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 > 第654章 可就真的成大问题了

第654章 可就真的成大问题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去年,我们雅鲁河的径流量还高达39.9亿立方米,可看今年开春这架势,流量比往年同期显着偏少!”

王水利在一旁补充道,语气带着专业性的忧虑。

“胡先生,雅鲁河的补给,主要就是依赖我们大兴安岭东坡的降水和春季的冰雪融水。”

“可去年冬天到今年开春,拢共也没下几场像样的雪,量还小得可怜。”

“核心原因,就是降水持续偏少,这干旱天气导致源头补给严重不足。”

“要是再不下雨,春耕……可就真的成大问题了。”

胡力呼出一口长长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格外显眼。

他抬起头,望向灰蓝色的天空,恰好看到一朵孤零零的白云,正被北风慢悠悠地吹着飘过。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脱口问道。

“刘主任,王同志,你们……有没有尝试过人工降雨?”

他这么问,是想确认当前国内这项技术的应用程度。

他隐约记得这个时候已经有了这个技术,但具体发展到哪一步,是否普及,并不确定。

刘建业和王水利对视一眼,王水利上前一步,回答道。

“胡先生,有的!国内早在1958年就已经开始探索人工增雨了。”

“我记得很清楚,那年7月,吉省遭遇了严重的夏旱,相关部门第一次用飞机往云层里播撒氯化钠(食盐)来进行人工增雨试验,后来好像还试过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

“听说效果不错,成功缓解了部分旱情,这标志着人工增雨技术,在我们国家算是初步落地了。”

胡力听着,眼角微微抽动了一下,他发现自己确实有些想当然了。

1958年才开始探索,用的还是氯化钠、干冰这类初代催化剂,依赖的作业平台主要是飞机……

这意味着当前的人工降雨技术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不仅作业成本高昂,而且极度依赖特定的云系条件(不是有云就能下雨),还需要调动宝贵的飞机资源。

应用范围非常有限,效果也不稳定,难以大规模复制推广。

一句话概括——作业范围小、效果不稳定且难以复制。

但…这对自己来说,是问题吗?显然不是!

胡力的小世界里,拥有的可是超越这个时代数十年的气象干预技术。

催化剂早已从单一的氯化钠、干冰,发展到了碘化银、液氮等多种高效、环保的复合型催化剂。

作业装备和方式更是从单一依赖飞机,发展到了空、天、地立体化的完善布局。

飞机负责大范围云系作业,火箭弹、高射炮可以针对中小范围云系进行精准催化,地面碘化银燃烧炉适合在山区等固定点位长时间作业

甚至还有移动式低频强声波发射车,可以利用声波扰动促进云滴碰并增长,快速开展应急作业!

想到这里,胡力心里已然有了决断,他立刻转头,对紧跟在他身后的护卫队长胡磊吩咐道。

“胡磊,立刻联系缅国,让他们紧急调运一批人工降雨设备过来!”

“先调两百套标准作业单元,要包含火箭发射系统、地面燃烧炉和配套的催化剂,用最快的速度运抵卜奎!”

胡力想的很好,不是别的地方不需要,而是这里土地肥沃,所以先紧着这里,别的地方等后续设备运来再说。

“是!团长!”

胡磊毫不犹豫地立正领命。

他心知肚明,这所谓的“从缅国调运”,实际上就是从团长那个神奇的“小世界”里直接提取。

但这层秘密,是复兴军最高机密,绝不可对外人言。

就在胡磊准备通过加密通讯设备传达命令时,他佩戴的微型耳麦里忽然传来了前方警戒哨的低声报告。

他凝神听了几句,随即用手轻轻捂住耳麦,转头看向胡力,脸上露出一丝古怪而又带着点欣喜的神色,低声报告道。

“团长,前面路口,有两名老乡找到我们的警卫,指名道姓说要找您。”

“他们自称…是李二狗和李大牛。”

“二狗叔?大牛叔?!”

胡力闻言,脸上的凝重和忧虑瞬间被巨大的惊喜所取代,连日来因旱情和家国之事积压的阴郁仿佛都被这道突如其来的消息冲散了不少。

他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立刻道。

“走!快过去看看!”

胡力完全没想到,这还没到桃源村呢,就遇到熟人,他甚至顾不上再和刘建业等人多说什么,迈开步子,就朝着车队后方向快步走去。

胡磊连忙示意护卫跟上,刘建业、王水利等人虽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好奇地跟了上去。

他们都看得出来,这位一直显得沉稳持重的胡先生,在听到这两个名字后,情绪出现了明显的、积极的波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