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河桥之战(三)(2 / 2)
“嗖!嗖!嗖!”
三箭连珠,几乎不分先后,撕裂空气,带着斛律光无尽的怒火与精准的计算,呈品字形射向史静!一箭直取面门,一箭射向胸口,最后一箭则预判了史静的闪避方向,封向其左肩!
史静正奋力搏杀,突感一股冰冷的杀意锁定自己,眼角瞥见寒光袭来,心中警铃大作!他下意识地奋力举起盾牌格挡!
“铛!噗!”
两声几乎同时响起!铁盾成功挡住了射向面门和胸口的两箭,火星四溅!但斛律光的箭术已臻化境,那第三支箭如同长了眼睛一般,绕过盾牌的边缘,精准无比地射穿了他左肩的甲骨,深入数寸!
“呃啊——!”史静痛呼一声,巨大的冲击力让他站立不稳,向后踉跄几步,单膝跪倒在地,鲜血瞬间染红了战袍。
“保护校尉!”后排的汉军士兵反应极快,立刻举起盾牌,在史静身前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盾墙,同时几名士兵迅速上前,拖拽着受伤的史静,冒着可能射来的冷箭,快速向浮桥南端撤退。
这第一次交锋,从接战到逆转,再到史静中箭撤退,不过一刻钟的时间。汉军凭借精妙的战术配合和强大的远程火力支援,以损伤约两百人的代价,重创齐军先锋,毙敌约五百,略占上风。但大将史静的重伤,也为这场渡河之战蒙上了一层阴影。
---
与此同时,上游百里之外的蒲坂渡。
这里的战斗风格与河阳渡截然不同,却同样惨烈。浮桥合龙的瞬间,汉军东征元帅贺拔岳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派出了手中最锋利的尖刀——闻名天下的重甲步兵“鹰扬军”!
一千名鹰扬军重步兵,如同移动的钢铁堡垒。他们身披闪烁着幽冷寒光的全身重铠,连面部都覆盖着恶鬼面甲,只露出一双双冰冷无情的眼睛。左手持堪比门板的巨型塔盾,右手握着百炼宿铁打造的厚重长刀。他们迈着沉重而统一的步伐,踏上浮桥,每一下踏步都让浮桥微微震颤,如同巨鼓敲击在两岸将士的心头。没有呐喊,没有喧哗,只有金属摩擦的铿锵声和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向着北岸齐军阵地稳步推进。
北岸齐军主将娄睿,是一员以勇猛莽撞着称的悍将。他看到汉军竟然只派出一千人,不由得心生轻视,咧开大嘴狞笑一声:“区区千人也敢闯阵?找死!万佚洛,带你的人上,给老子把他们碾碎,赶下河喂鱼!”
副将万佚洛得令,立刻率领本部三千精锐步兵,嚎叫着冲上浮桥,企图凭借人数优势,一举淹没这支看似孤军深入的汉军重步。
然而,接战的那一刻,齐军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多么致命的错误!
鹰扬军的防御堪称变态!齐军的刀砍在塔盾上,只能留下浅浅的白痕;长矛刺在重甲上,往往滑开,或者只能造成微不足道的损伤。而鹰扬军士兵的攻击则简单、高效、致命!他们利用塔盾格开攻击,然后沉重的宿铁刀如同阎王的请帖,或劈或砍,往往一刀下去,就能将齐军的兵器连同铠甲、肉体一同斩断!他们的配合默契无比,三人一组,互相掩护,在狭窄的浮桥上如同绞肉机般向前碾压。
一时间,浮桥上空仿佛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听不到震天的喊杀声,只有兵器砍入骨肉的令人牙酸的“噗嗤”声,金属猛烈撞击的“铿锵”声,以及垂死者被面甲压抑的、如同破风箱般的嗬嗬声。三千齐军,在这一千钢铁怪物面前,竟然被打得节节败退,尸横桥面,鲜血顺着桥板的缝隙流入黄河,将河水染红。眼看鹰扬军的先锋部队,就要踏着齐军的尸体,再度踏上河东的土地!
就在这胜利在望的关键时刻——
一骑快马从南岸汉军大营飞驰而至,带来了一个让所有前线将领愕然的命令。传令兵高举令旗,冲到正在督战的贺拔岳面前,大声宣令:
“元帅!枢密使刘亮大人有令!蒲坂渡所有部队,即刻停止进攻,全线撤军!违令者,军法处置!”
贺拔岳虎躯一震,难以置信地望向南岸中军方向,又看了看浮桥上即将取得突破的鹰扬军,脸上充满了震惊、不解,甚至是一丝愤怒。这命令来得太不是时候了!但他深知刘亮身为枢密使,此刻代表的是汉王刘璟的意志!
他死死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望着近在咫尺的北岸,最终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
“遵令!”
随即,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嘶声吼道:“鸣金!收兵!鹰扬军,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