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朱祁镇(6)准备亲征(1 / 2)
听着李今越的讲述,朱棣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血压直冲头顶。
如果不是李今越正握着方向盘,他恐怕真会失态的抓住对方的肩膀用力摇晃。
“特么的!这孽障!他要亲征,带着这么多文官干什么!还有!张辅呢!他为什么不管管!他就这么看着,任由着孽障胡来吗?!”
朱棣的质问在车厢内回荡,充满了愤怒与不解。
李今越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表情:“那不然呢,Judy陛下,您知不知道朱祁镇是怎么对人家张辅的?”
朱棣心头猛的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声音都压低了几分:“今越……你这是何意?莫不是这孽障做了什么对不起张辅之事?”
李今越轻轻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还记得我之前所说的吗?在张太皇太后以及‘三杨’内阁相继离世后,深得朱祁镇宠信的宦官王振逐渐控制朝政大局。”
“俗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此刻明朝内部的权力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动,勋贵内部出现了分歧。大部队人以成国公朱勇为首,逢迎讨好王振的,就重新获得了重用。而像以英国公为主,不愿意放下身段巴结王振的,自然就逐渐被边缘化了。”
“可如果只是如此倒也罢了,但由于张辅拒绝向王振靠拢,他还遭到了宦官们的羞辱。”
朱棣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什么!这是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今越闻言,语调平缓的叙述起来:“正统十二年,王振手下的一名太监喜宁,企图侵占张辅的田宅,张辅不从,喜宁便派人去拆毁张辅家佃户的宅院,还打死了一名孕妇,一尸两命。”
车厢内的空气瞬间降至冰点。
朱棣只觉得一股血气直冲头顶,眼前阵阵发黑,哪怕心中已经有预感,可他还是一字一句的问道:“那…然后呢?朱祁镇……如何处置的?”
“处置?”李今越嗤笑一声,无语的说道:“哪有什么处置?朱祁镇最后,直接就赦免了喜宁。”
“特么的!”朱棣一拳砸在自己的膝盖上,青筋暴起,“这朱祁镇!究竟是怎么办事的!这!这不是让功勋老臣寒心吗?!”
“可不是寒心嘛,”李今越挑了挑眉,“寒心还不算呢,人朱祁镇最后还把人给害死了呢。”
朱棣闻言,猛的闭上了嘴,他忽然想起了李今越最开始提到的那个“受害者名单”,瞬间就明白了其中含义。他顿时就泄了气,无尽的疲惫和失望涌上心头,不知该说什么好,最后,只能疲惫的摆了摆手,示意李今越继续说下去。
李今越点了点头,将话题拉回了战场。
“而就在朱祁镇不顾满朝文武劝阻,执意要御驾亲征的时候,七月十五日,大同守军主力也和也先在阳和会战。宋英、朱冕、郭敬、石亨这四个人里面,大概也只有石亨能和也先掰掰手腕了。本来就是石亨一带三,可结果王振的嫡系郭敬胡乱指挥,导致明军‘师无纪律,全军溃败’。宋英、朱冕战死,石亨、郭敬侥幸生还,退回大同。也先就此拿下阳和卫,突破了长城。”(这就是为什么也先能进入长城的原因。)
“而就在同一天,在被阿剌知院率部围困三日,军中断水的情况下,马营堡守将杨俊弃城而逃。至于他为什么逃跑,自然是因为此刻他的手上只有七八百人,再不跑就只能等死了。随后,阿剌知院继续南下,攻占云州堡。这也产生了连锁反应,马营和云州的陷落,让其他各堡的守将们惊恐万分,竟然出现了多名将领不战而逃的景象,这直接导致宣府东北角变成了空虚无守之地。”
听到这番话,朱棣的脸色已经差到了极点。
特么的!大明的武备怎么会!怎么会糜烂成这副样子!跟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大明!
李今越没有理会朱棣的表情,只是继续说道:“而这一片防区,肯定是归宣府总兵杨洪管的,按理说,此刻的他就算不派出援军,也应该第一时间上报朝廷对吧。”
朱棣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是自然。这些地方丢了,可蒙古人毕竟是游牧民族,多半抢些东西就会撤走,况且,哪怕是地方真丢了,那之后再打回来便是。但怎么丢的,什么原因丢的,你总得上报朝廷吧!
李今越却笑了笑:“但杨洪没有。”
朱棣眉头立刻拧成了一个疙瘩:“为何?!”
“因为当时带头逃跑的杨俊,是他的亲儿子。按军法,杨俊逃跑哪怕情有可原,那也得把头砍了,更何况他的逃跑还造成了连锁反应,导致多地守将不战而逃。所以,杨洪选择了瞒报,先把这件事压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