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放眼未来(1 / 2)
何雨柱的话众人回去到底会思考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反正未来手机的样子大家都记住了。
家宴过后,日子恢复了日常的节奏,但何雨柱脑海中关于未来的蓝图并未停歇。
他清楚地知道,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这些未来巨兽的崛起,离不开一个关键部件——电池。
没有足够耐用、轻便的能源,一切便携设备都是空谈。
第二天他叫来了还没走的何耀宗。
“耀宗,通讯那边新手机的电池方案,有什么进展?”
何耀宗拿出一份报告:“爸,目前主流还是镍氢电池,能量密度低,有记忆效应。锂离子电池是未来的方向,国外已经有商用,但成本高,安全性还是问题,尤其是大容量和快速充放电方面,技术壁垒不小。我们现有的供应商,能提供的量产型号,支撑您设想的那种高性能智能手机,续航会很吃力。”
何雨柱点点头,这在他意料之中。“我们不能把命脉完全捏在别人手里。通知下去,集团内部成立一个‘先进能源实验室’,挂在黄河通讯技术,争取尽快消化、吃透,建立我们自己的研发和试产线;二是,投入一部分资源,研究下一代电池技术,比如固态电池,哪怕只是理论跟踪和基础材料研究,也要先做起来。”
“爸,这投入可不小,而且见效慢,还有就是这个行业一直有人深耕,我们现在入场”何耀宗提醒道。
“那我就再说清楚一点,我要你们研究的是电池的高能量密度、轻量化和可充电,还有电芯、保护板等组件”
“我知道,”何雨柱语气平静,“这和做地图、做系统一样,是基础设施。现在投入是为五年、十年后布局。你亲自抓这件事,人才可以去高校挖,也可以跟中科院的相关所合作。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北美的团队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明白了。”何耀宗记下,他知道父亲在技术前瞻性上极少出错。
处理完电池的事情,何雨柱又把注意力转向了另一个看似不起眼,却在他未来规划中占有特殊位置的领域。
他让范虎开车拉着他和小满,去了位于津门开发区的一家小厂,这是黄河集团刚收购的一家濒临倒闭的遥控玩具厂,主要生产一些简单的遥控车、遥控船,效益一直平平。
到了地方,其实何雨柱还是比较吃惊的,因为资料里这个厂子只有两百多工人,可是看着这个厂子的大小,哪是两百个人规模该有的,装个两千人都绰绰有余。
整个厂区粗略的估算一下,怎么也有一万多平方了,围墙很高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围墙上粉刷的白灰有些剥落,门口传达室的老头正打着盹。
看着大门前那个有些斑驳的‘津门翔飞玩具厂’招牌,小满不解道:“我说柱子哥,你真打算弄个玩具厂哄孩子啊?”你也太惯着他们了吧?市面上玩具多了去了,买点不就行了?再不济,让咱们自己厂里的老师傅给孩子们做几个精致的也行啊,何必专门跑一趟津门,还收购个厂子?”
“我是那么不务正业的人么?”何雨柱没好气道。
“以前倒不是,可为了那帮孩子,我不确定!”小满揶揄道。
“这个.”何雨柱确实有点宠着那帮侄子、侄女、孙子、孙女们,当然了该严厉的时候他也是非常严厉的。
“老板,厂里的人出来了。”范虎提醒道。
“走吧,先进去看看。”何雨柱道。
车子驶入厂区,停车场里面空空荡荡,一辆车都没有。
厂房和办公楼是一体的,两层建筑,只占了整个厂区的五分之一不到,边上还有一些平房上面是仓库、食堂等等。
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带着几个人已经等在那里,脸上带着紧张。
何雨柱和小满下车,中年男人快步上前。
“何先生,何夫人,欢迎欢迎!我是翔飞玩具厂的厂长,姓刘,刘建明。”他伸出的双手想要跟何雨柱握手,何雨柱只是点了点头,刘建明尴尬的笑着收回了双手。
“带我们参观一下吧。”
“好好!“何先生,何夫人,这边请,这边请。厂里.厂里没订单了,所以停产了,有些冷清,您二位多包涵。”刘建明一边带路,一边试图解释这过大的厂区和没有工人形成的反差。
办公楼内部也透着股年久失修的气息,墙皮有些地方已经泛黄剥落,走廊里静悄悄的。
“这厂子地方不小啊。”何雨柱看似随意地说了一句。
“是,是,当初是按大厂规模建的,想着以后能发展壮大.”
