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命(6k求订)(2 / 2)
也只有当整体的商业氛围提升起来,外界的资本才会大批次的入驻,尤其是最近这些年新兴的互联网新贵圈层,他们对这些风向可是很敏感的,同时心中也是有诗和远方的。
没错。
诗和远方,正是今年的主题之一。
吕尧给阿坝甘孜两个地方的大老板把很多事情讲明白讲透后,他就再次说道:“两位,我知道我人微言轻,说这些可能是有些不自量力,但这事儿干系着川西数以万计人的生活水平,我相信大公无私的两位肯定惦挂着这边的发展,所以请容我放肆一二,这是川西最后的机会了。”
他没有说瞎话。
如果不能把握住这两年的发展窗口,等到2020年,什么都晚了。
听到吕尧这么说,甘孜和阿坝两位大老板连连保证:“吕总你放心,你说的我们肯定落实好!有任何做的不好的地方,您尽管批评!”
尤其是甘孜的大老板,性格还挺豪爽的:“吕总您也不用给咱们戴高帽,您这么鼎力相助,咱们这要是都做不好,那不妨您说!我们自己请罪!”
和甘孜阿坝这两边的大老板结束通话后,吕尧就着手把第二期的视频发出去。
有了前面视频预热,第二期的视频热度就要更高一些。
尤其是在雷导那阴郁的氛围感的拍摄手法下,阿依村子里那些人藏在麻木下的凶狠,围住吕尧时的紧张,以及巴桑忽然开始冲车闹事时的场面,让很多观看视频的网友们代入感极深。
视频的共情能力是很强且门槛很低的。
文字的共情能力倒是没有上限,但文字共情的门槛太高了。
所以视频是互联网时代更好的情绪传递方式,就比如后来互联网出了个“赵硕”,平平淡淡的人与猫的故事,可以吸引那么多那么多的粉丝。
那就是大家都带入到赵硕的镜头世界里了。
很多互联网上博主存在的意义就在这里,不同兴趣不同领域的博主们,用自己的镜头代替无数网友们的眼睛,替他们去看这世界的种种。
虽然这样的方式未必是好的,甚至未必是对的。
但当无数人被现实的荆棘死死缠住,这也是灵魂呼吸的方向。
至于有人说这种快乐是廉价的.不廉价的快乐本身需要花费的金钱也很高昂啊,诗和远方确实很美,但去往诗和远方的路费和门票也不便宜;再廉价的快乐毕竟也是快乐,总比难过和乏味要强得多。
吕尧通过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的手法,把不同于第一集的川西展示给网友们看,再次让网友们看到了川西的另一面,隐藏在愚昧当中的野性,狂野和紧张。
这种宣传本身是不好的,但随着魏民生和贡布拉巴带着人出来,所有的问题就都开始迎刃而解了,这种主旋律的手法就非常容易给人安心的感觉。
尤其是这第二集里,雷导还把魏民生和贡布拉巴的单独采访也放进去了。
雷导的采访并不是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而是在日暮黄昏下,雪峰神山中,一边漫步,一边闲聊似的对话,魏民生那张被风霜和烈阳拷打的古铜且充满皱纹的脸,在愈发昏暗的光线里,平静却又掷地有声的说道:“这里会变好的,一定会变好的,我是这么相信,也是这么做的。”
这段话的最后,是魏民生站在仅剩一点余光的高地上,面对着远方的雪峰神山,沉默却踏实的背影仿佛要在这片土地上变成一座丰碑。
这是一种弱小,沉默,但是坚定的信仰,而这种信仰总是那么容易动容。
所以在第二期的节目播出后,魏民生反而开始在互联网上走红了,他的认真复杂,沉默踏实,甚至那不擅长表达的神态,引发了无数网友们的共情。
“这才是真正做事的人。”
“他跟我爸爸好像,一样的老实巴交,一样的坚定认真,一样的对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爱的那么深沉。”
“这片土地很伟大,因为这片土地上有着千千万万个老魏。”
吕尧本意是想通过阿依的故事,吸引外界的旅游资源来到川西的,可是这一套川西前半部分下来,阿依没火,反倒是这个负责乡镇工作的老魏莫名其妙的火了。
但因为老魏的身份,在老魏火起来后,各种冷嘲热讽和抹黑也跟着接踵而至。
“这种人多了川西才发展不起来的,没文化没见识,有屁用!”
