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巴图虎 > 第1060章 北麓擒敌

第1060章 北麓擒敌(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二道溪流的“双列速渡阵”——第二道溪流宽五丈、深两尺,水流较急,浅滩仅能容两匹战马并行。巴图额尔敦让轻骑分成双列,每列两千五百人,合撒儿带第一列先渡,帖木格带第二列跟进,每列的轻骑们下马,牵着战马的缰绳,在浅滩中快速行走(战马涉水时,人在旁扶着,防止被水流冲倒)。一名年轻轻骑的战马被水流冲得倾斜,他立刻死死拽住缰绳,身旁的老轻骑也伸手帮忙,稳住战马:“别怕,脚踩稳,跟着我走!”双列速渡阵有序推进,半个时辰后,五千轻骑全部过溪,战马虽有些湿,却无大碍,稍作休整后,继续朝着鹰嘴谷方向追击。

叛军残部的内部混乱与溃逃,是追剿的重要助力——也速蒙哥的残部多为受伤士兵与被强征的部民,士气低落,逃遁中不断有人掉队、内讧,甚至向元军投降,为轻骑的追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通过描写叛军的混乱,反衬元军轻骑的纪律与锐气,体现“溃敌难聚、锐骑难挡”的战场逻辑。

残部的伤员拖累与掉队——也速蒙哥的残部中,八十余人受伤(有的手臂被砍、有的腿被箭射),逃遁时需其他士兵搀扶,严重拖累速度。行至第二道溪流时,三名伤员因体力不支,倒在溪边,哀求道:“大人,我们走不动了,别丢下我们!”也速蒙哥却狠声道:“谁再拖后腿,我就砍了谁!”说完,便策马向前,其余叛军见状,也纷纷丢下伤员,只顾自己逃跑,三名伤员坐在溪边,看着远去的残部,眼中满是绝望,很快便被后续赶来的元军后卫擒获。

被强征部民的投降——残部中五十余人是被叛军强征的合丹部民,本就不愿打仗,逃遁中看到元军轻骑追得紧,便偷偷放慢脚步,待元军前锋靠近时,纷纷扔下兵器,跪地投降:“大人,我们是被强征的,不是叛军,求你们饶命!”合撒儿(前锋)让轻骑将他们集中看管,问道:“也速蒙哥的残部还有多少人?往哪里逃?”一名部民道:“还有不到一百人,都是也速蒙哥的亲信,往鹰嘴谷逃,想从那里去黑风口找阿鲁台!”合撒儿留下十名轻骑看守投降者,继续带领前锋追击。

残部的内讧与猜忌——逃至鹰嘴谷入口时,也速蒙哥的亲信们因疲惫与恐惧,开始互相指责:“都怪你,昨天非要走这条小路,不然元军追不上!”“要怪就怪你,没守住据点,让元军轻松光复!”两名亲信甚至拔出短刀,互相砍杀,也速蒙哥见状,怒吼道:“都别吵了!再吵元军就来了!”可亲信们已无心听令,有的想独自逃进鹰嘴谷,有的想往其他方向跑,残部瞬间溃散,不成阵型。

也速蒙哥的绝望与挣扎——也速蒙哥看着溃散的残部,左臂的断口(之前被斩)因颠簸再次渗血,他捂着伤口,眼中满是疯狂:“我是草原贵族,不能被元军生擒!”他想拔剑自杀,却发现腰间的弯刀早已在逃遁中丢失,只能策马冲进鹰嘴谷,试图从谷后的小路逃跑,却不知巴图额尔敦的轻骑,已在谷口设下合围。

北麓溪流处的首次截击,是追剿的关键节点——巴图额尔敦率轻骑在第二道溪流南岸设伏,利用溪流的阻碍,拦截正在涉水的叛军残部,通过“弓箭压制+近战突袭”,重创叛军,进一步削弱其兵力,为后续合围奠定基础,体现元代轻骑“借地形截敌、以少打多”的战术逻辑。

