富丽繁华的长安城—810步,何曾见过这般雄壮的军威。
“好,好啊!实在太好了!这就是我大汉的军队!”
景帝刘启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足以表现出他此时的激动。
无怪乎刘胜能够打赢这么多胜仗,原来是有如此强军在手。
或许……他脑海中转动着某些念头,再看向那银甲小将的目光就顺眼多了。
广明宫上的小小动静,底下白马营众将士自然不知。
赵云目不直视,策马向前。
直到广明宫前百步之处,全军以整齐划一的动作翻身下马。
顿时又引发了文武官员的一声声惊呼。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仅此一手就将白马营那精湛的骑士尽展无疑。
在赵云的带领下,众将士摘下头盔,对着广明宫方向行了一个军礼,齐声大呼:“皇帝陛下万岁!太皇太后万岁!”窦太后微笑起身,摆了摆手,示意皇帝来说话。
景帝刘启会意的向前一步,提气出声道:“众将士辛苦了!”
“为了大汉的荣耀而战!”白马营众将士齐声喊道。
为了排练这些东西,刘胜可是伤透了脑筋。
景帝刘启虽然不知道刘胜哪来的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但还别说,听到这震天齐呼的声音,内心中真的生出了一股莫大的满足感。
仿佛他真的化身成为了一名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不是亲身体验,很难说清楚其中的滋味。
御道两遍的文武百官不知道其中的套路,听到皇帝与白马营将士的一问一答,全身就莫名的股颤栗了起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在心间弥漫。
广明宫上。
景帝摆了摆手,周围服侍的宦官和禁卫纷纷退后了几步,并低头掩耳。
“母后,你觉得胜儿可为太子否?”
这还是他第一次当众表达了立储的心思。。
窦太后听罢也不由动容。
她知道刘胜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完成了自太祖以来心心念念的夙愿。
加上又是皇帝最看重的儿子,实乃太子的绝佳人选。
可是人老了,思想就比较狭隘和固执。
每次一想到小儿子刘武,她就觉得亏欠了对方许多。
所以,她还是想要争取一下。
“皇帝,哀家虽然疼爱幼子,想立梁王为皇太弟,却也并非全部出自私情。”
“梁国的封地乃是先帝亲自选定,地里位置对于关中何等重要你也清楚。”
“皇帝要削藩,哀家是知道的,先帝也知道,哀家估摸着吴楚两国多半是要反的!”
“若立梁王为皇太弟,刘武为了能坐上皇帝之位,必然会站在朝廷的一边,与逆贼势不两立。”“梁国安则朝廷安,朝廷安则天下安,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姜不愧是老的辣,窦太后如今虽然年纪大了,眼睛也有些不大好使,说话却说到了点子上。
梁国的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若是倒向藩王一边,那么关中就岌岌可危了。
这也是为什么刘启将表现出众的皇九子刘胜赶出长安的一个重要原因,为的就是让梁王感到安心。并在不久之后,借着醉酒的时候忽悠梁王要立他为皇太弟。
这件事朝中的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刘启酒醒之后又故意做出一副不算数的模样。
为的还不就是吊着梁王的胃口么。
若是以前,刘启或许会就此打消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