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河桥之战(二)(2 / 2)
刹那间,北岸亮起了无数火把,如同繁星骤落!早已严阵以待的齐军弓弩手,在军官的命令下,将点燃的火箭如同飞蝗般射向河中正在作业的汉军船只和士兵!
“举盾!灭火!”汉军大将怡峰厉声高喝。
只见船上的汉军士兵临危不乱,他们一手举起蒙着生牛皮的大盾护住要害和重要器械,另一只手则拿着特制的大扫帚,奋力挥舞,将射来的火箭纷纷扫落河中!噗嗤之声不绝于耳,那是火箭落入水中的声音。而零星的火箭射入船身也很快熄灭,根本无法燃烧船只。
其实汉军对此早有准备。他们的舰船表面,都用桐油混合了耐火的草木灰搅拌均匀后反复涂抹刷漆,又在关键部位用牛油、鱼油混合黏土厚厚地覆盖了一层。黏土能有效隔热,油脂则能密封木板缝隙,使得火箭难以直接引燃船体。
这时,北岸大将娄睿和万佚洛也赶到了前线。娄睿看着对岸汉军有条不紊地继续架桥,火箭收效甚微,气得哇哇大叫:“妈的!汉军学精了!来人!给老子倒火油!烧!把河面给老子烧起来!看他们还怎么架桥!”
士兵们立刻将一桶桶黑色的火油倾倒入河中。然而,齐军却并不了解,蒲坂津之所以成为历来架设浮桥的最佳地点,正是因为此处水流表面平缓,但河底却暗藏无数漩涡,这些漩涡能有效减小水面的整体流速,利于固定浮桥。但也正是这些漩涡,使得倒入河中的火油无法在水面形成稳定、大面积的燃烧带,很快就被暗流卷走、稀释,只有零星的火苗在水面闪烁几下便熄灭了,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火攻。
“他娘的!这破地方!”娄睿看着眼前景象,一拳砸在旁边的木桩上,无可奈何,只能命令弓弩手继续射击,虽然效果寥寥。
整整一夜,北岸的齐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南岸的汉军,在盾牌和扫帚的保护下,一点点地将浮桥向对岸延伸。对射的箭矢在空中交错飞舞,落入河中和盾牌上的叮当声此起彼伏,齐军士兵心中充满了郁闷和一种有力使不出的烦躁。
很快,安邑城内的大齐天子高洋就收到了前线战报。这位神鬼莫测的少年皇帝,看着地图,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充满自信的指示,通过快马传达给前线主将:“放汉军架桥!待其半渡或架设完毕,我军以逸待劳,就在这浮桥之上,与汉军一决雌雄!让他们见识见识我大齐勇士的锋芒!”
高洋渴望一场正面击溃强敌的胜利,来稳固他登基不久的权威。
---
另一边·孟津关·汉军阵地
几乎在蒲坂渡口行动的同时,孟津关外的黄河上,汉国的五千水军护卫着大量的架桥船只也已抵达预定位置。汉王刘璟亲临前线,站在南岸一处高地上,眺望着对面北齐的营寨灯火。
“开始架桥。”刘璟的命令简洁有力。
随着令旗挥舞,孟津渡口的汉军也开始了与蒲坂类似的架桥作业。而他们对面的北岸,负责此地防务的正是大将段韶和斛律光。他们也同样接到了天子高洋“放敌架桥,桥头决战”的指令。
段韶站在北岸的工事后面,抚着短须,眼神冷静地观察着汉军的一举一动。他没有下令进行大规模的骚扰性攻击,只是派出了少量弓弩手进行象征性的射击,干扰效果有限。
“大将军,就这么看着他们架桥?”斛律光有些按捺不住。
段韶微微颔首,目光深邃:“陛下圣意,是要在堂堂正正之战中粉碎汉军渡河企图,打击其士气。让他们架!桥越宽,待会儿他们溃败时,摔下去的人就越多,也越拥挤,更方便我军掩杀。”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传令下去,全军养精蓄锐,检查兵器甲胄。待汉军浮桥将成未成,或者其先锋踏上北岸土地的那一刻,听我号令,全军出击,将他们赶回黄河喂鱼!”
“是!”
于是,在孟津渡口,出现了一幅看似诡异的场景:汉军在河南面心无旁骛、热火朝天地架设浮桥;齐军在河北岸按兵不动,默默修筑工事,积蓄力量。双方隔着逐渐缩短的河面距离,都在进行着最后的准备。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只有黄河的咆哮和汉军施工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
无论是北岸摩拳擦掌、坚信能凭借地利和以逸待劳击溃渡河汉军的齐军将士,还是南岸深知渡河作战凶险、准备拼死一搏打开通道的汉军士兵,所有人都明白,当浮桥合龙的那一刻,就是血战开始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