刘建明连忙接话,语气却有些发虚,“可,可这几年市场竞争太厉害,咱们的产品没啥特色,就,就渐渐不行了。工人都放假回家等通知了,就留了几个值班的。”
他推开一间会议室的门,里面桌椅倒是擦得干净,空气中还有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
小满下意识的捂了捂鼻子,实在是太难闻了。
刘建明尴尬的不知道是该让坐呢,还是不让坐呢。
何雨柱开了口:“直接去车间看看吧。”
“可以,二位跟我来!”刘建明引路。
何雨柱和小满在刘厂长的引导下,走进了主车间。
车间更是空旷,高大的空间里回荡着几人的脚步声。
一些老旧注塑机、车床静静地停在那里,上面落着一层薄灰。
流水线上空无一物,只有角落里堆着一些半成品的塑料零件和几箱包装盒,上面印着粗糙的卡通坦克和飞机图案。
“何先生,您看,我们的设备保养得还是很好的,就是,就是没活干。”刘厂长搓着手,努力想展示厂子的价值,但眼前的萧条实在缺乏说服力。
小满看着这景象,微微蹙眉,低声道:“柱子哥,这厂子”
何雨柱没回应小满,走到一台注塑机前,伸手摸了摸冰冷的金属表面,又捡起一个掉在地上的塑料坦克履带零件,在手里掂了掂。
“刘厂长,”何雨柱开口,声音在空旷的车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厂里现在还有多少正式员工?技术骨干还有几个?”
刘建明连忙回答:“在册的还有两百一十七人。不过,技术好的老师傅,这几年走了不少,剩下的年纪也都偏大了。目前厂里只有两个技术员,主要负责维护设备和简单的模具修理。”
“模具是自己开吗?”何雨柱问。
“大部分是外协,我们只会修,不会开。”刘厂长声音越来越低。
何雨柱点点头,心里有数了。
这厂子除了这块地和这些勉强能用的老旧设备,几乎不剩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连最基本的产品设计和模具开发能力都不具备。
“工人的安置,你们之前有方案吗?”何雨柱又问。
“这个,我们跟区里也协调过,但岗位不多,大部分工人都拿着基本生活费在家等着。”刘建明面露难色,“何先生,您要是能接手,真是救了大家了!”
何雨柱不置可否,转身对范虎说:“去把厂区的平面图找来看看。”
范虎应声跟一个人去了。
不一会儿,范虎拿着一张有些发黄的厂区图回来了。
图纸显示,这片厂区占地近三十亩,除了现有的厂房和办公楼,剩下的都是空地。
何雨柱看着图纸,心中已然有了初步规划,他其实是要看占地面积。
“行了,我已经看完了,会有人跟你们来谈后续的事情,这个我拿走了。”何雨柱扬了扬手里的图纸。
“那我.”刘厂长道。
“你是打包卖厂子,并不包括你自己,当然如果你有能力我们也欢迎你继续留下来。”何雨柱没把话说死。
“好的,谢谢何先生。”
转头何雨柱就跟小满去了津门分公司,李成儒知道老板来了,连忙下来迎接。
“老板,您来了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我好去接您。”
“一共就一百多公里,打什么招呼,怎么怕我突击检查啊。”
“没,没,老板随便检查,保证没问题。”李成儒道。
“走吧,找个会议室,我有事情跟你谈。”
“还需叫别的人么?”
何雨柱想了想道:“你手底下要是有合适的厂长之类的人选也可以叫上。”
“厂长?”
