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 第474章 军学初立

第474章 军学初立(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洛阳的晨曦才刚刚破晓,城中已然弥漫着不同寻常的气息。昨夜吕布以雷霆之势立下军学之制的消息,如骤雨般传遍坊巷,寒士们在茶肆中振臂高呼,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而世族子弟则多沉默不语,神色阴郁,仿佛往日高悬的门第荣耀在一夜之间被动摇了根基。

澜台宫内,群臣会聚,大殿上静气森然。吕布负手而立,朗声宣布:“自今日起,澜台设军学。凡在战阵立下首功、护军有功之人,不问出身,皆可入学。军学之中,文武兼修,既习兵法,也读策论。若能兼通者,荐入朝堂,与学馆同列。”殿中一时寂然,连呼吸声都显得清晰。诸葛亮微微颔首,眼神深处闪过一丝忧虑,他低声叹道:“主公此举虽开万世之门,但必触世族之怒。刀口既开,便须不断用药,否则恐有溃烂之患。”郭嘉却扇影轻摇,笑意犹如狐魅:“正因世族必怒,方显此举之可贵。若无雷霆,岂能破旧?寒士得军功为基,自然依附澜台,此策,妙极。”荀彧拱手进言:“唯有军功与学问并进,方能使寒士扎根,而非空有热情。此路一开,必成澜台根本。”

吕布眸光冷冽,声音铿然:“世族之弊,吾心知之。昔日司马氏因世族之力几乎篡国,我岂能重蹈覆辙?今日军学既立,此道便绝不回头。自此寒士布衣,皆可因功因学而登堂入仕,再无人可凭门第高下压人。”他的话音如铁,震彻殿宇,众臣无不肃然。

同一时刻,洛阳城外的军营里,一批斩敌立功的士卒被引入新建的军学堂。院墙尚新,旗杆上悬挂着“军学”二字,笔力遒劲,正是吕布亲笔所书。许多士卒面色惶然,低声道:“俺等不过乡野之人,怎敢入书堂?”然学官已朗声示意:“尔等以血功换此资格,当堂而入,何须畏惧!”一时间,粗布衣衫的汉子们踏入讲席,眼中既惊且炽。书卷摊开,墨香弥散,他们仿佛嗅见了一条从未存在过的道路。寒士出身的青年更是热泪盈眶,他们知道,这一日,或许能改写他们家族数代的命运。

然而,在城北的世族大宅之内,气氛却冷峭如霜。荀氏长者重重一叹:“军功可荐入仕,此举若行,我等子嗣何处自处?”钟氏冷声应道:“吕布不仅要夺朝廷,更要断我等根脉,使吾辈世家子弟与寻常寒士等列,此仇此恨,岂能容忍?”冯氏目光阴沉,语声森冷:“既然不能明抗,便暗斗。军功虽盛,然粗人入学,必有丑态。若我等暗中推波助澜,使寒士之名尽毁,天下士林自然转而反噬澜台。”众人默然,心底已有默契,暗流自此潜行。

司马府中,司马懿独坐案前,目光深邃难测。他轻抚竹简,喃喃低语:“吕布以军功并学问,欲以铁骑之力掘我士族之根,此非凡人心思。”沉吟片刻,他唇角勾起一抹冷笑:“然军士与寒士,本非同源。粗人轻文,文士傲武,二者并堂,终有龃龉。若我司马氏暗中挑拨,借势激化,待其内讧之时,便是我崛起之机。”说罢,他已命心腹起草密信,遣使奔赴并州、豫州,联络旧世家,暗中铺设棋局。

夜色渐深,洛阳街市仍有百姓议论不休。有人兴奋,有人惶惧,有人怀疑此制能否长久。茶肆灯火摇曳,仿佛映照出人心的分裂。澜台宫阙中,吕布独立于殿前,冷风扑面而来,他凝视远方铁骑如林的军营,心知这一场斗争,已非单纯征伐,而是制度与根基的生死之战。若胜,则澜台基业万世;若败,则旧制死灰复燃。他缓缓吐出一句誓言,声音低沉却如铁石击心:“世族,司马,皆要在我手中覆灭。”

洛阳的风声呼啸,军学初立,天地已然震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