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 第754章 汉王世子刘英

第754章 汉王世子刘英(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刘亮立刻收敛心神,快步迎了上去,拱手道:“太傅!您怎么把世子也带来了?”

司马子如抚着花白的胡须,呵呵笑道:“道德(刘亮字)啊,世子迟早要继承大王的事业,执掌这万里江山。老夫带他来看看你这枢密院是如何运转的,如何分析军情,如何运筹帷幄,让他早些见识,总归是好的。”

十岁的刘英不待司马子如提醒,便上前一步,对着刘亮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大礼,声音清朗,不卑不亢:“侄儿刘英,拜见叔父。”

刘亮看着这位年幼的世子,心中暗赞:“世子小小年纪,不仅英俊不凡,这沉稳气度更是远超同龄人,尤其那眉眼间的神采,竟有几分像他祖父尔朱荣当年的风采。”他不敢怠慢,连忙侧身避开,回礼道:“不敢当!世子折煞微臣了!”

司马子如摆摆手,对刘亮使了个眼色:“让世子在此随意看看吧,你我先说正事。”

刘亮会意,立刻招来一名心腹参军,低声吩咐道:“带世子去偏堂参观,介绍一下我军舆图绘制和情报整理的过程,注意分寸。”

“遵命!”参军领命,恭敬地引着好奇的刘英向偏堂走去。

待两人走远,刘亮立刻将司马子如请到内室,屏退左右,然后将北庭杨忠冒险、玉壁被围、以及他根据斛律羡情报推断高洋可能不在晋阳的猜测和盘托出,脸上写满了忧虑:“司马公,您曾侍奉高氏父子多年,对他们了解甚深。依您看,这高洋、段韶,究竟意欲何为?他们此刻,会在哪里?”

司马子如闻言,神色也变得极其严肃,他捻着胡须,沉吟良久,才缓缓开口,眼神中带着追忆和警惕:“高洋此子……老夫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他年幼之时。记得有一次,高欢在家中设宴,为了考较诸子心性,命人取来一团乱如麻絮的丝线,让诸位公子设法解开。其他公子或耐心梳理,或寻求帮助,唯有年幼的高洋,直接拔出腰间短刀,手起刀落,将整团丝线从中劈开,乱线立解!当时便引得高欢拊掌大笑,称赞其果决!此子……行事往往不依常理,善于打破桎梏,剑走偏锋啊!”

刘亮听完这个故事,心中凛然。司马子如这是在提醒他,高洋的思维不能以常理度之,他很可能选择一条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或者不会选择的道路!

正当刘亮和司马子如对着地图,反复推敲,思虑再三,却依旧难以确定高洋和齐军主力的确切动向,感到一筹莫展之际——

方才去偏堂参观的世子刘英,抱着一本厚重的河东地区地理绘本,迈着沉稳的步子走了回来。

他来到两位长辈面前,仰起小脸,语气认真地说道:“叔父,太傅,你们方才的谈话,英儿在门外隐约听到了一些。关于齐主高洋的去向,英儿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能否说与叔父和太傅一听?”

刘亮此刻正心烦意乱,但看着世子那认真的小脸,还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耐着性子道:“哦?世子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刘英将怀中的绘本在案几上摊开,伸出纤细的手指,沿着一条蜿蜒的路线划过,他的声音清晰而富有条理:

“叔父,太傅,请看。我若是那齐主高洋,意图出其不意,直插我心腹之地,必不会走寻常大道。”他的手指点向晋阳,“我会从晋阳秘密出发,向西南而行,沿汾水西岸南下,至介休一带集结兵力。”

然后,他的手指果断地指向吕梁山脉南段,“然后,不惜代价,穿越雀鼠谷!此路艰难,正因如此,我才疏于防范!”

他的手指越过山脉,点在黄河边的龙门渡口:“出谷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渡龙门渡口,进入河东之地(今山西运城盆地)!”

最后,他的手指沿着涑水河南下,重重地点在蒲坂(今山西永济市)的位置:“渡河后,先取汾阴,获得立足点和补给,然后沿涑水快速南下,直逼河东军事重镇——蒲坂!一旦控制蒲坂,则河东核心区域门户洞开,尽在掌握!”

这一连串的推演,从一个十岁孩童口中说出,虽然略显稚嫩,但其思路之清晰,对地理之熟悉,尤其是那种跳出常规、敢于冒险的战略构想,让刘亮和司马子如都听得怔住了。

刘亮先是习惯性地笑了笑,伸手想去摸刘英的头,刚想说一句“世子不知兵,此路非常人可走……”,

然而,他的手刚伸到一半,整个人却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猛地僵住了!

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震惊和恍然!

“非常人可走……非常人可走……”他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话,脑海中如同划过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所有的迷雾!

高洋是常人吗?!

他不是!他是那个敢刀劈乱丝、不按常理出牌的高洋!

万一呢……万一他真的选择了这条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故而疏于防范的险路呢?!

刘亮的瞳孔骤然收缩,猛地看向案几上那本被刘英摊开的绘本,看着那条蜿蜒穿过吕梁山脉的假设路线,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不好!!!”他失声惊呼,声音都变了调,“快!快传令!八百里加急!目标——河东、蒲坂!警告各州县,严密戒备,提防齐军主力自吕梁山区突袭!再派人立刻去北庭,告诉杨忠那个混小子,沃野是饵,真正的杀招在河东!让他速速回防,不得有误!!”

枢密院内,顿时陷入一片前所未有的忙乱与紧张之中。而年仅十岁的世子刘英,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因自己一番话而彻底改变的战略判断,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着与智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