截击地点的选择与埋伏——巴图额尔敦根据探子情报,判断叛军会从第二道溪流的浅滩涉水,便率中军轻骑,提前在溪流南岸的矮丛中埋伏:前锋一千轻骑藏在矮丛前侧,持角弓瞄准浅滩;中军三千轻骑藏在矮丛后侧,持短刀待命;后卫一千轻骑绕至溪流北岸,断叛军的退路。“等叛军一半人涉水到溪中,再动手,”巴图额尔敦对合撒儿道,“弓箭先压制,再派轻骑突袭,别让他们退回北岸。”轻骑们伏在矮丛中,马蹄裹着麻布,呼吸放轻,连风吹草动都格外警惕。

弓箭压制的精准打击——巳时末,叛军残部(约一百人)出现在溪流北岸,也速蒙哥率先骑马进入浅滩,身后的亲信们紧随其后。当叛军一半人(五十人)涉水至溪中时,巴图额尔敦一声令下:“射!”前锋轻骑的角弓同时松开弓弦,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溪中的叛军,十余名叛军中箭倒地,溪水瞬间被染红。也速蒙哥的战马被箭射中臀部,受惊跃起,将他摔在溪中,他挣扎着爬起来,左臂的断口剧痛难忍,却仍咬牙朝着南岸冲去。

近战突袭的凌厉高效——弓箭压制后,巴图额尔敦率中军轻骑,从矮丛中冲出,策马涉水,直扑溪中的叛军。合撒儿(前锋)手持短刀,第一个冲到也速蒙哥面前,短刀直指其咽喉:“也速蒙哥,你逃不掉了!”也速蒙哥却用仅存的右臂,拔出腰间的短匕(藏在靴筒里),刺向合撒儿的胸口,合撒儿侧身避开,短刀砍中也速蒙哥的右臂,短匕掉在溪中。溪中的叛军见主将遇险,有的想反抗,有的想逃跑,却被轻骑们快速制服,北岸的叛军(五十人)见南岸有埋伏,想退回北岸,却被后卫轻骑拦截,箭矢射中二十余人,其余叛军纷纷投降。

截击后的战果与残敌去向——此次截击,元军轻骑共斩杀叛军二十余人,擒获五十余人,仅也速蒙哥带着二十余名亲信,冲过南岸,逃向鹰嘴谷。巴图额尔敦看着也速蒙哥的背影,对轻骑们道:“他已是孤家寡人,追!别让他进鹰嘴谷!”轻骑们纷纷翻身上马,继续追击,溪中的尸体与俘虏,交由后卫轻骑处理,追剿的脚步,从未停歇。

合围前的轻骑分队包抄,是生擒也速蒙哥的关键战术——巴图额尔敦根据鹰嘴谷“谷口窄、谷内长”的地形,将轻骑分成“谷口堵截队、谷侧攀爬队、谷后包抄队”,从三个方向合围逃入谷内的也速蒙哥残部,确保“进得来、出不去”,体现元代轻骑“分而合围、堵而不漏”的战术逻辑。

谷口堵截队的部署——合撒儿带一千轻骑,守在鹰嘴谷口,手持角弓,瞄准谷内,同时在谷口摆放简易拒马(用附近的树干制成,横拦谷口),防止也速蒙哥从谷口突围。“你们要守住谷口,别让一人一马冲出来,”巴图额尔敦对合撒儿道,“若叛军反扑,用弓箭压制,别硬拼,等其他分队到位。”合撒儿领命,轻骑们排成两列,前列持弓,后列持短刀,拒马摆好后,谷口仅容一人通过,防御极为稳固。

谷侧攀爬队的推进——帖木格带两千轻骑,绕至鹰嘴谷两侧的岩壁下,岩壁高丈余,虽陡峭却有可攀爬的石缝。轻骑们下马,手持短刀,插入石缝中,慢慢向上攀爬,有的轻骑还携带绳索(从叛军物资中缴获),爬上岩壁后,将绳索放下,让后续轻骑更快攀爬。一名年轻轻骑攀爬时脚下打滑,幸好身旁的老轻骑伸手拉住:“踩稳石缝,别慌,咱们很快就能上去。”半个时辰后,两千轻骑全部爬上岩壁,伏在岩壁顶部,手持角弓,瞄准谷内的叛军,只待合围信号。

