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看着咋这么眼熟呢?(1 / 2)
山庄书房里,艾莉丝看着胡力重新变得锐利和充满算计的眼神,知道他已从短暂的消沉中走出,开始布局应对。
但作为和他相伴多年、心意相通的枕边人,她能感觉到,在那层冷静理智的外壳下,对家里的那份深沉牵挂并未散去,只是被他强行压下了。
艾莉丝趴在胡力胸口,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试探道。
“小力,要是实在不放心,就抽空回去看看吧,亲眼看看,总比在这里悬着心要好。”
胡力闻言,微微一怔,随即有些无奈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既然被看穿了,他也就不再掩饰,叹了口气道。
“唉…什么都瞒不过你,是啊,确实想回去看看,尤其是桃源村。”
“二十多年了,不知道村子现在怎么样,乡亲们过得可好……尤其是现在这个光景。”
他的目光望向北方,仿佛能穿透重重阻隔,看到那个隐藏在深山幽谷中的世外桃源。
至于皖省老家,之前回去祭祖看过,何况他这边的物资今晚就会出发,倒不是很牵挂。
艾莉丝将脸颊轻轻贴在他的手臂上,问道。
“要我陪你一起去吗?”
胡力低头,看着艾莉丝这与众不同的金色秀发和白皙肌肤,虽然在他眼里无比美丽,但在当下的环境中却过于显眼。
他摇了摇头,伸手抚摸着艾莉丝的秀发。
“算了,你现在这样子过去,太扎眼,以后怕是会给村里带去不必要的麻烦,而且...”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
“我正好想把挑动米酱和沙联‘技术竞赛’这摊子事交给你来负责,你和霍华德对接。”
“记住,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既要让他们觉得捡到了宝,拼命投入,又不能真让他们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突破。”
艾莉丝是知道他全盘计划的,也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她点了点头,干脆地应道。
“行,听你的安排,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回桃源村?”
胡力略一沉吟。
“就明天吧,没准备回去还好,这一决定,就等不及了....”
——
次日上午九点,卜奎市,龙江县,龙兴公社。
时值早春二月,地处北国的龙兴公社依旧春寒料峭,远处的山峦还覆盖着未化的积雪。
天空是那种北方冬季常见的、带着点灰蒙蒙的淡蓝色。
阳光有气无力地洒下来,并不能带来多少暖意。
龙兴公社外,一条被车辙和脚印碾磨得坑坑洼洼的土路,蜿蜒着伸向西北方向的群山。
路两旁是光秃秃的田野和零星散布的、挂着冰棱的枯草。
此时,两辆老旧的牛车正一前一后,慢悠悠地行走在这条土路上。
拉车的黄牛似乎也不着急,迈着沉稳的步子,鼻子里偶尔喷出股股白气。
赶第一辆牛车的是个五十出头的汉子,正是李二狗,他裹着一件厚重的、颜色发旧的棉大衣,头上戴着顶狗皮帽子,脸颊被冷风吹得通红。
他怀里抱着自己的左腿,姿势有些别扭。
这条腿,是当年打鬼子的时候被炸断的,当时血流如注,人都快不行了,幸亏艾莉丝妙手回春,虽然现在是个瘸子,但好在捡回一条命。
赶第二辆牛车的是他的堂哥李大牛,年纪稍长几岁,同样穿着臃肿的棉衣,脸上刻满了风霜的痕迹,但眼神却透着一股历经生死后的豁达和坚韧。
当年他中了鬼子的圈套,身负重伤,肠子都流出来了,千钧一发之际,是胡力带人及时赶到,把他从鬼门关硬生生拉了回来。
李二狗和李大牛在缅国养好了伤之后,就回到了他们扎根的桃源村。
桃源村虽然地处大兴安岭山脉深处的幽谷,人迹罕至,但行政上,因其地理位置最靠近龙江县下辖的龙兴公社,故而归属龙兴公社管理。
龙江县位于雅鲁河出岭口,而龙兴公社就坐落在雅鲁河西岸。
他们此刻行走的这条路,正是沿着发源于大兴安岭腹地的雅鲁河谷地,通向西北方向群山深处,最终抵达桃源村的通道。
李二狗的牛车上,坐着三个年轻姑娘,分别是扎着两个麻花辫、眼睛亮晶晶的赵小梅,18岁。
剪着齐耳短发、一脸好奇的周晓红,17岁,以及文文静静、抱着个小包袱的孙丽娟,19岁。
李大牛的牛车上,则坐着两个年轻小伙子,一个是身材敦实、脸庞方正的王铁柱,19岁,另一个是略显瘦削、戴着副破旧眼镜的陈卫国,18岁。
这五个年轻人,都是卜奎城里几家工厂响应政策“精简”下来的青年职工。
此时的下乡,多以自愿回乡、安置到国营农场或条件较好的农村公社为主,还没形成后来那种全国性、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几个年轻人对即将开始的“下乡”生活充满了新鲜感和憧憬,一路上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李队长,李队长,咱们要去的那个地方,到底叫啥名啊?”
赵小梅性子最活泼,忍不住问道。
李二狗回过头,呵呵一笑,露出被旱烟熏得有些发黄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