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回1980:发家从小山村开始 > 第222章 出主意

第222章 出主意(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大舅哥李勇皱着眉头,附和道:“妈说得对,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不过卫阿民啊,你这养鸡场办得这么大,肯定也遇到过不少类似的事儿吧?”

他原本是想找妹夫问问他们是怎么把养鸡场发展到这样大的规模的,想学习学习,结果还没来得及开口,话题就被引到了大缸厂上。

陆卫民笑了笑,说道:“大哥,你说得没错。养鸡场发展起来后,也有不少麻烦。来养鸡场买鸡的乡亲们太多了,又都是乡里乡亲的,不卖给他们又不行。

不过这些都没什么,用心去应对,总能找到解决办法的。”

岳父李锋拍了拍陆卫民的肩膀,说道:“阿民啊,你说得对。咱们做事业,就得有这种不怕麻烦、勇往直前的精神。

趁着有时间,大缸厂后面的发展方向,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你脑子活,点子多,看看能不能给大缸厂再出出主意。”

说着,就把陆卫民拉到了身边,两人开始认真地讨论起大缸厂未来的发展规划,很快客厅里回荡着他们热烈的讨论声。

岳父李锋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他主要是想让女婿陆卫民帮忙出出主意,首先是想知道有什么办法解决未来公社把大缸厂收回来的可能。

毕竟,大缸厂凝聚着他们这么多人的心血和努力,要是真被公社收回去,那之前的努力可就都白费了。

陆卫民看出了岳父的担忧,他坐直了身子,神情认真地跟岳父说道:“爸,这事好解决。如果公社真的打算把大缸厂收回来,那收就收了,你们自己出来单干就行。

现在咱们手里有钱,这一年大缸厂赚的钱,足够作为启动资金。你们现在是有经验、有技术,出来单干也不是不行!”

岳父李锋听到要他们出来单干,心中不禁有些担忧。

他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说道:“阿民,这样能行吗?毕竟公社的厂子有政策支持,咱们自己出来单干,会不会有问题?而且这政策说变就变,万一以后又不允许私营企业了,那咱们可怎么办?”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确定,毕竟他一辈子都在公社的厂子里工作,对这种自主创业的事情心里没底。

陆卫民理解岳父的担忧,耐心地解释道:“爸,你放心,现在国家已经出台了政策,私营企业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咱们守好政策的线,不违法违规,就没有问题。

现在国家鼓励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咱们响应国家号召,自己出来创业,不仅能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报纸,指着上面关于私营经济发展的报道给岳父看,“你看,这上面都说了,国家大力支持私营企业的发展,还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呢。”

李锋接过报纸,仔细地看了起来,脸上的担忧渐渐消散。

他抬起头,看着陆卫民,说道:“阿民,还是你见识广,懂得多。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踏实多了。

要是真有那么一天,就出来单干,我就不信,凭咱们的努力,还干不出一番事业来!”

陆卫民笑着点点头,说道:“爸,你就放心吧。即使真的出来单干,肯定能把大缸厂办得比现在还好。”

然而,李锋的脸上却带着一丝凝重,他心里装着两件重要的事,除了之前担忧公社收回大缸厂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问女婿陆卫民,那就是今年大缸厂的路要怎么走。

去年,为了推销大缸厂的产品,李锋四处奔波,足迹遍布周边的大小城镇。

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地见识到了大缸的局限。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用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精细化,大缸这种传统且笨重的容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减弱。

李锋心里清楚,即便现在大缸厂发展得还算不错,订单不断,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但过几年,大缸厂肯定会慢慢走下坡路。

自从走上承包大缸厂这条路之后,李锋就一心想着把大缸厂搞好。

所以,他特别想知道如果大缸真的不行了,大缸厂该怎么办。

他不想看到自己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更不想让厂里的工人们失去工作。

其实,这事陆卫民早就想好了。

他看着岳父那充满期待和担忧的眼神,清了清嗓子,认真地说道:“爸,我觉得咱们肯定不能在大缸上面一条路走到底了,肯定需要转型。

现在市场变化太快了,大缸的市场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小,咱们得未雨绸缪。”

李锋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认同,说道:“阿民,你说得对,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转。你有什么想法,快跟我说说。”

陆卫民思索了片刻,说道:“我想到了几个产业。其中之一就是转型生产瓷器,像碗碟盘子这些。瓷器和咱们现在生产的大缸其实有一定的关联性,都属于陶瓷制品,生产工艺也有相通之处。而且瓷器的市场需求比较大,但是家庭日常使用,都需要大量的瓷器。

大缸厂转型生产瓷器,还是行得通的!”

李锋眼睛一亮,说道:“听起来不错,瓷器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那还有别的吗?”

陆卫民接着说道:“还有一个就是转型升级成塑料制品厂,生产塑料桶之类的容器。

塑料制品现在越来越受欢迎,它轻便、耐用、价格实惠,而且用途广泛。

咱们可以利用大缸厂现有的销售渠道,把塑料制品推广出去。

毕竟咱们之前和大缸的客户都有一定的合作关系,如果他们对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都比较认可,转型后也是能继续合作的。”

李锋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这两个转型方向各有利弊。生产瓷器,虽然有技术基础,但市场竞争也很激烈,而且瓷器的生产对工艺要求比较高,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进行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而生产塑料制品,虽然市场需求大,但塑料制品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可能会有更多的竞争对手涌入,而且还有就是他们打大缸厂没有接触过的这个问题,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陆卫民看出了岳父的顾虑,说道:“爸,这两个是目前我能想到的最优的转型方案了。

当然,这会儿离大缸走下坡路还有几年时间,市场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也不是专业的商人,不可能把所有的情况都想得周全。

咱们可以在这几年里,多做一些市场调研,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终的决定。”

岳父李锋对于女婿的提议很在意,他站起身来,拍了拍陆卫民的肩膀,说道:“阿民,你说得很有道理。

爸就拜托你,争取为大缸厂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陆卫民点点头,坚定地说道:“爸,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做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