谷后包抄队的迂回——脱脱带一千轻骑,绕至鹰嘴谷的后端(离谷口三里),那里有一道窄小的出口(仅容两骑并行),是也速蒙哥逃向黑风口的唯一后路。轻骑们在出口两侧的矮丛中埋伏,弓箭手上弦,短刀手待命,脱脱道:“也速蒙哥若从这里逃,先射他的战马,再擒人,别让他跑了!”轻骑们点头,目光紧盯着谷后出口,连风吹过矮丛的声音都格外清晰。

巴图额尔敦的中军调控——他带一千轻骑,留在谷口附近的高地上,手持“信号旗”(红、黄、蓝三色,红色为“合围”,黄色为“进攻”,蓝色为“暂停”),观察谷内叛军的动向。探子回报:“也速蒙哥带着二十余名亲信,在谷内徘徊,不敢前进,似乎察觉有埋伏。”巴图额尔敦举起红色信号旗,在空中挥舞三下——这是“合围开始”的信号,谷口的合撒儿、岩壁的帖木格、谷后的脱脱,同时看到信号,各自做好进攻准备,鹰嘴谷的合围,正式形成。

最终合围与也速蒙哥的顽抗,是追剿的高潮——轻骑从谷口、岩壁、谷后三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也速蒙哥带着亲信顽抗,却因兵力悬殊、地形受限,很快陷入绝境,巴图额尔敦亲自上阵,与也速蒙哥展开最后搏杀,最终将其生擒,体现“锐骑合围、溃敌难脱”的战场逻辑,同时刻画人物的战术素养与个体意志。

合围进攻的同步发起——巴图额尔敦的红色信号旗落下,谷口的合撒儿率先吹起“进攻哨笛”,轻骑们推开拒马,持短刀冲入谷内;岩壁的帖木格下令“射箭”,箭矢如雨点般射向谷内的叛军,两名亲信中箭倒地;谷后的脱脱带轻骑冲出,堵住谷后出口,一名想逃跑的亲信被短刀砍中腿,倒在地上。也速蒙哥的二十余名亲信,瞬间被轻骑包围,有的想反抗,有的跪地投降,仅剩下五名死忠亲信,护在也速蒙哥身边。

也速蒙哥的顽抗与疯狂——也速蒙哥看着合围的轻骑,眼中满是绝望,却仍拔出藏在靴筒里的短匕(之前溪中掉落的是另一把),嘶吼着冲向巴图额尔敦:“巴图额尔敦,我跟你拼了!”他的右臂(仅存的手臂)因激动而颤抖,短匕挥舞得毫无章法,巴图额尔敦侧身避开,玄铁短刀横挡,“当”的一声,短匕被弹开,也速蒙哥踉跄着后退,撞在谷壁上。

巴图额尔敦的战术压制——巴图额尔敦不急于进攻,而是围着也速蒙哥转圈,观察其破绽:“也速蒙哥,你已无路可逃,投降吧,可保你一命。”也速蒙哥却不领情,再次冲上来,短匕刺向巴图额尔敦的胸口,巴图额尔敦抓住他的手腕,用力一拧,短匕掉在地上,同时一脚踹在他的膝盖上,也速蒙哥单膝跪地,左臂的断口再次渗血,疼得他冷汗直流。

死忠亲信的最后抵抗——五名死忠亲信见也速蒙哥被制,纷纷冲上来,轻骑们立刻上前拦截,短刀与短刀碰撞,谷内响起“叮叮当当”的声响。合撒儿(前锋)砍中一名亲信的手臂,亲信惨叫着倒地;帖木格(中军)制服一名亲信,用麻绳捆住;不到一刻钟,五名亲信全部被擒,谷内只剩下被巴图额尔敦制住的也速蒙哥。

