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被迫调整策略(2 / 2)
“嗯……”刘璟点了点头,显然认同这个判断。他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对陆法和道:“既然如此,就按你的思路来。请军师代笔,替我回信陈霸先。信中便说,本王欣然见他为国除奸之志,邀他前来建康,共猎伪唐天子侯景!至于两家合力,剿灭国贼之后,其他诸如疆土、名分等事宜,待讨伐完侯景,再坐下来慢慢谈也不迟。”他特意在“共猎”和“慢慢谈”上加重了语气。
“臣明白。”陆法和心领神会,这是要暂时稳住陈霸先,利用其兵力共同对付侯景,同时将最关键的问题拖到战后,届时凭实力说话。他躬身领命,“臣这便去草拟回信。”
“去吧。”刘璟挥了挥手。
陆法和再次施礼,退出了营帐。
---
与此同时,陈霸先亲率的十万大军,正沿着水道陆路,浩浩荡荡地向北进发,直指建康。根据路程估算,最多两日,其前锋便可抵达建康地界。
陈霸先的军队士气确实高昂。这支军队成分复杂,有来自岭南的俚獠精兵,有来自荆南的州兵,更有新收编的三吴子弟。然而,在陈霸先卓越的个人魅力和强有力的统御下,这些原本可能互不买账的部队被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军容严整,号令统一,全然不见往日联军那种松散拖沓的态势。陈霸先骑在马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北方,踌躇满志。
不过,在这看似铁板一块的军队内部,私下里也并非没有不同的声音。行军间隙,几个中层军官凑在一起低声议论。
出身江东的赵伯超用胳膊肘碰了碰身边的陈文彻,压低声音道:“文彻兄,这次北伐,你怎么看?”
陈文彻是俚族,性子直些,随口答道:“打侯景那个国贼?那还有什么可看的,必是手到擒来!听说那老小子胆大包天,都在建康称帝了,真是自寻死路!”
赵伯超左右看了看,声音压得更低:“谁问你打侯景那个死鬼了?我是说……打完侯景之后,和北边那位……”他含糊地向上指了指,意指汉王刘璟。
旁边的大嗓门李孝钦没心没肺地接话:“你说汉王啊……”
“嘘!”赵伯超吓得差点跳起来,一把捂住李孝钦的嘴,紧张地看了看周围,见没人注意,才松开手,哭笑不得地低声道,“我的李大哥,你小点声!”他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些许忧惧,“实不相瞒,打侯景这个祸国殃民的国贼,我赵伯超义无反顾,眉头都不皱一下!可是……要是转头跟汉王麾下的铁骑对上……”他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他怕,不想打。
陈文彻立刻明白了赵伯超的顾虑,说白了就是畏惧与纵横北地的汉军骑兵野战,这并不丢人,梁军中抱有这种想法的人绝不在少数。他沉吟道:“伯超所虑,不无道理。汉军骁勇,尤其是其骑兵,确实难挡。我等……尽量寻机劝说都督,最好能与汉军相安无事,共同平定侯景之乱后,便各守疆界。毕竟,眼下首要之事是剿灭国贼,应当相忍为国嘛!”
李孝钦虽然莽撞,但也知道厉害,连忙点头:“对对对!我听你们的!要是……要是真打起来,形势不妙,要跑路的时候,二位哥哥可别忘了带上小弟啊……”
赵伯超看着眼前这两位“志同道合”的同伴,眼珠一转,提议道:“你我兄弟三人今日既然志趣相投,肝胆相照,不如……就此烧黄纸,斩鸡头,结为异姓兄弟!日后在军中也好相互有个照应,祸福与共!如何?”
陈文彻和李孝钦闻言,立刻如小鸡啄米般点头,连声道:“理当如此!理当如此!”
三人当下便寻了处僻静地方,简单举行了结拜仪式。
看来,陈霸先的梁军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与强大汉军可能发生的冲突,让不少中下层军官心中充满了忧虑和各自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