“对。”
“好,我先带您二位去会议室。”
把何雨柱二人领到会议室,李成儒先是让人送了茶水,他自己回到自己办公室就是一通电话。
大约二十分钟后,李成儒带着几个人进了会议室,然后做了介绍。
几人在路上就知道是大老板来了,不过见了何雨柱后还是拘谨的很。
“都坐吧。”何雨柱很随意的道。
几人坐得板正,等待何雨柱
何雨柱道:“我们今天来是谈谈集团新成立模型公司的事。”
“模型公司?”李成儒道。
“嗯,你还记得我让你收了一家玩具厂吧,我今天去看过了。”
“哦,啊,老板您怎么不叫我一起呢。”
“你这边的事情也很多,一个小厂子没必要耽误你的时间。”
几人听了这话是真的懵,大老板说手底下人忙,怕耽误时间,他自己跑去看小作坊,什么情况。
李成儒倒是知道何雨柱的情况,老板确实比他时间多一些。
“那老板安排任务吧,我们保证办得漂漂亮亮的。”
何雨柱做了一些交代后,就跟小满离开了公司,然后去看了看他自己的清真菜师傅,接着又去了小满母亲坟前扫了扫墓,上了柱香。
小满倒是经常去的,何雨柱事情多一些很多时候都是小满自己去或者儿媳、女儿陪着去的。
既然来了津门,当然要去看一看了,不过小满现在可不会哭了,因为她也是当奶奶的人了,时间会消磨一切。
从津门回四九城的路上,小满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田野,忍不住又问:“柱子哥,我还是没完全明白。你费这么大劲,就为了那个破败的玩具厂?就算你想做点新东西,咱们旗下那么多厂子,哪个不比它强?随便划拉一个车间出来,设备、工人不都是现成的?”
何雨柱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闻言嘴角微微扯动了一下:“现成的有现成的好,但也有现成的包袱。那个厂子,就像一张白纸,没那么多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没有固化的思想,没有僵化的生产流程,最重要的是投资也不大,随便折腾。”
他睁开眼,看向小满:“而且,我要做的,不是普通的玩具。”
“不是玩具是什么?遥控车、遥控飞机,不就是小孩子玩的高级货么?”小满不解。
“现在是玩具,”何雨柱目光投向远处,仿佛看到了未来,“将来,它们可以是眼睛,是手臂,是能飞到人上不去的地方,看到人看不到的东西的工具。你想想,要是救援队能有种小飞机,能先飞到塌了的楼里看看情况;要是部队侦察兵,不用冒险靠近,就能用个小车看清敌人阵地的情况,这还能叫玩具吗?”
小满愣住了,仔细琢磨着丈夫的话,渐渐品出点不一样的味道来。
“你是说像电影里那种无人驾驶的机器?”
“嗯,概念差不多,但路要一步一步走。”何雨柱重新闭上眼睛,“先从最基础的、民用的玩具做起。把遥控稳定性、小型动力这些基础打牢。以后再说别的。”
小满这回彻底明白了,她点点头:“怪不得你非要单独弄个厂子。不过你这个思路不应该直接给华高科么?”
“你觉得他们有工夫搞这个,这东西现在这个阶段对他们来说还不如玩具。”何雨柱失笑。
“那倒是,他们是搞真家伙的。”
“呵呵,真家伙.”
“算了,不问了,听你的语气,将来可能有事了不得的东西。”
“或许吧。”何雨柱给了个莫能两可的回答。
几天后,由李成儒牵头,集团人力资源、财务、法务、技术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进驻了津门翔飞玩具厂。
第一件事,就是召开全厂职工大会。
消息传开,在家待岗的工人们怀着忐忑和期待的心情,从四面八方赶回厂里。
空旷的厂区难得地有了些人气,三三两两聚在厂区大院,议论纷纷。
“听说新东家是黄河集团!那可是大公司!”
“大公司是好,可咱们这破厂,人家看得上吗?会不会直接把地皮卖了,把咱们都打发了?”
“唉,难说啊,这年头,工作不好找。”
“.”
大会就在大院举行,厂子里没有礼堂,也没有那么大的会议室,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刘建明厂长坐在第一排,更是坐立难安。
李成儒代表集团上台,没有多余的客套,开门见山:“各位工友,大家好。我是黄河集团津门分公司的负责人李成儒。集团已经正式完成对翔飞厂的收购。今天这个会,就是要告诉大家,厂子,不会卖!而且,集团将投入资金和技术,对工厂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低低的议论声和不敢置信的吸气声。
李成儒抬手压了压,继续道:“新的工厂,将更名为‘黄河精模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不再是过去的低端遥控玩具,而是转向高精度、高附加值的动态比例模型。”
“那是什么?”
“对啊,我们不做玩具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