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雨夜血案:三轮车夫的失控杀机(2 / 2)
而在三轮车被盗后的时间段里,监控画面显示,嫌疑人竟然开着偷来的车在街头正常营运,拉了好几单生意。
“他明明预谋犯罪,却为什么对之前的乘客下手?尤其是有一名单身女性乘客,作案条件更好,他却放过了?”这个疑问让侦查员百思不得其解。
随着追踪的深入,嫌疑人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监控画面中,他总是刻意回避摄像头,专挑小巷弄堂穿行,逃跑时一路小跑,体态年轻,留着长发。
在一家店铺门前的监控探头下,嫌疑人的身影被清晰拍下,专案组判断他年龄在18至28岁之间。
追踪到一个广场附近时,嫌疑人突然消失了。民警扩大搜索范围,终于发现他穿过广场,奔向一辆停在路边的电瓶车。
他迅速穿上雨披,发动车子疾驰而去,电瓶车没有开灯,显然是在刻意躲避侦查。幸运的是,监控拍到了电瓶车的防盗牌照——这是长兴县为便于管理专门颁发的,说明嫌疑人大概率在长兴县落脚。
顺着电瓶车的行驶轨迹,民警追踪到了路会大桥一侧的桥西村,嫌疑人的身影在这里彻底消失。
桥西村位于城乡结合部,出租屋密集,外来人口众多,一侧紧邻运河,地形封闭。“他肯定躲在村里。”专案组当即展开地毯式排查,重点排查符合年龄、体貌特征的男性外来人员。
排查过程中,有村民反映:“村里有个安徽来的年轻人,身高一米七左右,留着长头发,大概半个月前还见过他穿绿色T恤,和监控里的人很像。”村民还说,这个人是村里一名安徽籍租客的弟弟,前不久来长兴投奔姐姐。
侦查员立刻赶往该租客的住处,却发现人去楼空——嫌疑人已经逃跑了。通过身份核查,专案组很快确认,嫌疑人名叫徐宝,25岁,安徽省涡阳县人。
抓捕大网迅速铺开。民警追踪到南京汽车站,发现徐宝已经乘坐客车离开。“他大概率会回老家,或者去妻子的云南老家躲避。”专案组判断。
然而,在安徽涡阳蹲守的民警并未发现徐宝的踪迹,反而发现他的妻子于5月13日突然失联。
线索指向了云南——徐宝的妻子是云南人,昆明是必经之地。5月13日晚上,长兴县刑警大队大队长张春祥带领六名侦查员,搭乘南京前往昆明的最后一个航班赶赴当地。
凌晨一点,抓捕组抵达昆明,得知徐宝的妻子登记入住了官渡区一家旅馆,同行的还有一名“男性亲属”。
“登记信息显示是她和哥哥,但兄妹俩同住一个房间不合常理。”抓捕组立刻联系旅馆老板,通过照片辨认,确认房间里的男子正是徐宝——他冒用了妻子哥哥的身份。
为确保万无一失,抓捕组请当地警方协助,以查房为由实施抓捕。“派出所查房,配合一下!”民警敲开房门的瞬间,房间里的男子脸色骤变,眼神躲闪。
当民警问起他的籍贯时,他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民警上前一把按住他的肩膀,核对相貌后确认:“就是徐宝!”
戴上手铐的那一刻,徐宝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种解脱的神情。面对侦查员的讯问,他没有过多抵抗,一五一十地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徐宝的人生,原本有着朴素的愿望。2009年,儿子出生后,为了扛起家庭的重担,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一技之长的他从安徽老家来到长兴,成为一名人力三轮车夫。
每天起早贪黑地蹬车,风吹日晒,五个月下来却没攒下多少钱。他不甘心,回到老家学了开挖掘机的技术,2012年4月,满怀希望地再次来到长兴,想找一份高薪工作。
然而,现实给了他沉重一击。“老板们都要四五年经验的老师傅,我只学了一年多,没人愿意要。”十几天过去,工作毫无着落,徐宝随身携带的一千多元盘缠也在网吧和游戏厅里挥霍一空。
“打游戏机把钱全输光了,不好意思跟姐姐开口,也没脸回老家见老婆孩子。”
2012年5月7日,身无分文的徐宝连第二天的早饭钱都没有了。走投无路之下,一个邪恶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滋生:抢劫。
“当时就想抢几百块钱,够回家的路费就行。”他想到了自己曾经蹬过的三轮车,觉得用三轮车拉客到偏僻路段抢劫,不容易被发现。
当晚,徐宝溜到豆角村,轻易偷走了老张停在院门口的三轮车。为了壮胆,他在一个菜市场随手拿起一把卖鱼摊贩的菜刀,藏在身上。
雨越下越大,街头行人渐少,徐宝骑着偷来的三轮车四处游荡,寻找作案目标。
期间,他拉了几名乘客,其中不乏单身女性。“看到她们,我也犹豫过,想到家里的老婆孩子,觉得为了几百块钱犯罪不值得。”乘客们的客气与友好,让他心中的善念曾有过片刻的复苏,他甚至正常收取了车费,挣了四五十块钱。
凌晨三点多,徐宝打算把三轮车送回原处,天亮后就回老家。就在这时,两名年轻人从蜀香楼火锅店走了出来,正是18岁的受害者。
“他们说要去长海路的一家浴室,问我多少钱,我说下雨天路远,十块钱,他们讨价还价到五块。”徐宝回忆,当时他只想做最后一单生意就收手。
然而,两名受害者喝了酒,始终说不清楚具体地址。徐宝拉着他们在街头来回转悠了近半个小时,还是没能找到目的地。“我想问问其他出租车司机,他们还不愿意,开始骂骂咧咧。”徐宝说,自己当时又累又急,身上只剩五块钱,满心委屈。
在一个路口,徐宝骑车误入死胡同,折返后停车和两人理论,双方发生激烈争吵。“他们说我是垃圾,像狗一样,那个男的还推了我一把,女的也跟着骂。”长期积压的挫败感、身无分文的窘迫感,再加上此刻的辱骂,瞬间冲垮了徐宝的理智。
“我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想,就掏出了菜刀。”徐宝红着眼睛,朝着两名受害者疯狂砍去。
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车斗,也染红了他的双手。作案后,他慌乱地擦掉手上的血迹,骑着电瓶车逃离现场,一路奔往桥西村的姐姐家,随后连夜潜逃。
徐宝原本以为,抢劫几百块钱就能解决燃眉之急,却没想到一时的冲动和贪欲,酿成了两条年轻生命的逝去,也毁掉了自己的家庭。
他曾感受到过陌生人的善意,也曾有过对未来的憧憬,却最终被心魔吞噬,走上了不归路。
这场雨夜血案,终究以正义的降临画上句号。徐宝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两个年轻生命的逝去,也给两个家庭带来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
它警示世人:一时的贪念、片刻的冲动,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唯有坚守底线、克制欲望,才能守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