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亡羊补牢(2 / 2)
周爱民甚至觉得,只要说明白一点,肯定能够找到对方的软肋。
杨慧聪微微一笑,放下茶杯,言辞恭敬却直指核心:“周省长,感谢省里和天水市的热情接待。直观感受嘛……恕我直言,天水底蕴深厚,但开发思路,似乎还停留在上一个周期。”
“哦?”周爱民眉梢微动,身体稍稍前倾,“具体说说。”
杨慧聪的表现,说明他对天水市已经有了很大的不满。
周爱民都觉得奇怪,本来吴越就不是做乡村振兴这一块的。
杨慧聪想要花钱,也不至于这么直接。应该是有什么自己的思路。
杨慧聪说道:“比如文旅Ip的打造。各地都在搞,但天水给我的感觉是,有点‘随大流’。弄个龙舟以及早茶,搞几场灯光秀,热热闹闹,流量来了,但钱留下不多,人走了也就忘了。
这就像……放了一场昂贵的烟花。我们商会更看重的是,如何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变成能持续产出的‘活水’,而不仅仅是‘过路水’。关于这一点,天水市似乎有些无动于衷。”
经过对方的想法,显然早就已经对天水市垂涎欲滴了。
只不过,最后关头还是缺了一些。
杨慧聪轻轻摇头:“周省长,流量是油门,但方向和底盘更重要。我注意到,天水市之前似乎有一位领导,对此有不同见解。他在内部讨论时提到,文旅的核心不是天水市的重要项目。要算‘长远的经济账’和‘无形的财富账’。可惜,这次我没能听到他的当面指教。”
杨慧聪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周爱民立刻捕捉到了这个信息,眼神锐利了几分:“你说的这位领导是?”
在场之中,为什么周爱民敢于直接过来,显然他并没有将短暂的分歧,联系到了一起。
杨慧聪顿了顿,看着周爱民若有所思的表情,补充道:“相比之下,一些急于求成、追求表面数据的做法,反而让我们担心投资的可持续性。毕竟,我们不想看到投入巨资后,只是又多了一个同质化的‘网红打卡点’。”
杨慧聪并没有提到李默,但是每一句话,显然都是在针对某一个人。
周爱民沉默片刻,再开口时,语气已然不同:“慧聪同志,你的意见非常中肯,也很有价值。看来,我们对一些干部的认识,还需要更深入、更全面。”
直到周爱民当面表现出态度之后,杨慧聪这才缓缓开口。
“我这里有个方案,乃是我与天水市李默,曾经讨论过的方案。本以为这样的方案,应该能够顺理成章通过,我也好顺势过来,将这个事情做好。
谁能够想到,李默同志的方案直接就无法通过市府会议。我现在充分怀疑,天水市的投资前景,远远没有我所想的那样。如果真的不行,我现在趁着投资没有落下去就离开,还是非常安全的。”
图穷匕见,杨慧聪这番话,完全是能够理解的。
周爱民是做梦都没有想到,吴越商会这一次过来,完全就是冲着李默去的。
不过杨慧聪谈到了李默曾经跟他说的理念,确实一听就是李默的风格。
周爱民闻言,立刻说道:“杨理事您放心,我现在就问问,这位李默同志在哪里。而且他既然能够提出这样的好方式,我作为副省长也会对此高度重视。
今天下午,分管农村农业的艾省长也会过来,到时候咱们一起坐一坐。我相信,到时候安北这边展现的态度,肯定能够让你这位贵客,感到宾至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