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大寨连营(2 / 2)
其军士的战技,训练,配合,可以说是到了巅峰的时候,而劣势,便在于中原之地,连年征战,即便是朱温这个人,在天下藩镇中算是擅于种田的人,在如此之大的消耗中,其治下的钱粮,还是捉襟见肘。
所以,朱温只能避免长久征战,力求短时间结束战争,而这,也是朱温在连续两次击溃朱瑄大军后,围攻了郓州,兖州一段时间后,便拔营撤军。
虽然有其他战略形势的因素影响,但究其根本,还是中原的钱粮撑不住长久围城的消耗。
所以当年,陈从进在魏州围城大半年的时间,朱温嘴上是嘲笑陈从进只会打呆仗,但是内心中,还是很羡慕幽州的钱粮,能维持大军围城那么久。
一支军队,如果一直待在驻地里,那么粮食的损耗是比较小的,就算战争时,体力消耗大,吃的多,但那只能算是小头,真正的大头,是为了维持前方战线,要从后方数百里外,一路运输而来的损耗。
毕竟,征召民夫,这些民夫又不是铁人,他们也是要吃粮的。
景福元年,九月初七,汴军于寨外列阵,第一波试探性的进攻,正式宣告黎阳攻防战的开始。
负责指挥的是汴军大将邓季筠,汴军不愧是久经战阵之卒,虽说汴军野战打的多,但是这种攻寨的战事,汴军也不是雏鸟。
汴兵持盾上前,阻拦城上的箭矢,随后在鹿角套上绳索,在盾阵中,用力拉拽,把鹿角拖倒,打开通道。
然后又用木板试图填出沟道来,虽然还是有些伤亡,但在有技术的汴兵手上,伤亡率是极低的。
这种情况下,要是换成没经验的州兵,或是新兵,那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伤亡,所以,经验吩丰富的老卒,才是战争中最宝贵的人才。
这一座营寨,防守的是选锋军史嗣本,选锋军一万人,分布在五座营寨中,每座营寨,皆设有通道,高文集将部下按区域,各自防守一方。
在填出数条通道后,汴军带着十余架飞梯,直接越过壕沟,架上了寨墙。
倒不是说汴军不懂的造更多的器械,一方面是朱温急切的想要攻下黎阳,击溃高文集,而另一方面,便是黎阳附近基本没什么大木了。
想要大木头,还得去太行山上砍,这么一来一回的,短时间内肯定造不出来,而朱温已经派了民夫去砍伐了,但就目前而言,造出大批量的梯子,已经是汴军最优的选择。
对于这些梯子,汴军也是进行了加固,而且在架上寨墙后,可以将数架梯子合并在一起,增加牢固性,也能有效防止寨墙上的守军,将梯子推下来。
邓季筠发了狠,一开战,就是全力以赴,一时间,寨墙上下,箭矢横飞,而在梯子上墙后,墙头上,石块是一刻不停的往下扔。
甚至,在汴军即将上墙的一瞬间,从寨墙上还倒下了一大缸沸水,直烫的汴军士卒惨叫的跌落梯子。
论杀伤力,金汁肯定是比沸水强多了,不过,沸水的杀伤力也很强,劈头盖脸的一顿浇,那也是能烫的皮开肉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