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上门求购(1 / 2)
在县城里踢毽子开始掀起风潮之时,也就是三月三后的第三天。
这一天上午,陆卫民像往常一样,先上午在养鸡场里给雏鸡准备饲料,下午才会去合作社。
正当他在搅拌饲料时,突然听到外面有人扯着嗓子叫他的名字。那声音听起来有些急切。
因为鸡舍进出时要换衣服,尽量不让外面的病毒细菌进去,所以外人一律是被拦在外面。
听到有人叫自己,陆卫民放下手中的活儿,一脸疑惑地来到窗口。
然后他看到合作社的负责统计产品数量的张宏伟站在鸡舍外面,脸上带着焦急的神情。
“怎么了?”陆卫民隔着窗口问道。
“办公室来了一个人,说是县城供销社的负责人,要来找我们买毽子!”张宏伟看到陆卫民后,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回答道。
“供销社的来买我们的毽子?”陆卫民此刻是一脸懵,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因为他们的毽子就没有想要卖给供销社,主要是担心供销社会压价,而如果压得太低就没有什么利润了,所以目前只是跟卖货郎合作而已。
“对,那人就是这么说的。我们几个怕应对不好,所以赶紧来找你了。”张宏伟一脸无奈地说道。
陆卫民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点点头说道:“行,我这就过去。”
说完,他朝屋里喊了一声:“杨言,你过来接替我的活儿,我去合作社办公室一趟。”
不一会儿,正在打扫鸡舍的杨言走了出来。
陆卫民简单地交代了一下工作,然后换了外出的衣服和张宏伟一起朝合作社办公室走去。
一路上,他的心里充满了疑惑,不知道供销社的负责人为什么会找他们买毽子,难道说是三月三的那个踢毽子比赛让他们看到了商机?
带着疑惑陆卫民到了合作社办公室,然后就看到了供销社的负责人。
那人穿着一身整洁的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这会儿正坐在椅子上跟合作社里的人说话。他看到陆卫民进来,连忙站起身来,伸出手说道:“是陆卫民同志吧?你好,我是县供销社的负责人,杨利军。”
陆卫民赶忙上前,握住对方的手,礼貌地回应道:“您好您好,我就是陆卫民,欢迎杨主任大驾光临,有什么事尽管说。”
县级供销合作社的单位负责人通常称为“主任”当然如果供销社设有党组,主任通常同时担任党组书记,实行“党政一肩挑”。
据陆卫民了解到,他们县供销社目前就是“党政一肩挑”,陆卫民称呼杨利军为杨主任是对的。
杨主任微笑着说道:“陆同志,这次我来,是想和你们合作社采购一批毽子。要知道,现在县城里踢毽子的热潮这么火,我们供销社因为之前没有多少库存,很快就卖没有了,可是现在还是有很多的人来供销社买,于是我们也想抓住这个机会,引进一批毽子来销售。
我们打听到你们合作社就是生产毽子的,所以才会过来,想跟你们买一批。”
陆卫民听到踢毽子在县城过了,心中一喜,真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不过他的脸上还是保持着平静,没有任何高兴喜悦的样子,然后说道:“要买毽子啊?当然可以了,欢迎之至。就是不知道杨主任你们打算买多少?”
杨主任回答道:“我们打算先买3000个,如果卖得不错,后面再加购。至于价格方面我知道你们摆摊的时候卖2毛一个,而我们供销社给的价格是1毛5一个,觉得怎么样?”
陆卫民心中盘算着,1毛5的这个价格确实很有吸引力,而且3000个的单量也不小。
其实杨主任的价格跟陆卫民给的卖货郎是一样的价,那么每个毽子他们还能有7分钱的利润,3000个毽子能赚到210块钱。
陆卫民继续泼澜不惊的表情说道:“我看行,这不正好,我们现在仓库里有杨主任你要的数量,所以立刻交付,就是不知道杨主任你打算什么时候要了!”
“当然是越快越好了,这两天店里一直有人问有没有毽子卖。”杨主任笑着说道:“我可以让我们的采购人员下午过来拿,同时和你们一起把合同细节敲定下来,等合同签上后立刻就付款。”
就这样,合作社的第一笔大单就这样达成了,可以说是自己送上门来的。
当然这也离不开他们办的踢毽子比赛的贡献。
送走杨主任后,在办公室里的同伴们那是兴奋不已,因为这下合作社是真正的赚钱了。
“咱们不得赶紧把供销社要的毽子数出来啊!”一位同伴说道。
“是啊,人家下午就来拿了!”另一位同伴附和道。
陆卫民看着有些小紧张的同伴说道:“不用这么急,杨主任这不才刚走,要来拿毽子也要到下午,我们有大把时间来准备。”
经陆卫民的提醒,同伴们才意识到自己太过于紧张了。
见大家平静下来后,陆卫民拍了拍手说道:“好了,那就去叫人过来帮忙吧,争取在中午之前把毽子的数目数出来准备好,这样下午供销社的人过来后就可以直接装车了!”
在陆卫民下了指令后,大家伙立刻去叫人来干活了。
人都走了后,原本热闹的仓库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陆卫民一个人静静地站在仓库毽子堆前,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今天,杨主任风风火火地来到合作社,专门上门来买毽子,还一次性购买这么多的数量,都让陆卫民心里泛起了别样的涟漪,也让他有了其他一些前所未有的想法。
陆卫民当初办这个合作社的最初目的,是因为阿崴每天不辞辛劳地收集鸡毛鸡羽,看着那些羽毛无处使用,陆卫民觉得实在可惜想要利用起来。
同时,村里一直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大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想着,要是能把这些鸡毛鸡羽利用起来,做成产品,既能不浪费资源,又能给村里人找一条赚钱的路子。
所以,合作社就这么办起来了。
一开始,他压根就没想过要把合作社做大做强,只想着能维持下去,让村里人能多一份收入就行。
然而,今天杨主任买毽子这件事,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层层波澜。
他突然意识到,如今这年头,老百姓们的生活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艰难困苦了。
过去,大家每天都为了填饱肚子而发愁,哪有心思去想别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日子有了盼头,大家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想要找点乐子,享受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