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本源共鸣阵的落成与寂灭风暴前的最后备战(1 / 2)
《修仙纵横末世》
距离宇宙寂灭风暴预计到来仅剩30年,本源星域的核心区域一片繁忙。随着最后一块星灵水晶嵌入“机械能量柱”的顶端,跨宇宙共生军团主导建设的“本源共鸣阵”正式落成。六大能量柱围绕本源之树呈正六边形排列,每根柱子高百米,外壳由星穹水晶与本源合金混合打造,表面镌刻着古星核符文、星灵符文、机械纹路等跨文明符号,柱顶的能量核心分别闪烁着对应能量的专属光芒——源初能量的淡金色、星穹能量的淡蓝色、星灵能量的淡紫色,交织成一片璀璨的能量光海。
落成仪式当天,越飞与六大文明的代表共同启动共鸣阵。当六种核心能量顺着符文注入能量柱时,地面突然亮起环形的能量纹路,与本源之树的根系相连,一股磅礴的能量从树底喷涌而出,顺着能量柱攀升至顶端,再化作七彩光带笼罩整个本源星域。跨宇宙共生网络的监测数据显示,本源之树的生机活性提升50%,共生防护层的能量密度增加40%,甚至连星海边缘的恒星能量波动都趋于稳定。
“共鸣阵能实时吸收各文明的多余能量,转化为本源之树的养分。”墨站在能量柱旁,向众人解释道,“我们还在阵中加入了‘能量缓冲模块’,即使某类能量供应中断,其他能量也能通过缓冲模块临时补位,确保共鸣阵不会停止运转——这是从远古机械文明的能量循环系统中改良来的技术,也是跨文明技术融合的又一次成功。”
星灵长老通过意识共鸣补充:“星灵母水晶已与共鸣阵建立连接,我们能通过星灵能量实时监测阵体的运行状态。一旦出现异常,星灵技师可在十分钟内远程修复,最大限度降低故障风险。”
本源共鸣阵的落成,让星海共同体的备战信心大幅提升。但跨宇宙仲裁体系并未放松警惕——蓝溪的探测团队发现,星海深处的“暗能量带”正在快速扩张,这种暗能量与宇宙寂灭风暴的能量特性高度相似,很可能是风暴的“先导信号”。为应对这一情况,仲裁体系与共生军团联合制定“最后备战阶段计划”,明确未来30年的三大核心目标:
一、共生防护层的全域强化
1.分层加固:将现有防护层分为“核心防护区”(本源星域、各文明母星)、“重点防护区”(资源星球、空间通道节点)、“边缘防护区”(探索星域、废弃星域)三个层级。核心防护区额外注入本源能量与星灵能量,重点防护区加装星穹空间稳定装置,边缘防护区部署自动能量补给站,确保防护层无死角覆盖。
2.动态监测:在星海各处部署个“智能监测浮标”,浮标搭载星灵探测技术与暗能量传感器,能实时传输防护层的能量数据、暗能量扩散速度等信息,数据通过跨宇宙共生网络汇总至“防护层指挥中心”,由蓝溪带领的团队24小时监控,一旦发现漏洞立即调配能量补充。
3.应急修复:组建100支“防护层修复队”,每支队伍配备3艘搭载本源-机械共生引擎的修复舰,舰上装载便携式能量净化装置与星灵水晶修复模块。修复队常驻各重点防护区,接到修复指令后可在1小时内抵达现场,最快3小时完成小型漏洞修复。
二、文明应急体系的完善
1.避难所升级:对已建成的地下共生避难所进行改造,新增“本源能量储备舱”与“生态循环强化系统”。储备舱可存储供避难所人口使用5年的本源能量,强化后的生态系统能通过共生植物实现食物、氧气的自主供应,彻底摆脱对外界的依赖。
2.火种库扩容:在“跨宇宙文明火种库”的基础上,新增“活体基因库”,采集各文明动植物的基因样本与微生物菌群,确保即使外界生态彻底崩溃,也能在风暴后重建生态系统。火种库的防护系统也进行升级,采用星灵-本源共生护盾与星核合金双重防护,能抵御超新星爆发级别的冲击。
3.全民备战训练:各文明启动“全民应急训练计划”,每月组织一次避难所疏散演练,每年开展一次跨文明联合应急演习。训练内容包括能量设备操作、应急物资分配、伤员急救等,确保每个居民都能在危机来临时掌握基本生存技能。跨宇宙文明学院还开设“应急训练师”专业,为各文明培养专业的训练人才。
三、跨文明技术的最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