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连锁反应(1 / 2)
嘉靖三十八年,东南海疆。
汪直病逝暹罗的消息,瞬间在波诡云谲的海面上炸开了锅,激起的是炽烈沸腾的混乱与杀机。
连锁反应来得迅猛而残酷,远超常人预料。
失去了这位亦盗亦商、某种程度上维持着海上脆弱秩序的“五峰船主”的压制,其麾下本就派系林立的庞大势力顷刻间分崩离析。
野心勃勃的义子毛海峰、力图上位的亲生儿子汪滶,以及徐海旧部、各路新兴海盗头目,为了争夺汪直留下的航线、财富和话语权,迅速陷入惨烈的内斗。
内战需要资源,立威需要筹码。于是,一场以大明东南沿海富庶城镇为猎场的、更加疯狂和无序的劫掠风暴,骤然升级!
战报如同雪片般飞入浙直总督衙门,旋即又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递送至北京兵部及上海知府陈恪的案头。
“报!台州府桃渚所遭百余真倭突袭,守军力战不支,城陷,军民死伤惨重,粮仓被焚!”
“报!一股不明海寇突袭泉州外海商船队,三艘福船遭劫掠焚毁,幸存者言其装备精良,似有倭刀亦有西夷火铳!”
“报!宁波府观海卫外出巡哨之快船遭围攻,一船尽没……”
“报!松江府金山卫附近村落遭洗劫,倭寇掳掠青壮、妇女数十人后乘快艇扬长而去……”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频率之高、范围之广,令人心惊肉跳。
倭寇海盗们似乎完全放弃了以往还需顾忌的“规矩”,行动变得更加狡诈、残忍和难以预测。
他们利用数量众多、航速快、吃水浅的“小早船”和“朱印船”,借助复杂岛屿和海岸线,如同鬼魅般忽聚忽散,避实击虚。
常钰这两年依托苏州模式练兵、精心编练的新军,确实在几次正面遭遇战中展现了强大战斗力。
一旦倭寇敢于登陆结阵,或被迫接战,新军密集的火铳攒射、严整的鸳鸯阵配合,往往能给予其沉重打击,捷报频传。
然而,问题在于,大明漫长的海岸线,根本无处不防!
新军再能战,也无法像撒豆子一样分守每一个可能的登陆点。
倭寇来去如风,劫掠如电,专挑防御薄弱处下手。
往往新军闻讯驰援赶到时,只见满目疮痍和冲天火光,敌人早已乘船远遁,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海岸广袤,水师薄弱”这八个字,如同一道致命的枷锁,在此刻被无限放大,勒得人喘不过气。
胡宗宪麾下的水师主力,需要拱卫重点港口和漕运要道,且战船性能、数量面对这种全方位、无差别的袭扰,亦是捉襟见肘,疲于奔命。
——————
上海浦,这座因海而兴的新生巨港,立刻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
恐慌情绪如同瘟疫般在市舶司衙门内外、在各家商行会馆中飞速蔓延。
“张掌柜,听说没有?永丰号那条往琉球去的船,前日在嵊泗外海连人带船都没了踪影!怕是遭了毒手了!”
“这…这如何是好!我那一船生丝和瓷器可是压了全副身家!这海路还怎么走?!”
“倭寇越来越猖獗,再这么下去,谁还敢出海?这港口的生意还要不要做了?”
茶楼酒肆中,商贾们交头接耳,人人面带忧色,往日里计算着利润的算盘声,如今仿佛都变成了心惊肉跳的倒计时。
数家原本计划大规模组织船队出海的豪商,已经暗中下令暂缓启航,观望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