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各方疑云(2 / 2)
林舟点点头:完全理解,赵部长。我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论证和质询。
会议就这样结束了,但与会者们的思绪远未平静。他们三三两两地离开会议室,小声讨论着林舟的狂言。
太冒进了,真的太冒进了,航空研究院的李副院长摇着头,三个月造出一架验证机?就算是美国,也不敢这么玩啊。
可是碳鸟项目,当初不也是大家都说不可能,结果林工硬是做出来了吗?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反驳道。
那不一样,李副院长叹了口气,造材料和造飞机是两个概念。飞机是要载人的,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次不是无人验证机吗?
就算是无人机,也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如果验证失败,不仅是材料和时间的浪费,更会打击团队士气,影响整个苍鹰计划的进程。
类似的讨论在整个军工系统内快速蔓延。有人坚决支持林舟的大胆尝试,认为只有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真正的跨越;也有人对此深表忧虑,担心过度冒进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林舟似乎对这些议论毫不在意。会议结束后,他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在墙上挂了一个大大的倒计时牌:距离广交会结束——90天。
赵部长在当天晚上找到了林舟。办公室只开着一盏台灯,林舟正埋头修改着某个复杂的技术图纸。
林工,能谈谈吗?赵部长轻声问道。
林舟抬起头,脸上露出疲惫但坚定的微笑:赵部长,请坐。
赵部长在林舟对面坐下,直截了当地问道:林工,老实说,这次空投计划,你有多大把握?
林舟沉默了片刻,然后直视赵部长的眼睛:技术上,八成把握。时间上,五成。
只有五成?赵部长皱眉,那你为什么还要提出这么冒险的计划?
林舟放下手中的铅笔:赵部长,您还记得我第一次提出苍鹰计划时,有多少人说那是天方夜谭吗?
赵部长点点头:记得,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包括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