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按部就班(2 / 2)
就在大家努力学习养鸡知识的同时,第三批的4000只雏鸡在鸡饲料问题顺利解决、塑料大棚成功改造后,被运回了养鸡场。
这一次,养鸡场要同时饲养7000只鸡,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原来的那种偶尔去看看情况、喂一喂饲料和水的饲养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现在的规模了,现在需要在养鸡场全天留守,时刻关注鸡的动态,确保它们健康成长。
每天搅拌700公斤的鸡饲料成了最繁重的工作之一。
陆卫民和阿泽、阿崴一起,在饲料加工房里忙碌着。
他们将各种原料按照比例称好,靠着手动搅拌的方式,将饲料均匀地搅拌在一起。
搅拌好的饲料需要及时运送到鸡舍,确保鸡能够按时吃到饲料。
为了高效地完成这些任务,陆卫民和阿泽、阿崴商量后,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他们三人负责白天养鸡的活儿,按照定好的时间表,准时给鸡喂饲料和清水,清理鸡舍,观察鸡的健康状况。
而大哥则主动承担了夜晚守夜的活儿,他会在养鸡场里巡逻,检查鸡舍的安全情况,防止有外人入侵或其他意外发生。
由于养鸡场的工作实在太忙,家里的农活儿就只能交给二姐她们这些女人负责了。
二姐她们虽然也有些辛苦,但看到养鸡场的发展前景,都毫无怨言。
另外阿泽和阿崴家里,因为看到养鸡这么能赚钱,也开始理解并支持他们,减少了他们帮家里干的农活儿,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养鸡场的工作中。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养鸡场虽然忙碌,但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随着各项事务逐渐步入有条不紊的正轨,时光悄然流转,转眼间便来到了七月底。
此时,养殖场里第三批雏鸡已褪去了初来乍到的稚嫩模样,身形稍显壮硕,日常照料起来也轻松许多,陆卫民他们忙碌节奏随之慢了下来。
不过,与国营饭店的供货合作始终稳稳推进,未曾中断。
陆卫民依旧承担着到村里收购活鸡的任务,但和以往不同的是,凭借着长期合作积累下的良好信誉,他已然成了乡亲们眼中靠谱的老主顾。
如今,他无需再像从前那样四处奔波、挨家挨户地询问,只需大致记着各家鸡的出栏时间,按部就班地上门收购即可。
另一边,阿崴也延续着往日的作息,每天凌晨便带着弟弟妹妹们投入杀鸡的工作中。
待到天色微明,大哥便趁着去水泥厂上班的间隙,将处理好的鸡准时送到国营饭店。
这一家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在平淡又充实的生活里,把养鸡活儿经营得有声有色。
…………
在七月的最后一天,空气中弥漫着夏日特有的燥热气息。
整天陆卫民把养鸡场的一应事务一股脑儿地扔给了阿泽和阿崴,随后便麻溜地跟着媳妇李艺清,踏上了回她娘家的路。
说起这次回娘家,那可是有正事儿。
原来,上一次岳父李锋去外地推销大缸,顺道到他们家做客时,就提了一嘴,让他们七月底务必回去一趟,要给岳母过五十岁生日。
这生日可是个大日子,一家人自然得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
陆卫民骑着三轮自行车,载着李艺清,在乡间的小路上缓缓前行。
车轮滚滚,扬起一阵阵尘土。
他一边骑着车,一边回过头,朝着坐在后座的李艺清问道:“爸他们的大缸厂发展得咋样了?”
陆卫民这些日子一门心思扑在养鸡场上,对于自己当初撺掇岳父承包大缸厂的事儿,还真有些疏忽了。
不过,李艺清前段时间倒是回过一趟娘家,主要是给娘家送些他们养鸡场的鸡。
李艺清坐在后座,微风轻轻拂过她的发丝,她笑着说道:“还行吧,现在爸已经不做大缸了,专门负责做销售,到处推销他们的大缸。听说卖出去挺多的呢。”
听到这话,陆卫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算是落了地。
他当初开了个口子,结果自己就撒手不管了,心里还真有些过意不去。
他笑着说道:“发展得好就行。”
李艺清见状,轻轻拍了一下自家男人的后背,装着生气的样子说道:“上次我回去听妈说了,她有些生气你干嘛要撺掇爸承包大缸厂,本来就年纪大了,现在东奔西跑,家都很少回了。”
陆卫民听了,只是笑了笑,说道:“我想起一句话叫作‘再不疯狂就老了’,爸现在才五十五岁,也不算太老,机会摆在面前,就这么放弃就可惜了。”
李艺清歪着嘴,佯装不满地说道:“歪理。”
陆卫民听了,也不恼,只是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其实,他心里清楚得很,上一世自己的岳父李锋可是相当长寿,并且身体很硬朗,就是他重生回来的那时候人都还健在呢!
所以说,岳父这个年纪去发展自己的事业,并不算晚,正是时候。
说不定,这大缸厂在岳父的经营下,还能闯出一片新天地呢!
三轮自行车在乡间小路上继续前行,车上的两人有说有笑,憧憬着回娘家后的热闹场景,也期待着岳父的大缸厂能越来越好。
当陆卫民和李艺清到了娘家时,看到进进出出的不少人。
上一世岳母因为女儿李艺清刚刚伤好出院,所以就没有办自己的五十岁大寿。
今天看这阵仗,想来是搞得挺隆重的。
当陆卫民和李艺清在中午前回到了娘家时,看到了院门口进进出出的不少人,厨房上空是炊烟袅袅。
上一世岳母因为女儿李艺清刚刚伤好出院,所以就没有办自己的五十岁大寿。
今天看这阵仗,想来是搞得挺隆重的。
院子里,几张大圆桌依次排开,上面铺着崭新的红色桌布,而来参加大寿的亲朋好友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笑风生,热闹非凡。
陆卫民和李艺清刚一进门,就引来了亲戚朋友的目光。
李艺清的大嫂子眼尖,第一个看到了他们,热情地迎了上来:“哎呀,阿民和阿清回来啦,快进来快进来,妈就久等你们了呢!”
说着,便拉着李艺清的手,将她往屋里带。
陆卫民跟在后面,脸上挂着礼貌的笑容,和认识的亲戚们一一打着招呼。
刚走进客厅,就看到岳母穿着一身崭新的新衣,精神矍铄地坐在沙发上,正和几个老姐妹聊着天。
看到女儿女婿回来,岳母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站起身来,快步走到他们面前。
“妈!”陆卫民和李艺清异口同声地叫道,同时将手中的礼物递给了岳母。
除了一些补品礼物外,陆卫民他们还拿了他们自己养的三只鸡回来。
大嫂帮着接过了礼物,而岳母笑得合不拢嘴,拉着女儿女婿的手说:“回来就好,你们能回来,妈就高兴。”
这时,李艺清的大哥也从厨房里走了出来,笑着说:“阿民,阿清,你们可算回来了,快坐下歇会儿,一会儿就开席了。”
于是,在开席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起了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