“好家伙,又感动上了。”
“啊对对对!伟大,那可太伟大了。”
2018年这个时期,国外的互联网远程养殖技术还是很强的,尤其是那么多的基金和机构都还有着大量的资金供养,所以国内的声音总体上还是乱七八糟的。
等到将来国外的远程养殖技术资金被砍掉后,国内互联网大厂反倒是把这一套手法学了个透彻,各种大厂饭圈层出不穷,互联网圈子再次变得乌烟瘴气起来。
不过,这也很正常。
当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发达,越来越便捷时,人们获取到有用信息的难度反而会大幅度的提升。
因为同样一个东西,在不同的位置上看上去,它的模样总是不同的,在各种真假难辨的言论之下,人们想要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难度开始成千上万倍的提升。
当各种阴阳怪气的言论出现在吕尧的作品响疏溯源,还真就找到了不少的水军窝点。
吕尧跟着就把这些IP地址同步给荣念晴那边,荣念晴会把这些信息同步给他叔叔荣志坚,然后对这些人进行监控,看不能掉出大鱼。
至于评论区的对线,吕尧没有下场。
他现在的咖位,无论下场说什么都不合适。
以吕尧如今在互联网上的地位,他不需要发表什么看法,他只需要去做,是非功过,自有他人论长短。
只是在这场逐渐掀起的互联网“川西热”中,小阿依反而正在被互联网迅速的忘却着。
这是吕尧没料到的。
当这种情形发生后,吕尧甚至不由得开始有些相信所谓的“命”了。
同样在川西,阿依也很漂亮,但阿依的穿着土气,脸蛋儿也黑黑的还有高原红,所以并没有掀起互联网上的颜值经济,起码国内很多年轻男人对阿依的颜值不怎么吃得上。
这就导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波的互联网“川西热”中,阿依就只剩下一些女生在关注,她们打着“GHG”的旗号,一边用空洞乏味的互联网发言可怜阿依,一边又借助阿依的例子狠狠的痛批男人和所谓的爹味。
甚至不少野鸡机构开始借着这个机会敛财。
人类“乌合之众”的特性在这场互联网的营销热潮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故事本身的主角小阿依,反而渐渐的沦为背景板。
如果不是“命”的存在,这种情况要作何解释呢?
如果等吕尧一路兜兜转转来到黎塘,随便出了一期节目,然后在吕尧留学的未来已经火的一塌糊涂的马鸿运再次爆红……那就说明,这浩浩荡荡的人世间,或许真的存在着“鸿运齐天蛊”吧。
在互联网上川西旅行的热潮愈发热闹,越来越多的旅游博主,颜值网红,老板和秘书们开始朝川西这边汇集。
川西的旅游经济开始迅猛的提升。
等到2018年一月中的时候,川西甘孜和阿坝两地的旅游经济体量提升了差不多百分之10,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两地的GDP就增加了二十多亿,如果按照这个增长速度下去,他们一年最多也就只能收获不到六百亿的GDP。
但这只是开始,而且随着这边的经济效应起来,后面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商蜂拥过来,进行开发的。
不管是修建酒吧,民宿,还是做饮食,旅游,旅游游玩项目,都会给当地带来持续的经济发展。
所以吕尧还特地跟甘孜和阿坝这两个地方的大老板通话,让他们不要着急,现在已经是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了。
甘孜和阿坝两个地方的大老板听到吕尧打电话来哈哈大笑着表示他们一点都不着急,虽然说现在是年前的旅游高峰期,数据做不得准,但仅仅半个月能有这个效果,他们已经是非常满意了。
同时他们还对吕尧保证,吕尧之前给他们提的旅游发展建议,他们都特别用心的落实了,一定为后续的游客到来做好服务提升。
这种一切都在变好,万物欣欣向荣的感觉着实是非常能提振信心的。
在川西旅游热潮持续发酵的过程里,吕尧也在川西的其他地方旅行着,牧民,流浪者,文艺工作者,动物保护者,风光摄影者.在这地广人稀的地方,那些怀揣着特殊理想的人如同一个个闪烁的人类之光,遥遥落在这边广袤壮阔的高原上。
吕尧通过自己的见闻和镜头,把这些东西呈现给生活在都市森林里的人们
(本章完)