生擒的最终完成——巴图额尔敦让轻骑拿来麻绳,将也速蒙哥的右臂反绑,左臂的断口重新用麻布包扎(防止失血过多死亡),然后将他架上一匹备用战马,由两名轻骑牵着。也速蒙哥低垂着头,头发散乱,皮甲上满是血迹,再也没了之前的嚣张,口中喃喃道:“我输了……我输了……”巴图额尔敦看着他,对轻骑们道:“收队!回杭爱山据点!”轻骑们押着也速蒙哥与俘虏,朝着据点的方向返回,鹰嘴谷的风,吹散了战斗的硝烟,追剿之战,终于以元军的胜利告终。

生擒后的战俘处置与情报获取,是追剿的重要后续——巴图额尔敦对被俘的叛军(含也速蒙哥)分类处置,同时审讯获取阿鲁台的动向情报,为后续追击阿鲁台做准备,体现“擒敌必审、审而有用”的战后逻辑,同时兼顾战俘处置的纪律性与灵活性,避免滥杀,符合元代“平叛安众”的政策。

也速蒙哥的单独关押与看管——巴图额尔敦将也速蒙哥单独押在一匹备用战马上,由四名精锐轻骑看守(前后各两名),轻骑们手持短刀,时刻警惕,防止他自杀或逃跑。也速蒙哥的左臂断口已重新包扎,却仍不断渗血,巴图额尔敦让军医骑马跟随,每隔半个时辰检查一次伤口:“别让他死了,他是重要战俘,要押回大都定罪。”军医点头,从药箱中取出止血草药,随时准备为也速蒙哥换药。

亲信战俘的审讯与关押——二十余名也速蒙哥的亲信,被麻绳捆成一串,由十名轻骑押解,巴图额尔敦让通政院吏员(随轻骑同行)负责审讯:“阿鲁台在黑风口有多少兵力?忽都鲁帖木儿的援兵何时到?叛军的粮草藏在哪里?”一名亲信起初不愿说,吏员道:“你若老实交代,可从轻处置,若隐瞒,定军法处置!”亲信害怕,终于交代:“阿鲁台在黑风口有五千兵力,粮草藏在黑风口西侧的山洞里,忽都鲁帖木儿还在斡端,没说何时出兵……”吏员将审讯结果记录下来,交给巴图额尔敦。

被强征部民的释放与安置——五十余名被强征的合丹部民,经审讯确认无重大罪行后,巴图额尔敦决定释放他们:“你们是被强征的,朝廷不追究你们的责任,每人发一块风干肉、一个水囊,可自行回合丹部,也可随我们回据点,后续由步兵护送你们回家。”部民们纷纷选择随轻骑回据点,一名部民感激道:“谢谢将军,我们以后再也不跟叛军了,会劝部落的人归顺朝廷。”巴图额尔敦让轻骑给他们分发物资,安排在队伍后部,与亲信战俘分开。

战俘处置的纪律要求——巴图额尔敦对轻骑们道:“对待战俘,要按军法处置,不许虐待、不许杀戮,尤其是被强征的部民,要善待他们;亲信战俘要看好,别让他们逃跑或自杀;也速蒙哥要重点看管,不能出任何差错。”轻骑们齐声应诺,押解战俘时,动作规范,无打骂行为,被强征的部民们看在眼里,对元军的好感愈发强烈。

情报的汇总与传递——巴图额尔敦将审讯获取的阿鲁台动向情报,整理成“黑风口叛军布防简表”,派两名亲信驿卒快马送往杭爱山据点,转交给那拉珠尔:“将军,已生擒也速蒙哥,获阿鲁台黑风口布防情报,请求下一步指令。”驿卒们接过简表,翻身上马,朝着据点的方向疾驰,他们知道,这封情报将为后续追击阿鲁台,提供重要依据,平叛之战,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