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弥补遗憾(1 / 2)
四月十日,宣城内外春意渐浓,但汉军大营内却是一派比春日更炽热的气氛。中军大帐之内,灯火通明,酒肉飘香,汉王刘璟亲自设宴,款待新近归顺的南梁将领柳仲礼、胡龙牙以及被“裹挟”而来的陈昕。帐内汉军诸将济济一堂,觥筹交错,人声鼎沸。
柳仲礼与胡龙牙皆是官场老手,深谙人情世故,此刻更是使出浑身解数,长袖善舞,脸上堆满谦逊又热情的笑容,频频举杯向在座的汉军文官、将领们敬酒。从先锋高昂到副将赵贵、蔡佑,从沉稳的陆法和到豪爽的窦毅,他们一个不落,言辞恳切,姿态放得极低,口中满是“久仰大名”、“今后同殿为臣,还望多多提携”之类的客套话。气氛被烘托得十分热烈,仿佛他们本就是汉军的一员。
然而,与这热闹格格不入的,是独自坐在角落案几后的陈昕。他紧绷着脸,嘴唇抿成一条直线,眼神中充满了愤懑、屈辱和一丝茫然,对眼前的美酒佳肴视若无睹,更别提主动与人交谈了。他就像一座沉默的孤岛,被喧嚣的浪潮包围着。
柳仲礼一边与身旁的侯安都谈笑风生,一边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闷闷不乐的陈昕,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得意。
当他得知七万汉军直扑建康的消息时,就立刻意识到南梁这座破船即将沉没。他与胡龙牙一拍即合,决定改换门庭。但他深知,空手投靠,分量终究轻了些。于是,他想到了已故上司、名将陈庆之的儿子陈昕。刘璟与陈庆之英雄相惜,天下皆知。若能“带上”陈昕一同归顺,无疑是给汉王送上了一份分量极重、又投其所好的“晋见之礼”。
而且,凭着汉王对陈庆之的敬重,陈昕未来在汉国前途必然光明,他柳仲礼这也算间接报答了老上司陈庆之当年的提携之恩了——至少,在他自己的逻辑里,是这么完美自洽的。
就在这时,已经喝得满面红光、步履略显蹒跚的高昂,端着一个硕大的酒杯,摇摇晃晃地来到了陈昕的案前。他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年轻人,大着舌头,声音洪亮地说道:“嘿!那小子!陈……陈昕是吧?来,起来,跟你高叔叔我喝一杯!以后就是自家人了!”
陈昕对被迫投降一事本就心怀抗拒,见高昂这般粗豪的做派,更是心生抵触。他强压着不快,生硬地婉拒道:“高将军见谅,在下……不善饮酒。”
“不善饮酒?”高昂把眼一瞪,他本就是混不吝的性子,又带着七八分醉意,哪里管这些?他伸出蒲扇般的大手,一把将陈昕从席位上拽了起来,另一只手举起酒杯就往陈昕嘴边凑,“小子,别不给面子!这可是你爹当年喝了都夸好的‘陇山醉’!烈得很!老子特意从陇西带了两瓶过来,一般人我还不给他喝呢!来,尝尝!”说着,不由分说,几乎是半强迫地将那杯清澈烈酒给陈昕灌了下去。
陈昕第一次喝如此辛辣的高度酒,只觉得一股火线从喉咙直烧到胃里,呛得他连连咳嗽,眼泪都飙了出来,整张脸瞬间涨得通红。
高昂见状,非但没有歉意,反而拍着大腿哈哈大笑:“哈哈哈!怎么样?够劲儿吧?跟你爹当年一个德行,第一口也呛得够呛!”
然而,奇怪的是,这一杯烈酒下肚,那股灼烧感过后,陈昕心头的郁结之气仿佛被冲散了一些,一直紧绷的神经也松弛了不少。他鬼使神差地又自己倒了几杯,接连灌了下去。酒精开始发挥作用,血液加速流动,一股莫名的勇气和冲动涌上头顶。
他猛地站起身,脚步有些虚浮地径直走到正在与胡僧佑谈笑的柳仲礼面前,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指着柳仲礼的鼻子,大声斥责道:“柳仲礼!你……你这个骗子!!无耻小人!!”
帐内的喧闹声瞬间低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陈昕借着酒意,不管不顾地继续吼道:“你自己贪生怕死,想要投降汉国,那是你的事!为何……为何还要拿什么大道理来诓骗于我?!还逼着我跟你一起投降!你……你对得起我父亲生前对你的信任和提携吗?!你对得起‘朋友’二字吗?!”他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带着浓浓的委屈和愤怒。
场面顿时变得极其尴尬。若是换了脸皮薄些的人,被当众如此揭短斥责,恐怕早已无地自容。但柳仲礼是何许人也?宦海沉浮多年,早已练就了一身金刚不坏的脸皮和随机应变的急智。
只见柳仲礼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痛无比、甚至带着几分委屈的表情,他用力一拍大腿,声音带着哽咽说道:“贤侄!我……我柳仲礼一片苦心,天地可鉴啊!你怎能如此误解于我?!”他一边说,一边用恳求理解的目光扫过在场的黄法氍、胡僧佑等原梁军将领。
黄法氍、胡僧佑被他看得一愣,下意识地微微点头,心里却在嘀咕:“陈公临终前……托付我们一起照顾他儿子了吗?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吧?年头太久,记不清了……”柳仲礼要的就是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