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汉王还要吃晚饭(1 / 2)
建康城·东门
陈霸先脸上的肌肉剧烈地抽搐了一下,他猛地转头,望向南门的方向,目光仿佛要穿透重重营垒和城墙。他死死咬着牙关,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带着无尽的寒意与自嘲:
“好……好一个汉王!好一个……稳坐中军!”
他身边的将领们早已按捺不住,纷纷破口大骂,声音因愤怒而扭曲:
“他娘的汉狗!说好一同攻城,我等在此浴血搏杀,他们却在一旁看戏!”
“愧为盟军!简直是无耻之尤!”
“他们就是想等我们和侯景拼个两败俱伤,好坐收渔利!”
“背信弃义的小人!我等在此浴血,他们倒好,怕是在营中饮酒作乐吧!”
愤怒的声浪几乎要盖过战场上的厮杀声。
而此刻,城墙之上的战况已然急转直下。
主将杜僧明落水,梁军士气受挫,紧接着,沈恪、胡颖、周铁虎等中级将领也相继在惨烈的搏杀中或被砍倒,或被逼落城墙。城头上的梁军失去了有效的指挥,顿时陷入各自为战的混乱境地,被侯景麾下那些凶悍亡命的唐军打得节节败退,不断有士兵惨叫着从城头跌落。
陈霸先远远望见东门城墙上梁军的旗帜不断倒下,己方士兵如同下饺子般坠落,心知大势已去,再强攻下去只是徒增伤亡。他痛苦地闭上眼睛,深吸一口带着浓重血腥味的空气,猛地挥手下令:
“鸣金!收兵!”
清脆却刺耳的鸣金声骤然响起,如同败军的丧钟,敲在每个仍在奋战的梁军士兵心头。残存的梁军如蒙大赦,潮水般退了下来,留下了城下堆积如山的尸体和染红了大片河水的护城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墙之上唐军爆发出的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他们挥舞着染血的兵器,敲打着盾牌,庆祝着这艰难的胜利。
大唐“皇帝”侯景,身披华丽铠甲,手持还在滴血的战刀,得意洋洋地走到城墙垛口前,对着下方正在撤退的梁军,以及更远处陈霸先的帅旗方向,扯着嗓子疯狂叫嚣:
“陈霸先!你个管仓库的!还敢跟老子斗?!老子纵横天下的时候,你他娘的还在穿着开裆裤玩尿泥呢!哈哈哈!”
他那猖狂恣睢的笑声在战场上回荡,格外刺耳。
---
建康城·北门
与东门的惨烈以及汉军的“静坐”不同,北门的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的血肉绞杀。
北门唐军守将乃是徐文盛,此人名号能与传说中的“江表十二虎臣”只差一字,自然非是庸碌之辈,作战勇猛且颇有谋略。更有右丞相徐思玉亲自在城楼上坐镇指挥,协调防御。虽然北门唐军兵力不足五万,远少于其他方向,但在徐文盛和徐思玉这一武一文、配合默契的指挥下,北门反而成了建康四门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负责主攻北门的,是陈霸先麾下第一猛将周文育,以其悍不畏死、勇冠三军而闻名。副将则是赵伯超、李孝钦、陈文彻等人。
周文育作战有一个显着的特点,或者说偏好——他崇尚力量,喜欢硬碰硬的正面碾压,尤其享受亲自率军登城、与敌军短兵相接的搏杀快感。此刻,他麾下有五万梁军,与城上守军数量相当,这更激发了他正面强攻、一举破城的决心。
因此,在北门的进攻准备中,周文育拒绝了制作笨重攻城槌或建造高大井阑的建议,只下令打造了大量的云梯。他的战术简单而粗暴:架梯,登城,肉搏,夺门!
数十架云梯如同巨兽的触手,缓缓而又坚定地搭上了北门高大的城墙。周文育身披重甲,手持大刀,目光炽热,对着身后将士怒吼一声:“儿郎们!随我杀敌报国!先登城者,赏千金!官升三级!”话音未落,他已如一头矫健的豹子,率先攀上了其中一架云梯,身先士卒,加入了第一波攻城浪潮!
城头上的徐思玉见状,丝毫不乱。他早已料到梁军会强攻,也做好了应对。建康城内如今确实物资匮乏,粮草紧张,但有两样东西却不缺——人和粪便!徐思玉早已命人搜集了巨量的粪便,混合了某些毒物,在城头架起大锅日夜熬煮,此刻已然成了滚烫的、黄褐色的、散发着致命恶臭的“金汁”!
眼看梁军如同蚂蚁般攀附而上,徐思玉冷静下令:“倒!”
顿时,无数桶滚烫的金汁被唐军士兵合力抬起,顺着云梯的坡道和城墙墙面倾泻而下!
“啊——!”
“烫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