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陈霸先抢占京口(2 / 2)
周文育与程灵洗站在高大的楼船舰首,远远眺望京口水寨。只见水寨寨门紧闭,灯火稀疏,江面上巡逻的哨船也寥寥无几,整个大营透着一股外紧内松的懈怠气息。
“程将军,你看,守备如此松懈,真是天助我也!”周文育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兴奋。
程灵洗仔细观察后,也点头道:“确实有机可乘。趁其不备,发动突袭,以火攻为主,焚其战船,毁其水寨,可竟全功!”
两人计议已定,不再犹豫。周文育亲自驾驭座舰,鼓足风帆,如同离弦之箭,对准水寨单薄的木质大门,狠狠撞了过去!
“轰隆——!”
一声巨响在寂静的夜空中格外刺耳!水寨大门应声而破,木屑纷飞!
“杀——!”随着周文育一声怒吼,无数梁军小船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从破开的缺口蜂拥而入,瞬间冲入了京口水寨内部!
直到此时,镇守水寨的叛军士兵才从睡梦中惊醒,仓皇吹响了示警的号角。“敌袭!敌袭!”凄厉的喊声和号角声划破夜空,但为时已晚!
周文育一马当先,手持长刀,如同猛虎入羊群,所过之处,叛军人头滚滚,哭爹喊娘,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而程灵洗则指挥后续船只,将早已准备好的火油罐、火箭射向停泊在港内的叛军战船。
刹那间,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开来,整个京口水寨陷入一片火海,映红了半边天!叛军士兵要么被斩杀,要么葬身火海,要么惊慌失措地跳入冰冷的江中,场面混乱到了极点。
京口大营主将刘淇,此刻正在营房中焦灼地等待着绣衣卫的消息,他早已暗中投降,只待时机接应淮南汉军渡江南下。听到外面震天的喊杀声和冲天的火光,他心中猛地一沉,抓起佩剑就冲了出去。
当他赶到水寨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狼藉和熊熊烈焰,他苦心维持、准备作为投诚资本的水师战船,正在烈火中噼啪作响,化为灰烬。
“完了……全完了……”刘淇只觉得眼前一黑,一股巨大的绝望和悲愤涌上心头,双腿一软,几乎站立不住。他为了活命,更为了心中那未曾泯灭的良知而暗中投效汉王,本以为可以借此戴罪立功,为汉军南下打开通道,却不料……他泪水无声地从眼中滑落,混合着脸上的烟灰,喃喃自语:“水寨被毁,战船尽焚……北逃之路已断,接应汉军南下之路亦绝……我……我刘淇还有何面目去见大王?我该如何向大王交代啊?!”
巨大的愧疚和失败感吞噬了他,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剑,横在颈前,就欲自刎谢罪!
“将军不可!”身旁的亲兵部将眼疾手快,一把死死抱住他的手臂,夺下佩剑。部将并不知晓刘淇已暗中投汉,还以为他是因侯景基业被毁而悲痛欲绝,连忙劝慰道:“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京口已不可守,我们当速速撤离,退往建康,汇合陛下再从长计议!将军切不可轻生啊!”
刘淇被部下一语点醒。是啊,现在死了,于事无补,反而坐实了败军之将的罪名。他必须活下去,哪怕回到建康那个魔窟,也要想办法将功折罪,或者……另寻机会。
他深吸一口带着焦糊味的空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悲怆,嘶哑着下令:“传令……放弃京口大营,所有能动的弟兄,随我……撤回建康!”
---
四月二十四这一天,建康城内,一场荒唐的登基大典正在仓促举行。侯景身着不合身的龙袍,在部分胁从官员和军队的“拥戴”下,正式登基,国号“大唐”,改元太始。随着侯景一声令下,二十万唐军奉旨上街吃饭,建康这座南朝最繁华的都市彻底沦为炼狱。
也正是在这一天,梁军大将周文育、程灵洗顺利攻占已成空营的京口,彻底控制了这一长江战略要地。这份“捷报”,如同一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刚刚“登基”的侯景脸上,成为他称帝之日最“别致”的贺礼。
几个时辰后,江北汉军大营。
汉王刘璟接到了京口失陷、水师被焚的战报。他猛地将战报拍在案上,脸色铁青,胸膛因愤怒而剧烈起伏。
“陈霸先……我艹…”他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声音冰冷彻骨,“竟敢抢先下手,断我南下之路!”他原本计划扫清外围后,让淮南驻军通过京口刘淇的接应渡江南下,直捣建康,一举平定侯景之乱,将江东之地也纳入掌控。却因为对陈霸先的预估不足,导致了如此被动的局面!
京口水寨被毁,战船尽焚,短时间内无法筹集足够渡船,他麾下强大的淮南军团只能隔江兴叹!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大意和一步慢棋!
“砰!”刘璟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笔墨纸砚齐齐跳动。他眼中闪过一丝懊恼与狠厉。这场围绕建康、涉及汉、梁(陈)、唐三方的会战,开局,他已然失了先手,让陈霸先抢占了一丝先机与优势。
接下来的博弈,必将更加凶险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