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 > 第472章 山林之子

第472章 山林之子(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些新规矩起初让一些老猎人不习惯。赵三爷就私下找王谦聊过:“谦儿,是不是太小心了?老祖宗也没这么多讲究。”

王谦给老爷子点上烟袋:“三爷,您记得不?我小时候跟您进山,还能看见成群的梅花鹿。现在呢?跑多远才能碰上一头。咱们不能等到林子空了再后悔啊。”

他拿出在荒岛上记录的物候笔记:“在岛上,我们就靠观察鸟兽、草木的变化来判断季节、寻找食物。那时候我就想,咱们老说靠山吃山,可咱们真的了解这座山吗?”

赵三爷抽着烟,久久不语,最后拍拍王谦的肩膀:“你这孩子,心大了。好,三爷支持你。”

小年过后,王谦开始带着新编组的狩猎队进行实战演练。他特意选了个雪后的清晨,带队进入棒槌沟。

“今天咱们的任务不是打多少猎物,是摸清这片沟子里野猪群的数量、活动范围。”进山前,王谦交代任务,“记住我教的,看脚印要辨公母,数粪便要分新旧。”

队员们分成三组,黑皮带一组沿山脊侦察,二嘎子带一组封锁沟口,王谦亲自带着栓柱等几个新人深入沟底。

雪后的山林格外寂静,只有脚踩积雪的咯吱声。王谦不时停下来,指导新人辨认雪地上的蛛丝马迹。

“看这里,野猪刚蹭过松树,松油还是软的。”

“这边,有猪獾掏过的洞,看这爪印,应该是昨晚上来的。”

栓柱学得最快,已经能独立发现一些细微的痕迹。当他第一个发现野猪群新鲜的白霜时,兴奋得脸都红了:“王叔,这边!刚过去不久!”

王谦查看后点头:“判断得对。看这蹄印的朝向和深浅,应该是往向阳坡去了。记住这个特征,往后你就认得了。”

就在这时,对讲机里传来黑皮急促的声音:“谦哥,西坡发现熊瞎子脚印!新鲜的很,往你们那边去了!”

众新人顿时紧张起来。栓柱下意识地端起了枪。

王谦却神色不变,仔细查看了黑皮描述的脚印方位,又抬头观察了一下风向。

“别慌。”他示意大家隐蔽,“这个时候的熊瞎子,多半是饿醒了出来觅食,一般不主动攻击人。咱们在上风口,它闻不到咱们。”

他安排二嘎子那组在外围制造些声响,自己带着栓柱等人悄悄后撤到一处高地观察。果然,不一会儿,一头体型硕大的黑熊慢悠悠地从

看着黑熊远去的背影,栓柱长舒一口气,擦擦额头的冷汗:“王叔,您咋知道它不会攻击咱们?”

王谦收起望远镜:“看它的步态,不紧不慢,是在找吃的,不是护食或者受惊的状态。再说了——”他笑了笑,“真要干起来,咱们这么多人这么多条枪,还怕它一个?”

幽默的话让大家都放松下来。王谦趁机讲解起遇到熊瞎子的各种应对方法,什么时候该躲,什么时候该吓,什么时候不得不打。

“记住,在山里,野兽怕人比人怕野兽多。你越镇定,越安全。”

这次实战演练收获颇丰。不仅摸清了棒槌沟野猪群的情况,还顺带记录了其他几种动物的活动痕迹。更难得的是,新猎人们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过程,信心大增。

晚上总结会上,王谦把今天的收获一一记入狩猎档案。

“棒槌沟现有野猪大概三小群,总数二十头左右。开春可以适度猎取五六头成年公猪。熊瞎子一头,已经往深山里去了,短期内不会回来...”

年轻猎人们围在旁边,看着王谦一丝不苟地记录,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猎人”这两个字的分量。

“从前觉得打猎就是放枪,现在才知道里面有这么多学问。”栓柱感慨地说。

王谦合上档案,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认真的面孔:“咱们猎人,不是屠夫,是山林的一份子。咱们靠山吃山,更要护山养山。这套猎经,这些规矩,就是要让咱们的子子孙孙,永远有猎可打,有山可靠。”

窗外,夜幕降临,屯子里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厢房里,煤油灯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老猎人们抽着烟,回味着今天的收获;年轻人们整理着笔记,讨论着学到的技巧;王晴在灯下帮着整理档案,王念白趴在炕沿上,歪歪扭扭地学着画兽迹图。

王谦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一种沉甸甸的满足。技艺在传承,理念在生根。这片生他养他的山林,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把它的子民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他知道,要改变延续了千百年的狩猎习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相信,只要种子播下了,总有一天会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就像那首老猎歌里唱的:

“一辈传一辈,一辈接一辈,

青山不老,猎歌不断...”

这个冬天,牙狗屯的猎人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谱写着一曲新的山林之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