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郑书记没有忘,一直都清楚(2 / 2)
郑仪是市委书记,自己是县委书记。
这种上下级之间的联姻,太敏感了!
会不会被外界解读为“政治联姻”?会不会影响到他和郑书记的声誉?甚至影响到临川的工作?
所以他从心底里认为这件事情不太可能成,至少不可能这么快、这么正式地提上日程。
他甚至想过,等郑浩在省城站稳脚跟,女儿也过去了,两家找个机会低调地吃顿饭,把婚事定了就算了。
谁承想……
郑书记竟然如此郑重其事!
而且是亲自登门提亲!
这释放出的信号,太强烈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郑书记压根就没在乎那些所谓的“政治敏感”!
意味着郑书记把他刘航,是真真正正地当成了“自己人”!是在用最传统、最郑重的方式,来表达对这门婚事的认可和对刘家的尊重!
一瞬间,刘航心中积压多日的阴霾、失落、不忿,似乎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喜讯”冲散了不少。
一股暖流夹杂着激动和一丝惭愧,涌上心头。
自己之前是不是太小人之心了?
郑书记如此胸怀,如此看重自己,自己还在那里患得患失,计较那些蝇头小利……
“刘书记?您那边……方便吗?”
电话那头,赵希言见刘航久久没有回应,又轻声问了一句。
“方便!方便!太方便了!”
刘航回过神来,连忙说道,声音甚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
“郑书记和夫人能来,是我们家的荣幸!我们随时都方便!”
“那就好。”
赵希言的语气也轻松了一些。
“郑书记的意思是,这件事尽量低调处理,就我们两家人坐下来,好好聊聊,把事情定下来。所以时间和具体安排上,还需要和您再确认一下细节。”
“没问题!没问题!一切都听郑书记和赵主任的安排!”
刘航此刻哪里还有半点县委书记的架子,完全是一副即将嫁女的准岳父心态。
“刘书记您太客气了。”
赵希言笑了笑,话锋却不着痕迹地一转,语气变得更加真诚。
“郑书记私下里也常跟我说,临川这次为试验区建设,付出了很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刘书记您顶着压力,割舍了不少利益,这份大局观和担当,郑书记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试验区是全市的大事,临川的牺牲和贡献,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郑书记说,市委不会忘记任何一位为明州发展做出努力的同志。”
这番话,说得极其巧妙。
它借“郑书记私下里常说”的口吻,既表达了郑仪对刘航工作的肯定和对其“割肉”付出的体谅,又点明了“市委不会忘记”这个关键信息。
如同春风化雨,瞬间滋润了刘航那颗因为“失势”而有些干涸的心。
“赵主任……请你一定转告郑书记!”
刘航的声音有些激动。
“我刘航……一定继续努力,全力配合市委的工作,配合好陈匣同志,把试验区的事情办好!绝不给郑书记丢脸!”
“刘书记的忠心和对工作的热情,郑书记一直都清楚。”
赵希言适可而止,没有再多说,而是将话题拉回到了提亲的具体安排上。
“关于周末的行程,我初步想了一下……”
他开始详细地向刘航说明时间、人员、以及为了低调处理需要注意的保密事项等等。
他的安排周到细致,考虑周全,既体现了对刘航一家的尊重,又最大程度地规避了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刘航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心中对这位新任市委书记秘书的评价,瞬间拔高了好几个层级。
这个赵希言,不简单!
非常不简单!
跟之前的周扬,完全是两种风格!
周扬能力很强,办事效率高,但给人的感觉是“公事公办”,带着一种属于市委书记秘书的、理所当然的距离感和冷峻感。
而这位赵希言,同样是办事,却能在看似平淡的沟通中,巧妙地传递领导的关怀,安抚下属的情绪,凝聚人心。
刚才那番关于“郑书记记在心里”、“市委不会忘记”的话,如果是周扬,是绝对不会说的。
周扬可能会直接传达郑书记关于提亲的指示,然后干脆利落地敲定细节,绝不会多一句“题外话”。
但赵希言这看似不经意的几句“题外话”,却恰恰说到了刘航的心坎里,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这不仅仅是情商高,这更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沟通艺术!
郑书记选中他,果然绝非偶然。
“赵主任,你考虑得太周到了!”
听完赵希言的安排,刘航由衷地赞叹。
“就按你说的办!家里这边,我和我爱人一定准备好,绝不让郑书记和夫人费心!”
“刘书记您太客气了,是我们打扰了。”
赵希言谦逊地说。
“那我们就周末见。”
“好!周末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