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岭南风云(四)(2 / 2)
俚僚联军中号角长鸣,战鼓擂响!数以千计的俚僚战士,发出野性的咆哮,扛着简陋却结实的竹梯,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向着番禺城墙发起了冲锋!
“放箭!”独孤信毫不犹豫地下令。
霎时间,城头箭如雨下!密集的破空声令人头皮发麻。冲在前排的俚僚战士纷纷中箭倒地,惨叫声此起彼伏。鲜血瞬间染红了城墙下的土地。但后续者踏着同伴的尸体,依旧悍不畏死地向前冲锋。
冼英在后方冷静地指挥着,一面命人迅速抢救伤员,一面不断调动预备队上前,轮番进攻,试图寻找汉军防线的薄弱点,并让前线士兵得以喘息。
城楼上,独孤楠观察着城下的攻势,对身边的独孤信低声道:“大哥,你看,这冼英用兵,倒并非一味蛮干。她还懂得交替作战,节省士卒体力,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看来是懂些兵法的。”
独孤信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一丝欣赏与警惕:“嗯,临阵不乱,调度有方。这个女子,确实颇为不凡,非寻常蛮酋可比。”
独孤楠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建议道:“大哥,您还是太仁慈了。对付这些亡命徒,何不使用猛火油?浇下去点燃,敌军的攻城器械多是竹制,最是畏火,一烧即垮,必能让他们损失惨重!”
独孤信却摇了摇头,语气沉稳中带着长远考量:“不可。我们初到岭南,立足未稳,首要在于宣示武力,使其知难而退,而非结下死仇。一旦杀伤过甚,烈火焚身,恐与俚僚诸部结成不死不休之局,日后治理将难上加难。眼下,先挫其锐气即可。”
然而,城下浴血奋战的冼英,并不知道城头上汉军主帅这份“仁慈”的考量。她只看到自己的勇士们不断在汉军精准的箭雨下倒下,尸体在城墙下堆积,而战士们始终无法成功攀上城头。汉军的防守严密得令人窒息,再这样消耗下去,联军伤亡太大,士气恐怕难以维持。
她秀眉紧蹙,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猛地拔出腰间那柄镶嵌着宝石的弯刀,高高举起,清叱道:“竹枪队!上前!”
一队约五百人的精壮俚族战士应声出列。他们与其他战士不同,只穿着单薄的布衣,脸上涂抹着五彩的、带有神秘意味的漆料,每人背上都背着十几根削尖的、泛着幽暗光泽的细长竹枪。
冼英弯刀直指城头汉军密集处,厉声下令:“勇士们!瞄准城头,投枪!”
“嗬!”
竹枪队战士们发出整齐的呼喝,迅速取下背上的竹枪,利用助跑和腰腹力量,奋力将竹枪向城头投掷而去!这些竹枪速度极快,穿透力强,更可怕的是,枪尖之上都淬有岭南特制的、见血封喉的乌木剧毒!只要被擦破一点油皮,毒素便会迅速侵入体内,短时间内导致神经麻痹,失去战斗力,若得不到及时救治,很快便会全身瘫痪,器官衰竭而亡!
城头上的汉军士兵,因为岭南天气炎热潮湿,穿着沉重的铁甲极易中暑脱水,消耗体力过快,因此大多只穿了轻便的皮甲守城。这皮甲如何能挡住这蓄力投掷的毒竹枪?只听一阵“噗噗”的入肉声响,不少汉军士兵即便只是被竹枪擦伤手臂、脸颊,也瞬间感到一阵麻痹,随即口吐白沫,身体不受控制地剧烈抽搐,短短数息之间便瘫软在地,面色青紫,眼看就不活了!
这突如其来的毒辣攻击,顿时在城头引发了一阵小小的混乱和恐慌!
独孤信趴在城垛后,亲眼目睹了这可怕的一幕。他看着刚才还生龙活虎的士兵,转瞬间就变成了一具具乌青的尸体,又看向城下那个在万军之中指挥若定、英气逼人的冼英,心中那份原本因欣赏而产生的些许涟漪,瞬间被冰冷的杀意所取代!
他转头看向独孤楠,声音寒彻骨髓:
“阿楠,你说得对!是该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了!传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